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巴菲特    P 133


作者:魯文斯坦
頁數:133 / 153
類別:商業人物

 

巴菲特

作者:魯文斯坦
第133,共153。
19908月伊拉克侵佔科威特後,「搖搖欲墜的信用」像滾雪球一樣倒退了。新的10年並不預示着新時代,但這一次不一樣。80年代末時,人人意氣風發,偏偏巴菲特與眾不同地小心翼翼。到了90年代,華爾街再次陷入恐慌,借出錢的人想把錢收回來,本來可以借幾百萬的公司也發現窗子緊緊地閉上了。

企業紛紛倒閉,大額債券不履約也頻頻發生,(就像巴菲特于198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預言的「重重一擊」那樣。)滿是大額債券的弗雷德。卡爾的保險公司成了歷史上倒閉的最大的一家保險公司。而剛剛從國外債務危機中恢復過來的各大銀行發現自己不得不面臨着國內的許多致命打擊,比如 LBO和商業房地產。



  
銀行倒閉像傳染病一樣從德克薩斯席卷佛羅裡達、新英格蘭和大西洲中部各州。憂心如焚的人聚集在投資研討會上討論花旗銀行或大通。曼哈頓銀行是否會倒閉。

但巴菲特認為——他總是和弗雷德。卡爾步調相反——這正是冒點風險的大好時機。伯克希爾的股票和其他股票一樣也下降了,(那年的最低價是5500美元,比最高價跌了近44%。)但巴菲特在這種情況下的狀態總是最好的。

如果價格太高了,他反而會得恐錢症;但在世界一片黯淡時,他卻有着致命的本能。

在銀行業自大蕭條 (19291933年大危機)以後,最壞的1990年,巴菲特買了舊金山銀行業中的巨人韋爾斯法戈10%的股票。加州的房地產業開始下降,銀行不得不受此痛擊,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痛苦將是長期的深沉的。

而韋爾斯法戈恰恰是全國給加州房地產業貸款最多的銀行。

巴菲特當然知道這些。一般來說,巴菲特不喜歡銀行,因為局外人不知道貸款的利用情況,等知道了又往往為時已晚。但他卻在這家銀行上堅持了好幾年。韋爾斯法戈在加州有許多特權,它的利潤在全國大銀行中也是一流的。

它的董事卡爾。理查德也像湯姆。默菲一樣善於壓縮成本。在過去的困難時期裡,理查德賣掉公司的飛機——一種巴菲特欣賞的犧牲——並凍結了高級領導人的工資。



  
他避開了許多一時的熱潮,比如說給其他銀行帶來巨大損失的給拉美的貸款。巴菲特還知道,理查德和銀行二把手保羅。漢森曾在70年代緊緊咬住了地產貸款並躲過了當時的房地產大崩潰。

這些情況並不意味着韋爾斯法戈在今後一兩年內前景樂觀。但巴菲特考慮的時期遠不止今後一兩年。這家銀行資金雄厚,它應該可以渡過這次難關。

巴菲特在報告中說,一個壞年頭「並不能折磨我們」。

由於別的公司都飽受折磨,巴菲特因此可以在揮淚大甩賣的平均價格58美元時買下了2.9億美元的股票。它最近的價格是84美元,巴菲特從中獲得了5億美元利潤。

巴菲特投資後不久,韋爾斯法戈的各種證券都開始進水下沉了。《華爾街日報》將其註銷;摩根。斯坦利的首席戰略家巴頓。比格斯也說他看不出韋爾斯法戈能夠倖免于難,巴菲特的命運也將一樣。

1991年春季,韋爾斯法戈為防止貸款不能回收訂了一個很高的底價,它的股票利潤降到了每股 21美分;而前一年同時期則是4.40美元。巴菲特對此反應鎮靜。事實上他要求法律支持他把投資加倍。

當時韋爾斯法戈成了短期交易者的寶貝。它的房地產貸款高達150億美元,是它的鄰居美洲銀行的2.5倍,而且有一半都在南加州——美國現在信用最壞的地區。在欣欣向榮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的洛杉磯,開發者爭先恐後地完成了摩天大樓的建造,但現在已租不出去了。在奧林奇縣有22%的辦公室閒置。

巴倫在描述韋爾斯法戈的熊市時譏笑說,這下「奧馬哈的聰明人沃倫。巴菲特」一樣也逃不了。

就連巴菲特的一些夥伴也認為對韋爾斯法戈的賭博行為是種背叛。格雷厄姆和多德型的財務經理斯科特。布萊克說:「這使我感到不安,巴菲特犯了個錯誤。」好像是《聖經》裡說的一樣。

80年代過多的借貸投機膽顫心驚的人,看到邪惡者罪有應得時真是大快人心——貸款給房地產的人就是邪惡的人。

巴菲特也反對借貸大投機,但他的計算占了感情因素的上風。他樂意以某個價格買銀行,甚至買大額股票。在形勢最糟的時候,曼哈頓的一位朋友電話「警告」他說韋爾斯可能會遭受大筆罰金。巴菲特平靜地說:「會知道誰對誰錯的。」

巴菲特不高興的是,蕭條結束得太快了。當1991年初美國向伊拉克開戰時,股市重振了。戰爭只持續了6個星期,但股市復興可不止。到7月道。

瓊斯突破了3000點。手上現金多了和投資機會少了卻使巴菲特再次產生了恐錢症。當美國捷運公司的董事長詹姆斯。D.羅賓遜給他打電話時,他聽得非常仔細。

來自亞特蘭大銀行業世家的羅賓遜是位謙恭的可口可樂的董事,也是巴菲特的好友。他是13個董事中的常任董事,說起話來字斟句酌的,就像政治家一樣。從個人角度來說,巴菲特很喜歡羅賓遜,但對他作為美國捷運公司的總經理不甚瞭解。

從公司的價格卡和旅行支票上看,它的經營十分成功。近10年來,他們每年的利潤都高達18%。但羅賓遜的股東則從未見過這18%。

羅賓遜把這個好行業獲得的利潤輸在壞行業中了,如保險,銀行業,充當經紀人甚至還有個專門收藏19世紀美國油畫的藝術長廊。由於急於跟上80年代「金融超級市場」的熱潮,羅賓遜花了吃奶的勁湊足40億美元押在希爾森銀行上。但他的監督工作做得很馬虎 (希爾森把2600萬美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