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周朝秘史    P 66


作者:余邵魚
頁數:66 / 192
類別:古典小說

 

周朝秘史

作者:余邵魚
第66,共192。
道猶未了,楚陣上突出一員大將,立於門旗下,大罵宋襄公霸不量力之罪。宋先鋒廖鳴春視之,乃楚大夫鬥勃也!鳴春更不打話,掄刀直取,戰不數合,鬥勃戰敗,渡水而逃。宋兵亦將濟流而追,子魚見楚人戈甲津鋭,非真敗之狀,在陣後大呼曰:「楚兵必詐,不可輕追。」宋兵不聽,皆下濟水,鬥勃迴轉馬頭,令壯士列于右岸,亂箭射于陸水,宋兵不能登岸,死者甚眾。

正欲怞兵,忽聞泓水左岸,喊聲大震,宋兵視之,乃楚將宛春殺至左岸,亦令放箭,亂射宋兵,宋兵立於流水中流,左右被射,自相踐踏,溺水死者十有八九。伊光祖見事急,令公孫固、廖鳴春殿後,自己與子魚催襄公之馬,拚命殺上左岸,宛春暗發一矢,正中襄公左股,襄公倒翻下馬,宛春挺刀便砍。光祖力救上馬而走,廖嗚春被箭傷,死於流水。公孫固棄甲作步軍而逃。



  
楚人亦不來追,但紮在兩岸,搶奪宋兵器械戈甲,得十餘車班師。潛淵讀史詩云:連天泓水白茫茫,宋楚交兵兩岸旁,旗影亂翻波似雪,戈鋒遙映浪如霜。

魚龍湧躍山川竭,鳥雀爭飛四野荒。

可笑襄公非勁敵,寧將十萬喪長江。

襄公引殘兵歸來。宋之百姓,有從軍戰死者,父母妻子皆哭于朝外。近臣奏于襄公,襄公後悔無及。乃長嘆數聲,箭瘡迸裂,倒于座下。

群臣急救而起,嘆曰:「吾早聽子魚之言,不致有今日之禍!」是夕遂卒。群臣奉太子王巨立,是為成公。

五霸之中宋襄雖繼齊桓公之後,欲成霸業,但不量己力,故卒不能得志于諸侯也。雙湖胡先生評曰:宋襄智略不如桓文,強暴不如秦楚,而興師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區區以姑息為仁義,而不能舒喪死之戚。鹿上之會,見辱于楚,激之戰卒殞其軀,皆自取也。



  
眉山蘇先生古史評曰:裹公欲霸諸侯,與楚人戰于泓,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以此兵敗身死,余嘗笑之。夫襄公凌虐小國,至邾人用-于次睢之社,雖桀紂有不為矣。乃欲以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為君子,又可笑之甚也。

潛淵讀史詩曰:五霸功名孰最強,齊桓炳炳著聲光,襄公自不量力起,枉此身從戰後亡。

又一絶嘆子魚曰:戰國君臣相弒誅,廉而讓位有誰知,襄公不納當時諫,至死方知嘆子魚。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晉子圉逃歸嗣位 趙衰狐偃奪重耳

第四十三回

晉子圉逃歸嗣位趙衰狐偃奪重耳

卻說晉惠公有疾,宣群臣狐奚等問曰:「寡人疾已至危,太子又委質在秦,此事若何區處?”突曰:「先君公子九人,因驪姬之亂悉亡於外,今主公倘有吉凶,何不召集群弟,擇其賢者而立之,待與秦通好,太子歸國,然後復承其位,則鄰國聞之,豈不以主公為賢乎?」公曰:「吾之兄弟雖眾,惟重耳獨賢,今聞出亡於齊,誰能奉詔以迎之?」-芮進曰:「臣請奉詔往迎公子!」惠公許之,芮出至外宮,惠公夫人梁氏聞其說,召芮問曰:「主上自有親子在秦,何聽狐突之言,棄子而立弟哉?」芮乃惠公之幸臣,遂就梁氏之謀,乃曰:“夫人不必致慮,臣即往秦迎太子歸國,絶卻重耳之事,有何不可?」

梁氏曰:「太子委贄在秦,汝若明請秦伯,必不肯放歸國,只宜密往秦國見太子,使之逃歸可也!」芮然之。

遂密往秦,入太子府中,至晚潛人見太子。太子驚白:「大夫何以至此?”芮請屏左右告曰:「主上將死,奉夫人命,來迎太子歸嗣。」圍曰:「吾即請秦伯命而歸。」芮曰:“不可!秦人恐晉加兵報韓原之仇,故執太子為質,今若請命,秦伯必不肯放!況國家群臣皆欲迎重耳,故使臣往齊,臣不敢拂夫人之命,舍齊而至,殿下遲疑,重耳若知,則大事去矣!」

固然之。令芮潛于後室,乃與其妻謀曰:「吾聞父命至危,吾欲歸國,恐汝廝禁,今欲子同歸,汝意若何?」贏氏曰:「子乃晉太子也!為質子于秦數年,今欲歸省,禮之當然,吾父使妾侍執巾櫛,所以固子之志也。若從子而東歸,是違父命,吾何敢逃?」圉曰:「吾請汝父命可乎?」贏氏回:「請命則不得歸!子合速逃。」圉曰:「倘整頓離此,公主告父而追之如何?」贏氏曰:「父子夫婦,人輪所在,吾既不肯背父而從夫逃,又豈肯從父而害丈夫乎?吾固不從,亦不敢言,子合速逃,不然事泄,則禍至矣!」太子是夜與贏氏吞聲訣別,遂與-芮逃歸。

時,惠公將死,聞太子至,召入傳位,是夕公卒,群臣奉圉即位,是為懷公。梁氏召芮問曰:「太子既歸而立,汝之功也!群公子及從臣在外者若不削除,久後必有相爭之禍,此當如何區處?”芮曰:「此事誠易,但主上退朝,臣獻一計,則可盡除之。」會懷公退朝見母,芮從而進曰:「主上樂乎?」 懷公曰:「貴為大鎮諸侯,富有晉之土地,何所不樂?」芮曰:「君知其樂,未知其憂?」公曰:「何憂之有?」芮曰:「今主公在秦私歸,目下秦必有征伐之禍,一憂也;先君之子在外者多,日後結連齊楚而爭位,二憂也。」公驚曰:「然則若何?」芮曰:“明日宜詔狐突令寫書以召二子歸朝,加封重賞,狐氏二子歸則重耳孤立,不能自為。

我得二子,與之同謀國事,秦楚雖大,亦不足畏矣!此一舉兩得之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