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文史通義    P 99


作者:章學誠
頁數:99 / 112
類別:史學論述

 

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第99,共112。
修志有二便:地近則易覈,時近則跡真。有三長:識足以斷凡例,明足以決去取,公足以絶請託。有五難:清晰天度難,考衷古界難,調劑眾議難,廣徵藏書難,預杜是非難。有八忌:忌條理混雜,忌詳略失體,忌偏尚文辭,忌妝點名勝,忌擅翻舊案,忌浮記功績,忌泥古不變,忌貪載傳奇。有四體:皇恩慶典宜作紀,官師科甲宜作譜,典籍法制宜作考,名宦人物宜作傳。有四要:要簡,要嚴,要覈,要雅。今擬乘二便,盡三長,去五難,除八忌,而立四體,以歸四要。請略議其所以然者為十條。先陳事宜,後定凡例,庶乎畫宮於堵之意雲。

一,議職掌。提調專主決斷是非,總裁專主筆削文辭,投牒者敘而不議,參閲者議而不斷,庶各不相侵,事有專責。



  
二,議考證。邑志雖小,體例無所不備。考核不厭精詳,折衷務祈盡善。所有應用之書,自省府鄰境諸志而外,如《廿二史》、《三楚文獻錄》、《一統志》、聖祖仁皇帝禦纂《方輿路程圖》、《大清會典》、《賦役全書》之屬,俱須加意採訪。他若邑紳所撰野乘、私記、文編、稗史、家譜、圖牒之類,凡可資搜討者,亦須出示徵收,博觀約取。其六曹案牘,律令文移,有關政教典故、風土利弊者,概令錄出副本,一體送館,以憑詳慎銓次。庶能鉅細無遺,永垂信史。


  

三,議徵信。邑志尤重人物,取捨貴辨真偽。凡舊志人物列傳,例應有改無削。新志人物,一憑本家子孫列狀投櫃,核實無虛,送館立傳。此俱無可議者。但所送行狀,務有可記之實,詳悉開列,以備採擇,方準收錄。如開送名宦,必詳曾任何職,實興何利,實除何弊,實於何事有益國計民生,乃為合例。如但云清廉勤慎,慈惠嚴明,全無實徵,但作計薦考語體者,概不收受。又如卓行亦必開列行如何卓,文苑亦必開列著有何書,見推士林,儒林亦必核其有功何經,何等著作有關名教,孝友亦必開明於何事見其能孝能友。品雖毋論庸奇偏全,要有真跡,便易採訪。否則行皆曾、史,學皆程、朱,文皆馬、班,品皆夷、惠,魚魚鹿鹿,何以辨真偽哉?至前志所收人物,果有遺漏,或生平大節,載不盡詳,亦準其與新收人物,一例開送,核實增補。

四,議徵文。人物之次,藝文為要。近世志藝文者,類輯詩文記序,其體直如文選;而一邑著述目錄,作者源流始末,俱無稽考,非志體也。今擬更定凡例,一仿班《志》劉《略》;標分部匯,刪蕪擷秀,跋其端委,自勒一考,可為他日館閣校讎取材,斯則有裨文獻耳。但藝文入志,例取蓋棺論定;現存之人,雖有著作,例不入志。此系禦纂續考館成法,不同近日誌乘,掇拾詩文,可取一時題詠,廣登尺幅者也。凡本朝前代學士文人,果有卓然成家,可垂不朽之業,無論經史子集,方技雜流,釋門道藏,圖畫譜牒,帖括訓詁,均得淨錄副本,投櫃送館,以憑核纂。然所送之書,須屬共見共聞;即未刻行,亦必論完成集者,方準收錄。倘系抄撮稿本,畸零篇頁,及從無序跋論定之書,概不入編,庶乎循名責實之意。惟舊志原有目錄,而藏書至今散逸者,仍準入志,而於目錄之下,注一「亡」字以別之。

五,議傳例。史傳之作,例取蓋棺論定,不為生人立傳。歷考兩漢以下,如《非有先生》、《李赤》諸傳,皆以傳為遊戲。《圬者》、《橐駝》之作,則借傳為議論。至《何蕃》、《方山》等傳,則又作貽贈序文之用。沿至宋人,遂多為生人作傳,其實非史法也。邑志列傳,全用史例,凡現存之人,例不入傳。惟婦人守節,已邀旌典;或雖未旌獎,而年例已符,操守粹白者,統得破格錄入。蓋婦人從一而終,既無他志,其一生責任已畢,可無更俟沒身。而此等單寒之家,不必盡如文苑卓行之出入縉紳;或在窮鄉僻壤,子孫困於無力,以及偶格成例;今日不予表章,恐後此修志,不免遺漏,故搜求至汲汲也。至去任之官,苟一時政績卓然可傳,輿論交推,更無擬議者,雖未經沒身論定,於法亦得立傳。蓋志為此縣而作,為宰有功此縣,則甘棠可留;雖或緣故被劾,及鄉論未詳,安得沒其現施事蹟?且其人已去,即無諛頌之嫌,而隔越方州,亦無遙訪其人存否之例。惟其人現居本縣,或現升本省上官及有統轄者,仍不立傳;所以遠迎合之嫌,杜是非之議耳。其例得立傳人物,投遞行狀,務取生平大節合史例者,詳慎開載;纖瑣飣餖,凡屬浮文,俱宜刊去。其有事涉怪誕,義非懲創;或託神鬼,或稱奇夢者,雖有所憑,亦不收錄,庶免鳧履羊鳴之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