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文史通義    P 80


作者:章學誠
頁數:80 / 112
類別:史學論述

 

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第80,共112。
何謂不可不敘者三?一曰前志不當,後志改之,宜存互證也。天下耳目無窮,一人聰明有限,《禹貢》岷山之文尚矣,得《緬志》,而江源詳於金沙。鄭玄娑尊之說古矣,得王肅,而鑄金鑿其犧背。窮經之業,後或勝前;豈作志之才,一成不易耶?然後人裁定新編,未必遽存故錄;苟前志失敘,何由知更定之苦心,識辨裁之至當?是則論次前錄,非特為舊志存其姓氏,亦可為新志明其別裁耳。二曰前志有徵,後志誤改,當備採擇也。人心不同,如其面也,為文亦復稱是。史家積習,喜改舊文,取其易就凡例,本非有意苛求。然淮陰帶劍,不辨何人;(太史公《韓信傳》云:淮陰少年辱信雲「若雖長大,中情怯耳」。班固刪去「若」字,文義便晦。)太尉攜頭,誰當假借?(前人議《新唐書·段秀實傳》雲;柳宗元狀稱太尉曰:「吾帶吾頭來矣。」文自明。《新唐書》改云:「吾帶頭來矣。」是誰之頭耶?)不存當日原文,則三更其手,非特亥豕傳訛,將恐蟲魚易體矣。三曰志當遞續,不當迭改,宜衷凡例也。遷書采《世本》、《國策》,集《尚書》世紀,《南·北史》集沈、蕭、姚、李八家之書,未聞新編告成,遽將舊書復瓿也。區區州縣誌乘,既無別識心裁,便當述而不作乃近人載筆,務欲炫長,未窺龍門之藩,先習狙公之術,移三易四,輾轉相因,所謂自擾也。夫三十年為一世,可以補輯遺文,蒐羅掌故。更三十年而往,遺待後賢,使甲編乙錄,新新相承,略如班之續馬,范之繼班,不亦善乎?藉使前書義例未全,凡目有闕,後人創起,欲補逸文,亦當如馬無地理,班《志》直溯《夏書》;梁、陳無志,《隋書》上通五代;(梁、陳、北齊、後周、隋五代。)例由義制,何在不然?乃竟粗更凡目,全錄舊文;得魚忘筌,有同剽竊,如之何其可也.然琴瑟不調,改而更張。今茲創定一書,不能拘於遞續之例;或且以矛陷盾,我則不辭;後有來者,或當鑒其衷曲耳。歷敘前志,存其規模,亦見創例新編,初非得已。凡此三者,所謂不得不敘者也。

○和州文徵序例



  
乾隆三十九年,撰《和州志》四十二篇。編摩既託,因采州中著述有裨文獻,若文辭典雅有壯觀瞻者,輯為奏議二卷,徵述三卷,論著一卷,詩賦二卷,合為《文徵》八卷,凡若干篇。既條其別,因述所以采輯之故,為之敘錄。

敘曰:古人著述,各自名家,未有采輯諸人,裒合為集者也。自專門之學散,而別集之風日繁,其文既非一律,而其言時有所長,則選輯之事興焉。至於史部所徵,漢代猶為近古。雖相如、揚雄、枚乘、鄒陽,但取辭賦華言,編為列傳;原史臣之意,雖以存錄當時風雅,亦以人類不齊,文章之重,未嘗不可與事業同傳;不盡如後世拘牽文義,列傳止徵行跡也。但西京風氣簡質,而遷、固亦自為一家之書,故得用其義例。後世文字,如濫觴之流為江河,不與分部別收,則紀載充棟,將不可紀極矣。唐劉知幾嘗患史傳載言繁富,欲取朝廷詔令,臣下章奏,仿表志專門之例,別為一體。類次紀傳之中,其意可為善矣。然紀傳既不能盡削文辭,而文辭特編入史,亦恐浩博難罄,此後世所以存其說,而訖不能行也。



  
夫史氏之書,義例甚廣;《詩》、《書》之體,有異《春秋》。若《國語》十二,《國風》十五,所謂典訓風謡,各有攸當。是以太師陳詩,外史又掌四方之志;未聞獨取備於一類之書也。自孔逭《文苑》、蕭統《文選》而後,唐有《文粹》,宋有《文鑒》,皆括代選文,廣搜眾體。然其命意發凡,仍未脫才子論文之習,經生帖括之風,其於史事,未甚親切也。至於元人《文類》,則習久而漸覺其非;故其撰輯文辭,每存史意,序例亦既明言之矣。然條別未分,其於文學源流,鮮所論次。又古人云:「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作者生平大節,及其所著書名,似宜存李善《文選》注例,稍為疏證。至於建言發論,往往有文采斐然,讀者興起,而終篇扼腕,不知本事始末何如。此殆如夢古人而遽醒,聆妙曲而不終,未免使人難為懷矣。凡若此者,並是論文有餘,證史不足,後來考史諸家,不可不熟議者也。至若方州選文,《國語》、《國風》之說遠矣。若近代《中州》、《河汾》諸集,《梁園》、《金陵》諸篇,皆能畫界論文,略寓徵獻之意,是亦可矣。奈何志家編次藝文,不明諸史體裁,乃以詩辭歌賦、記傳雜文,全仿選文之例,列於書志之中,可謂不知倫類者也。是用修志餘暇,採摭諸體,草創規制,約略以類相從,為敘錄其流別,庶幾踵斯事者,得以增華云爾。

奏議第一

文徵首奏議,猶志首編紀也。自蕭統選文,以賦為一書冠冕,論時則班固後於屈原,論體則賦乃詩之流別,此其義例,豈復可為典要?而後代選文之家,奉為百世不祧之祖。亦可怪已。今取奏議冠首,而官府文移附之。奏議擬之於紀,而文移擬之政略,皆掌故之藏也。

徵述第二

徵述者,記傳序述志狀碑銘諸體也。其文與列傳圖書,互為詳略。蓋史學散而書不專家,文人別集之中,應酬存錄之作,亦往往有記傳諸體,可裨史事者。蕭統選文之時,尚未有此也。後代文集中兼史體,修史傳者往往從而取之,則徵述之文,要為不易者矣。

論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