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巴菲特    P 130


作者:魯文斯坦
頁數:130 / 153
類別:商業人物

 

巴菲特

作者:魯文斯坦
第130,共153。
接管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非常過火的行為。多蘿西說:「老天,我覺得我們都不在堪薩斯州了。」

這是巴菲特在19922月雷諾煙草公司交易接近尾聲時寫的。他已從中撈到了錢,現在他除了賺價差外別無所求,因為他覺得這樣的交易太不安全了。



  
伯克希爾在1988年的利潤很好,你們也許都以為我們在1989年會大做利差交易。但我們卻想袖手旁觀。

股市也正牛。巴菲特除了最後一次購買可口可樂之外也無所作為。但他需要找個地方投資。由於伯克希爾規模越大,這個任務也就越困難。

早在巴菲特夥伴公司成立不久他就預言,遲早有一天他會受到平均法的制約的——說是這麼說,但他認為為時尚早。他警告股東們說:「高增長率最終將自我束縛。」為了不認命地繼續尋找可能的機會,他不得不把錢用於投資。

這種投資動力是危險的。它被形象地稱作恐懼綜合症——投資者「害怕擁有現金」。巴菲特承認他有這種感覺,到處有現金「是個巨大的誘惑」。

我承認,我和別人一樣有種渴望。渴望幹點什麼,特別是在無事可幹的時候。

像突然爆發一樣,他做了三筆大買賣。那是1989年下半年,他與吉列、美國航空和國際冠軍的交易總值達到了13億美元。但總的來說,它們還不符合他的一般標準。對世界上主要的剃鬚刀銷售商吉列的投資是典型的巴菲特風格,而美國航空和造紙公司國際冠軍由於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它們與他過去的成功投資完全不同。

(雖然國際冠軍與他過去的失敗投資有相似之處,但巴菲特認為這可避免通貨膨脹的損失。)

每種情況下,伯克希爾都買了一些可轉換股票,就像買所羅門兄弟一樣。


  

除具有像可口可樂那樣著名品牌的吉列公司外,巴菲特對其他公司沒什麼特別想法,這正是他為什麼選擇有固定分紅的可轉換股票的原因。事實上,他憂鬱地說:「如果我還能買40個可口可樂那樣的公司,我就不買這些了。」

又一次,這些交易的背後都潛伏着被接管的危險。吉列正處在羅納德。貝羅曼的虎視耽耽下;美國航空被麥克。施坦哈德玩弄于股掌之上;而國際冠軍也將成為眾人矚目的目標。

「當你擁有一個能幹的管理層時,」巴菲特在《華盛頓郵報》上說,「應該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完成自己的目標。」現在這些公司都把巴菲特當作自己的擋箭牌。作為回報,巴菲特得到的是平均9%的固定息票和保留換成普通股的權利(一種「彩券」)。

但巴菲特的最新舉措非常特殊。他和其他人一樣買的是大都會公司普通股,但在最近的交易中,他談判時要求獲得只用於他的特別風險保護。林達。薩德勒在 《華爾街日報》上指責巴菲特是以保證其他總經理的職位為條件來為伯克希爾賺大錢的。

華爾街的許多投資者都說,巴菲特先生的特殊交易玩的是種紳士般的保護遊戲。以前的索爾。斯坦伯格這樣的企業套利者是拿了「綠票子」就離開了,但巴菲特先生是又要乾淨的「白票子」又堅持不放,而且緊拉著管理層的手。

這種有爭議的與總經理們的特殊交易剝奪了股東們在接管時自由賣出的權利。 《福布斯》上的文章說:

巴菲特得到了特殊交易,管理層也一樣………但換個角度看,沃倫。巴菲特為避免被接管開了多大的價?

巴菲特當然對吉列、美國航空和國際冠軍的股東沒有責任。他只要為伯克希爾做好生意就行了。人們對道德學家的標準總是更嚴格,突然處于防守地位的巴菲特好像急着要保護他的這塊高地。在這次「乾淨的敲詐」交易之後,他在寫給股東們的一封信中爭辯道:

……其他被投資公司的股東會從我們優先選擇股票購買行動中獲幾年的利。證據就是:現在每個公司都有了主要的,穩定的和有興趣的股東……

該論點的問題在於,它是假設每個總經理 (或巴菲特眼中的總經理)都需要這種保護,並能公正處理長期的利息衝突。但不是每個總經理都是湯姆。默菲。巴菲特自己在哥倫比亞論壇上就爭辯說,這與接管本身一樣並不可靠,最終決定得由持有「小紙票」的人(股東)做出。

國際冠軍更是一種遺露重重的情況。它的總經理安德魯。西格勒是個激

烈的接管反對者和大生意遊說組商業協調會的成員。他把國際冠軍的錢大量投入工廠出產,給股東的則很少。在過去的10年裡,作為市場上的一大股票,伯克希爾的年增長率只有可憐的3%.即使在造紙公司的行列中,它的利潤排名也排在最低一檔裡。

唯一可解釋西格勒的可憐紀錄的原因就是安德魯。西格勒本身。在不景氣的1989年,西格勒給自己的工資是80萬美元,外加 425000美元「激勵獎」。除此之外,他乘國際冠軍股價很低時獎給自己31000股可選擇股票。

第二年,國際冠軍的利潤少了一半,但西勒把自己的工資加到了120萬美元,外加 28000美元的獎金,這樣他就不用付個人調節稅的諮詢費了,同時他又再拿了47000股可選擇股票。

當然巴菲特猛烈批評可選擇股票,特別是如此獎給無所作為的總經理更是令他反感。如果有人有意接管國際冠軍,我們看不出巴菲特有什麼理由要反對。

吉列和美國航空的管理層則是另一回事。美國建立了一個全國體系,在各中等市場的城市中都設有中心,但它的地位仍須鞏固。它的策略好像是需要保證時間和一點「保護」。吉列則很簡單,就是要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