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文史通義    P 82


作者:章學誠
頁數:82 / 112
類別:史學論述

 

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第82,共112。
紀之與傳,古人所以分別經緯,初非區辨崇卑。是以遷《史》中有無年之紀,劉子玄首以為譏,班《書》自敘,稱十二紀為春秋考紀,意可知矣。自班、馬而後,列史相仍,皆以紀為尊稱,而傳乃專屬臣下,則無以解於《穆天子傳》,與《高祖》、《孝文》諸傳也。今即列史諸帝有紀無傳之弊論之。如人君行跡,不如臣下之詳,篇首敘其靈徵,篇終斷其大略;其餘年編月次,但有政事,以為志傳之綱領;而文勢不能更及於他,則以一經一緯,體自不可相兼故也。誠以《春秋》大旨斷之,則本紀但具元年即位,以至大經大法,足為事目,於義愜矣。人君行事,當參以傳體,詳載生平,冠於后妃列傳之上。是亦左氏之傳,以惠公元妃數語,先經起事,即屬隱公題下傳文,可互證也。但紀傳崇卑,分別已久;君臣一例,事理未安;則莫若一帝紀終,即以一帝之傳次其紀後。如鄭氏《易》之以《象傳》、《彖辭》,附於本卦之後之例,且崇其名曰大傳,而不混列傳;則名實相符,亦似折中之一道也。方志紀載,則分別事言,統名以紀,蓋所以備外史之是正,初無師法《春秋》之義例,以是不可議更張耳。

○永清縣誌職官表序例



  
職官選舉,入於方志,皆表體也。而今之編方志者,則曰史有百官志與選舉志,是以法古為例,定以鴻名,而皆編為志,斯則迂疏而寡當者矣。夫忠志之文,職官詳其制度,選舉明其典則,其文或仿《周官》之經,或雜記傳之體,編之為志,不亦宜乎?至於方志所書,乃是歷官歲月,與夫科舉甲庚,年經事緯,足以爽豁眉目,有所考索,按格而稽,於事足矣。今編書志之體,乃以知縣、典史、教諭、訓導之屬,分類相從,遂使乾隆知縣,居於順治典史之前;康熙訓導,次諸雍正教諭之後。其有時事後先,須資檢閲,及同僚共事,欲考歲年;使人反覆披尋,難為究竟,虛占篇幅,不知所裁。不識何故而好為自擾如斯也!夫人編列傳,史部鴻裁,方志載筆,不聞有所規從;至於職官選舉,實異名同,乃欲巧為附依,此永州鐵爐之步,所以致慨於千古也。

《周官》御史掌贊書,數從政,鄭氏注謂「數其現在之官位」,則官職姓名,於古蓋有其書矣。三百六十之官屬,而以從政記數之登書,竊意亦必有法焉。周譜經緯之凡例,恐不盡為星曆一家之用也。(劉向以譜與歷合為一家,歸於術數。而司馬遷之稱周譜,則非術數之書也。疑古人於累計之法,多用譜體。)班固《百官公卿表》,敘例全為志體,而不以志名者,知歷官之須乎譜法也。以《周官》之體為經,而以漢表之法為緯,古人之立法,博大而不疏,概可見矣。


  

東京以還,僅有職官志,而唐宋之史,乃有宰輔表,亦謂百職卿尹之不可勝收也。至於專門之書,官儀簿狀,自兩漢以還,代有其編,而列表編年,宋世始多其籍;(司馬光《百官公卿表》百五十卷之類。)亦見歷官紀數之書,每以無文而易亡也。至於方州記載,唐宋廳壁題名,與時湮沒,其圖經古制,不復類聚官人,非闕典歟?元明以來,州縣誌書,往往存其歷任,而又以記載無法,致易混淆,此則不可不為釐正者也。或謂職官列表,僅可施於三公宰輔,與州縣方志;一則體尊而例嚴,一則官少而易約也。若夫部府之志,官職繁多,而尺幅難竟,如皆表之,恐其易經而難緯也。(上方年月為經,首行官階為緯,官多布格無容處也。)夫立例不精,而徒爭於紀載之難約,此馬、班以後,所以書繁而事闕也。班史《百官》之表,卷帙無多,而所載詳及九卿;唐宋宰輔之表,卷帙倍增,而所載止畫於丞弼。非為古書事簡,而後史例繁也,蓋以班分類附之法,不行於年經事緯之中,宜其進退失據,難於執簡而馭繁也。按班史,表列三十四官,格止一十四級,或以沿革,並注首篇,(相國、丞相、奉常、太常之類。)或以官聯,共居一格;(大行令、大鴻臚同格,左馮翊、京兆尹同格之類。)篇幅簡而易省,事類從而易明,故能使流覽者,按簡而無復遺逸也。苟為統部列表,則督撫提鎮之屬,共為一格。布按巡守之屬,共為一格。其餘以府州畫格,府屬官吏,同編一格之中,固無害也。及撰府州之志,即以州縣各占一格,亦可不致闕遺。是則歷官著表,斷無窮於無例可通,況縣誌之固可一官自為一格歟?

姓名之下,注其鄉貫科甲,蓋其人不盡收於政略,注其首趾,亦所以省傳文也。無者闕之。至於金石紀載,他有所徵,而補收於志,即以金石年月冠之,不復更詳其初仕何年,去官何月,是亦勢之無可如何者耳。至於不可稽年月而但有其姓名者,則於經緯列表之終,橫列以存其目,亦闕疑俟後意云爾。

○永清縣誌選舉表序例

選舉之表,即古人賢書之遺也。古者取士,不立專科,興賢出長,興能出治;舉才即見於用,用人即見於事。兩漢賢良、孝、秀,與夫州郡辭署,事亦見於紀傳,不必更求選舉之書也。隋唐以來,選舉既專,資格愈重。科條繁委,故事相傳,選舉之書,累然充棟。則舉而不必盡用,用而不必盡見於事。舊章故典,不可求之紀傳之中,而選舉之文,乃為史志之專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