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415


作者:黃宗羲
頁數:415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415,共462。
即一出一入,精神終不歸歇,思致終不精詳,擾擾茫茫,如何有得止時?三代以下,道術不明久矣,只節義一途,尚在人倫內,然已多不合道者。至說道德,即未免悠悠空曠,若功利辭章,更想不到人倫地位。鳴呼!何不於知止求之?(《知止》)

獨非獨處也,對面同堂,人見吾言,而不見吾所以言,人見吾行,而不見吾所以行,此真獨也。且慎獨亦不以念初發論,做盡萬般事業,毫無務外為人夾雜,便是獨的境界。歛盡一世心思,不致東馳西騖走作,便是慎獨的精神。(《自慊》)



  
(舉世非之而不顧,擎拳撐腳,獨往來於天地之間,夫到得焉有所倚地位,方是慎獨。)
夫以天之浩蕩,竟不知何處津涯?何從湊泊?直揭之斯昭昭,而天可括。且天道無窮,而曰及其無窮,豈真有積累乎?無窮者斯昭昭也,所謂為物不貳者也。夫吾之心,不有昭昭存耶?一念如是,萬念如是,一息如是,終古如是。

蓋不盈寸而握天地之樞焉。(《昭昭》)

(昭昭非小,無窮非大,猶之火然,一星之火,與燎原之火,無小大之可言。)
哀與傷辨,哀性也,傷特情之私也。情愈用而日新,情一沉而立敗,即樂淫何莫不然!(《關雎》)

世間人不誠,只為有思有勉。吾人立下要見得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實理,真切明白,是為擇善。擇久分明,將從前思勉心,一切放下,日用雲為,純是性真運用,是為固執。或謂思勉,何可不用?曰窮天地,亙古今,惟此一點,不容思勉處,默相感動,如何卻要思勉?古來忠孝節義,盡有殺身同,而精神光彩與不光彩,風聲磨滅與不磨滅,只一獨知獨覺之中,從容與勉強者,微不同耳。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種種工夫,正為思勉猝難去耳。曰:「若是,則世人俱不合思勉耶?」曰:「即世人亦何處用得思勉?譬如見入井惻隱,豈嘗思入井之可哀,而後勉為惻隱否?孩提愛敬,豈嘗思父兄之為親,而後勉為愛敬否?夫四海之當保,獨何異於孺子?天下之可達,豈獨遜于孩提?嗚呼!此可與知性者道也。」(《不思勉》)

余嘗驗之,若思嗜欲,未思而中若燔矣。思詞章,久之亦有忡忡動者。倘思道理,便此心肅然,不搖亂。若思道理,到不思而得處,轉是水止淵澄,神清體泰,終日終夜,更不疲勞,不知何以故?且思到得來,又不盡思的時節,不必思的境路,盡有靜坐之中,夢寐之際,遊覽之間,立談之頃,忽然心目開豁,覺得率性之道,本來元是平直,自家苦向煩難搜索,是亦不思而得一實證。



  
(《慎思》)

天理人情,原無兩項。惟循天理,即人情自安,所以為君子。中庸若徇人情,未免扳附天理。所以為小人反中庸1

(《小人中庸》)

人徒說戒慎恐懼是工夫,不知即此便是真性。丟卻性,別尋一性,如何有知性時?謂所不睹所不聞是天命,我要戒慎恐懼他,是天命與我身終粘連不上,一生操修,徒屬人為,又如何有至于命時?

朱子云:「所以存天理之本然。」天理,天命之性也,即是戒慎恐懼。君子戒慎恐懼,便為存,非是別有他物,而將此存之也。(以上《慎獨》)

大凡運用無形,而純然有以自養者,謂之道,功能稍着,而灼然有以自見者,謂之事。今人之事,不知道即畢力劻勷,蓋世猷為,總謂之籩豆事耳。當時魯秉周禮,三家亦有學禮于夫子者。故曾子直欲奪其平生所最慎重者,而反之道,至比於有司四惡之科,其言絶痛。

(《貴道》。)

告子以生言性,執已發而遺未發,便是無頭學問。且以天命言性,正所謂凡聖同然,理義說心,而形體不與焉。言生則未免涉形體矣,烏可謂性?夫人之與禽獸異也,以形體觀,不啻相千萬矣,而孟子特謂之幾希,可見形體之異,聖賢不謂之異也。惟是義理之說,惟人有之,而禽獸不能,所謂幾希者也。

今若以形體言性,則犬牛人同有生,便同有性。正如以色言,白之謂白,只一白,白羽、白雪、白玉亦同一白,而所謂幾希者,惡從見之?說者謂生非形體,特生機。夫既有生機,非無可指,既有可指,便非未發,正白之謂白之說也。然則生終不可言歟?曰性未嘗不生也,而實不可以生言也。

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德與性固有辨,曰大生,曰廣生,皆天地之用,用即已發,不可偏執為性也。且時行物生,天地位,萬物育,聖賢亦何嘗不言生?但從生言性,雖性亦生,從性言生,雖生亦性。雖性亦生,必至混人性于犬牛,雖生亦性,方能別幾希於禽獸。(《生說》)

孟子性善,○。可使為不善,●。(上圈即性相近,下圈乃習相遠)告子無分,(善,○。不善●。

)兩者不存,並性亦不立。宋儒○性即理。(才稟于氣,氣有清濁。○清賢,●濁愚。

)右《言性圖》。

(如此並衡,便把真性來做兩件。孟子說「性善」,即習有不善,不害其為性善。後人既宗「性善」,又將理義氣質並衡,是明墮「有性善、有性不善」,與「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之說了。且告子說「無分」雖不明指性體,而性尚在。

後人將性參和作兩件,即宗性善而性亡。)
孟子謂「形色天性也」,而後儒有謂「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夫氣質獨非天賦乎?若天賦而可以弗性,是天命之性,可得而易也。孟子謂「為不善,非才之罪也」,而後儒有謂「論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