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昭明文選    P 146


作者:昭明太子
頁數:146 / 164
類別:古典散文

 

昭明文選

作者:昭明太子
第146,共164。
或曰:吳蜀唇齒之國,蜀滅則吳亡,理則然矣。夫蜀蓋藩援之與國,而非吳人之存亡也。何則?其郊境之接,重山積險,陸無長轂之徑;川厄流迅,水有驚波之艱。雖有鋭師百萬,啟行不過千夫。

舳艫千里,前驅不過百艦。故劉氏之伐,陸公喻之長蛇,其勢然也。昔蜀之初亡,朝臣異謀,或欲積石以險其流,或欲機械以禦其變。天子總群議而諮之大司馬陸公,公以四瀆天地之所以節宣其氣,固無可遏之理,而機械則彼我之所共,彼若棄長技以就所屈,即荊楊而爭舟楫之用,是天讚我也。



  
將謹守峽口,以待禽耳。逮步闡之亂,憑寶城以延強寇,重資幣以誘群蠻。于時大邦之眾,雲翔電發。懸ユ江介,築壘遵渚,襟帶要害,以止吳人之西。

而巴漢舟師,沿江東下。陸公以偏師三萬,北據東亢。深溝高壘,案甲養威,反虜跡待戮,而不敢北窺生路,︹寇敗績宵遁,喪師太半。分命鋭師五千,西禦水軍,東西同捷,獻俘萬計。

信哉,賢人之謀,豈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陸公歿而潛謀兆,吳釁深而六師駭。夫太康之役,眾未盛乎曩日之師;廣州之亂,禍有愈乎向時之難?而邦家顛覆,宗廟為墟。嗚呼!人之雲亡,邦國殄瘁,不其然與?《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

《玄》曰:亂不極則治不形。言帝王之因,天時也。古人有言曰:天時不如地利。《易》曰:王侯設險,以守其國。

言為國之恃險也。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險。言守險之由人也。吳之興也,參而由焉,《孫卿》所謂合其參者也。

及其亡也,恃險而已,又《孫卿》所謂舍其參者也。

夫四州之萌,非無眾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險,易守也。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

功不興而禍遘者,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是故先王達經國之長規,審存亡之至數,謙已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寬沖以誘俊之謀,慈和以結士民之愛。是以其安也,則黎元與之同慶;及其危也,則兆庶與之共患。安與眾同慶,則其危不可得也;危與下共患,則其難不足恤也。



  
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麥秀》無悲殷之思,《黍離》無愍周之感矣。

●卷五十四·論四


五等論

※陸士衡

夫體國經野,先王所慎;創製垂基,思隆後葉。然而經略不同,長世異術,五等之制,始於黃唐;郡縣之治,創自秦漢。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夫先王知帝業至重,天下至曠。曠不可以偏制,重不可以獨任,任重必於借力,制曠終乎因人。故設官分職,所以輕其任也。並建五長,所以弘其制也。

於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財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維,以成盤石之固;宗庶雜居,而定維城之業。又有以見綏世之長禦,識人情之大方。知其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圖身。

安上在於悅下,為己在乎利人。故《易》曰:“說以使民,民忘其勞。《孫卿》曰: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是以分天下以厚樂,而己得與之同憂;饗天下以豐利,而我得與之共害。

利博則恩篤,樂遠則憂深。故諸侯享食土之實,萬國受世及之祚矣。夫然,則南面之君,各務其治。九服之民,知有定主。

上之子愛,於是乎生,下之體信,於是乎結。世治足以敦風,道衰足以禦暴。故強毅之國,不能擅一時之勢;雄俊之士,無所寄霸王之志。然後國安由萬邦之思治,主尊賴群後之圖身。

譬猶眾目營方,則天網自昶;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三代所以直道,四王所以垂業也。

夫盛衰隆弊,理所固有,教之廢興,繫乎其人。願法期於必涼,明道有時而ウ。故世及之制,斃于強禦,厚下之典,漏于末折。侵弱之,<辶勾>自三季;陵夷之禍,終於七雄。

昔者成湯親照夏後之鑒,公旦目涉商人之戒,文質相濟,損益有物。故五等之禮,不革于時,封畛之制,有隆焉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暗經世之算乎?因知百世非可懸禦,善制不能無斃,而侵弱之辱,愈于殄祀,土崩之困,痛于陵夷也。是以經始權其多福,慮終取其少禍。非謂侯伯無可亂之符,郡縣非致治之具也。

故國憂賴其釋位,主弱憑其翼戴。及承微積斃,王室遂卑,猶保名位,祚垂後嗣,皇統幽而不輟,神器否而必存者,豈非置勢使之然與?

降及亡秦,棄道任術,懲周之失,自矜其得。尋斧始於所庇,制國昧於弱下,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共害。雖速亡趨亂,不必一道。顛沛之釁,實由孤立。

是蓋思五等之小怨,忘萬國之大德。知陵夷之可患,ウ土崩之為痛也。周之不競,有自來矣。國乏令主,十有餘世,然片言勤王,諸侯必應,一朝振矜,遠國先叛。

故︹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豈劉、項之能窺關,勝、廣之敢號澤哉?借使秦人因循周制,雖則無道,有與共斃,覆滅之禍,豈在曩日?

漢矯秦枉,大啟侯王。境土逾溢,不遵舊典。故買生憂其危,朝錯痛其亂,是以諸侯阻其國家之富,憑其士民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遲。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衢其漏網。

皇祖夷於黥徒,西京病於東帝。是蓋過正之災,而非建侯之累也。然呂氏之難,朝士外顧;宋昌策漢,必稱諸侯。逮至中葉,忌其失節,割削宗子,有名無實,天下曠然,復襲亡秦之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