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上古三代文章    P 63


作者:夏商周
頁數:63 / 72
類別:白話散文

 

上古三代文章

作者:夏商周
第63,共72。
食魚無反,勿乘駑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景公游于紀,得金壺。中有丹書。」)

○玉苞舒圖



  
已下圖讖

帝當樞百則禪虞。(《禦覽》八十一引《論語撰考讖》、《赤龍負玉苞舒圖出》,堯與大舜等共發。)

○玉牒文

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續漢·郡國志》注補引《湘中記》:「衡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遙望衡山如陣雲。」)

○玄刻文

延喜之王受德,天賜之佩。(《初學記》九引《尚書·璇璣鈐》曰:禹授啟握玄出刻。”)

○黑玉赤勒

玄精天乙受神福,命之予,伐桀命克,予商滅夏天下服。(《詩·商頌·譜疏》引《尚書中侯·雒予命》云:「天乙在亳,東觀于洛,黃魚雙躍出,濟于壇,黑鳥以雄隨魚亦上,化為黑玉赤勒,曰。」又見《藝文類聚》十二,《禦覽》八十三。)

○赤爵銜書

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宋書·符瑞志》:「赤爵銜書及豐,置於昌戶,昌拜稽首受之。」)

○赤烏銜

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泰顛來賓,河出綠圖,帝出乘黃。(《墨子·非攻》下:「赤烏銜),降周之岐社。」

○鳳皇銜書

殷帝無道,虐亂天下。皇命已移,不得復久。靈遠離,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

(《宋書·符瑞志》:「鳳皇銜書,游文王之都。」)


  

○玉璜刻文

姬受命,呂佐旌,德合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文選·任)勸進箋》注引《尚書中侯》:「呂尚立變名。」答曰:「望鈞得玉璜。」刻曰:云云。又見《宋書·符瑞志》

○麟吐玉書

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拾遺記》三:「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裡人家。」)

○魯端門血書

趣作法,孔聖沒。周姬亡,慧東出。秦政起,胡破術。書紀散,孔不絶。

(《公羊》哀十四年《解詁》,《藝文類聚》九十八引《春秋演孔圖》:「得鹿之後天下血」,書魯端門。)

○黃玉刻文

寶文出,劉季握。■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搜神記》八,《宋書·符瑞志》,《初學記》二,《禦覽》十四,又八百五,《事類賦》九:「赤虹自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有刻文,孔子跪授而讀之。」)

孔提命,作應法,為赤制,雀集。(《藝文類聚》九十,又九十九,《禦覽》九百二十二,並《春秋演孔圖》,「赤爵集書上,化為黃玉刻。」)

○麟吐圖

姬周亡,赤氣起,火曜興,玄丘制命帝■(金。《搜神記》八、《宋書·符瑞志》、《五行大義》五)

○玉版

璇璣,一低一昂是七期。(《禦覽》六百六引《春秋演孔圖》:「天授《演孔圖》,中有大玉刻一版。」)

○素書

後世修吾書,董仲舒。護吾車,拭吾履,發吾笥,會稽鐘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後漢·鐘離意傳》注引《意別傳》:「孔子床首有懸瓮,發之,中有素書。」又《水經·泗水注》,《續漢郡國志》二注。)

○遺讖

亡秦者胡也。(《易緯·通卦驗》:「孔子表《洛書》,摘亡闢。」又《論衡·實知》:「孔子將死,遺讖書。」)

不知何一男子,自謂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顛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論衡·實知》:「孔子將死,遺讖書。」又《古微書》引《春秋演孔圖》云:「驅除名政,顛倒吾衣裳,坐吾曲床,濫長九州滅六王,至于沙丘亡。」)

○嘉林龜左肋書文

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為人君。有土正,諸侯得我為帝王。(《史記·龜策傳萬畢石朱方傳》)

卷十五

◎古逸

○《歸藏》

謹案:杜子春注《周禮》云:「《歸藏》,黃帝也。」《禦覽》六百九引《帝王世紀》云:「殷人因黃帝曰《歸藏》」。《禮運》:「我得坤乾焉。」鄭云:「其書存者有《歸藏》。」《疏》引熊安生云:「殷《易》以坤為首,故先坤後乾。」《隋志》《舊新唐志》:「《歸藏》十二卷。」《隋志》又云:「《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

以本卦尚存,故取貫於《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按《禦覽》六百八引桓譚《新論》雲「《歸藏》四千三百言。」是西漢末已有此書,《漢志》本《七略》偶失載耳。《文獻通考》引《崇文總目》云:「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玉海》引《中興書目》同。《文淵閣書目》不著錄,蓋三篇又亡於元、明之際。今輯群書所載,得八百四十六字,視桓譚所見本略存十二焉。

昔黃神與炎神爭鬥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曰:「果哉!而有咎。」(《禦覽》七十九,《路史·前紀三》,《後紀》四。)

昔者豐隆筮將雲氣而吉核之也。(《北堂書鈔》一百五十。案舊寫本每條刪下半段以「之也」字代之,通部如此。《穆天子傳》二註雲,「豐隆筮禦雲,得《大壯》卦,遂為雲師。」疑《歸藏》之文。陳禹謨本作「雖有豐隆,莖得雲氣而結核,」蓋臆改也,不足據。)

昔者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初學記》二十。)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為月精。(《北堂書鈔》一百五十,《文選·月賦》注,《宣貴妃誄》注,《祭顏光錄文》注,《禦覽》九百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