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民國史演義    P 401


作者:蔡東藩
頁數:401 / 445
類別:中國現代史

 

民國史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401,共445。
譚延闓看過以後,問代表,北軍入湘的詳細情形。代表答道:「趙恆惕失長沙時,曾向洛陽吳佩孚乞援,現在吳佩孚已決定派兵入駐岳州,設立兩湖警備司令部,自任總司令,蕭耀南任副司令,並以湖南人葛應龍為主任,兼軍務處長。雖然並沒有援湘的名義,實際上卻是相機而動,希望窺取全湘,所以蕭耀南部的四十九旅,已開到桃林黃沙街,五十旅也將入駐雲漢,劉佐龍旅開到羊樓司,胡念先旅已到公安、石首,將入常、澧。江西蕭安國旅已準備向株、醴進發,局勢已十分危急,所以只得議和以圖自救了。」持論甚是,惜不能推之國家耳。譚延闓道:「這些事情,我也大略知道一些。譚公豈孤行一意者?但是我已聲明仍繼趙炎午辦法,阻止北軍南下。蕭耀南也因鄂、湘兩省的人民反對派兵,已經表示決不侵湘,吳佩孚的計劃,或者不至實現,也未可知。」代表道:「吳佩孚豈是講信義的人?他如要擴展地盤,哪裡肯顧到這些不關痛癢的事情?」譚延闓道:「這辦法上面要謝、吳、賀、葉四人負責,謝、吳當然是我前敵的謝國光和吳劍學了,賀、葉可是賀耀祖和葉開鑫?他兩人對於這七條辦法,可曾表示過什麼意見沒有?」魯滌平的代表道:「已經另派代表去接洽,想來也決無問題。」
譚延闓請他先回,即時便有電復。一面命人去請謝國光、吳劍學,兩人應召而至。譚延闓就把魯滌平的信給兩人觀着,謝國光道:「我們剛都接了他的電報,據說賀耀祖、葉開鑫已經覆電贊成,只要我們答應,便可正式接洽了。我們正要來請總司令的示。」譚延闓道:「劉鉶前此驅逐長沙的張輝瓚部,明明已經傾向趙軍,有他在內,這件卻難憑信。」吳劍學笑道:「他前星期也為怕人疑他親趙,特地聯合魯軍長,電請趙軍離省,讓給中立軍駐防,以解眾疑。劉鉶似亦頗具苦心。不料趙軍全體反對,因此他又離開長沙,到漢口去了。
這封信上雖寫着他的名字,恐怕他自己還不曾知道咧。」譚延闓道:「既然如此,能夠和平解決,更好,只要他們能福國利民,我沒有不讚成之理,你們就覆電贊成罷。」兩人領諾。謝國光道:「湘陰方面的唐榮陽部,攻擊長沙的劉序彞部,和張輝瓚、朱耀華各團,總司令都要電飭他們停戰才好。」譚延闓道:「這個自然,不須你說。」
謝國光、吳劍學去後,譚延闓當即電飭各路停戰,可謂勇于為善。謝、吳、葉、賀各派代表,交換了一次意見,尚極接近。一星期的限期易過,瞬息已滿,魯滌平又通電繼續停戰兩星期,雙方各派全權代表,開正式會議,討論議和條件。當時舉魯滌平為正主席,劉鉶為副主席,議定趙恆惕任總司令,譚任省長,省憲法也加以修正。


  
葉開鑫得了這個報告,不覺大怒道:「省憲法是全省人民所議定的,代表如何可以擅定修改?說話未嘗不是,但惜此省憲未必真出全民公意耳。我派他做代表,原只能代表我的意見,他倒代表起全省人民,來擬修改省憲了。蔑憲違權,莫此為甚。」此語雖未必全是,然頗足為但知個人不知民眾,以一手掩天下目者諷也。


  
當下立時撤回代表,另行改派,再延長停戰期限,集會磋議。
魯滌平見垂成的和議,中途又生波折,十分不悅,因和所部團長袁植道:「我為湘省三千萬人民計,不能不出任艱難,倡導和議,不料偏有許多波折,令人可嘆。」袁植道:「本來是多此一舉,譚氏破壞省憲,罪有應得,趙軍屢次戰勝,平定全湘,已非意外之事,偏有什麼和議出來,要推譚氏來做省長,便是大家贊成,我也不讚成。」一味偏護趙氏,豈得謂之公論?魯滌平聽了默然,袁植也自悔失言,即便告辭而出。魯滌平親自起身送他出門,格外比往日恭敬。
心有所不忍歟?抑不認其為部將歟?袁植亦很覺詫異。走不多遠,忽覺前面有人影一閃,袁植正要叱問,只聽得拍的幾聲,子彈休休的直射前心,不覺啊呀一聲,跌倒在地。隨從馬弁一齊大驚,急忙尋覓兇手時,已經無影無蹤。眾馬弁無可如何,只得把他抬回團部裡,急忙叫軍醫官來診視時,早已嗚呼哀哉。
全團將士,不知被何人所刺,正在忙亂,忽然軍號幾聲,四面的槍彈如雨點似的灑了過來。全團將士大驚,正待探問,槍聲忽然停止了。接着跑過幾個軍官來,一聲大喝道:「繳槍!」眾人這時因袁植已死,無人統領指揮,二則知道已處于四麵包圍之中,決難抵抗,只得一齊繳械,聽其遣散,按下不題。
卻說劉鉶在姜畬忽然聽得袁植被刺的消息,不知何故,十分驚訝。次日,忽報魯滌平令吳劍學部一團和朱耀華團,襲占湘潭,解散袁植所部,在姜畬的趙方各代表,已都受監視,不覺大怒道:「魯滌平如何敢欺我?他能助譚,我便不能助趙嗎?」全不講順逆,一味講意氣之爭,也不能說是明智。說著,便起身赴省,去見趙恆惕。趙恆惕議和本非出於誠意,不過因兵力已疲,想藉此休息補充而已,軍閥在戰爭中而談和議者,大率類此。
所以一方面雖在討論磋商,一方面卻積極擴充軍備,軍閥行徑,大率如此。把唐生智、賀耀祖、葉開鑫等都升為師長,所部團長,也都升為旅長,卻以軍長的空名義,給與宋鶴庚、魯滌平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