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夢溪筆談    P 56


作者:沈括
頁數:56 / 65
類別:古典散文

 

夢溪筆談

作者:沈括
第56,共65。
古人製器,用石與銅,取其不為風雨燥濕所移,未嘗用鐵者,蓋有深意焉。律法既亡,金石又不足恃,則聲不得不流,亦自然之理也。

古樂鐘皆扁,如盒瓦。蓋鐘圓則聲長,扁則聲短。聲短則節,聲長則曲。節短處聲皆相亂,不成音律。



  
後人不知此意。悉為扁鐘,急叩之多晃晃爾,清濁不復可辨。

琴琴弦皆有應聲:宮弦則應少宮,商弦即應少商,其餘皆隔四相應。今曲中有聲者,須依此用之。欲知其應者,先調諸弦令聲和,乃剪紙人加弦上,鼓其應弦,則紙人躍,他弦即不動,聲律高下苟同,雖在他琴鼓之,應弦亦震,此之謂正聲。

樂中有敦、掣、住三聲。一敦一住,各當一字。一大字住當二字。一掣減一字。

如此遲速方應節,琴瑟亦然。更有折聲,唯合字無。折一分、折二分、至于折七八分者皆是。舉指有淺深,用氣有輕重。

如笙簫則全在用氣,弦聲只在抑按。如中呂宮一字、仙呂宮五字,皆比他調高半格,方應本調。唯禁伶能知,外方常工多不喻也。

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進酒而一弦絶,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自此始為「一弦稽琴格」。

律呂宮、商、角聲各相間一律,至徵聲頓間二律,所謂變聲也。琴中宮、商、角皆用纏弦,至徵則改用平弦,隔一弦鼓之,皆與九徽應,獨徵聲與十徽應,此皆隔兩律法也。古法唯有五音,琴雖增少宮、少商,然其用絲各半本律,乃律呂清倍法也。故鼓之六與一應,七與二慶,皆不失本律之聲。



  
後世有變宮、變徵者,蓋自羽聲隔八相生再起宮,而宮生徵雖謂之宮、徵、而實非宮、徵聲也。變宮在宮、羽之間,變徵在角、徵之間,皆非正聲,故其聲龐雜破碎,不入本均,流以為鄭、衛,但愛其清焦,而不復古人純正之音。惟琴獨為正聲者,以其無間聲以雜之也。世俗之樂,惟務清新,豈復有法度?烏足道哉!

十二律配燕樂二十八調,除無徵音外,凡殺聲黃鐘宮,今為正宮,用六字;黃鐘商,今為越調,用六字;黃鐘角,今為林鐘角,用尺字;黃鐘羽,今為中呂調,用六字;大呂宮,今為高宮,用四字;大呂商、大呂角、大呂羽、太蔟宮,今燕樂皆無:太蔟商,今為大石調,用四字;太蔟角,今為越角,用工字;太蔟羽,今為正平調,用四字;夾鐘宮,今為中呂宮,用一字;夾鐘商,今為高大石調,用一字;夾鐘角、夾鐘羽、姑洗宮商,今燕樂皆無;姑洗角,今為大石角,用凡字;姑洗羽,今為高平調,用一字;中呂宮,今為道調宮,用上字;中呂商,今為雙調,用上字;中呂角,今為高大石角,用六字;中呂羽,今為仙呂調,用上字;蕤賓宮、商、羽、角,今燕樂皆無;林鐘宮,今為南呂宮,用尺字;林鐘商,今為小石調,用尺字;林鐘角,今為雙角,用四字;林鐘羽,今為大呂調,用尺字;夷則宮,今為仙呂宮,用工字;夷則商、角、羽、南呂宮,今燕樂皆無;南呂商,今為歇指調,用工字;南呂角,今為小石角,用一字;南呂羽,今為般涉調,用四字;無射宮,今為黃鐘宮,用凡字;無射商,今為林鐘商,用凡字;無射角,今燕樂無;無射羽,今為高般涉調,用凡字;應鐘宮、應鐘商,今燕樂皆無;應鐘角,今為歇指角,用尺字;應鐘羽,今燕樂無。

補筆談卷二

象數

又一說,子午屬庚,此納甲之法。震初爻納庚子、庚午也。醜未屬辛,巽初爻納辛丑、辛未也。寅申屬戊,坎初爻納戊寅、坎初爻納戊寅、戊申也。

卯酉屬己,離初爻內已卯、已酉也。辰戌屬丙,艮初爻納丙辰、丙戌也。巳亥屬丁。兌初爻納丁已、丁亥也。

一言而得之者,宮與土也;假令庚子、庚午,一言便得庚。辛丑辛未,一言便得辛。戊寅、戊申,一言便得戊。已卯、已酉,一言便得已。

故皆屬土,余皆仿此。三言而得之者,徵與火也;假令戊子、戊午,皆三言而得庚。已醜、已未,皆三言而得辛。丙寅、丙申,皆三言而得戊。

丁卯、丁酉,皆三言而得已。故皆屬火。五言而得之者,羽與水也;假令丙子、丙午,皆五言而得庚。丁丑、丁未,皆五言而得辛。

甲寅、甲申,皆五言而得戊。乙卯、乙丑,皆五言而得已。故皆屬水。七言而得之者,商與金也;假令甲子、甲午,皆七言而得庚。

乙丑、乙未,皆七言而得辛。壬申、壬寅,皆七言而得戊。癸丑、癸酉,皆七言而得已。故皆屬金。

九言而得之者,角與木也。假令壬子、壬午,皆九言而得庚。癸丑、癸未,皆九言而得辛。庚寅、庚申,皆九言而得戊。

辛卯、辛酉、皆九言而得已。故皆屬木。此出於《抱朴子 》,雲是《河圖》、《玉版》之文。然則一何以屬土,三何以屬火,五何以屬水,其說云: 「中央總天之氣一,南方丹天之氣三,北方玄天之氣五,西方素天之氣七,東方蒼天之氣九 。」皆奇數而無偶數,莫知何義,都不可推考。

世俗十月遇壬日,北人謂之「入易 」,吳人謂之「倒布 」。壬日氣候如本月,癸日差溫類九月,甲日類八月,如此倒布之,直至辛日。如十一月遇春秋時節即溫,夏即暑,冬即寒。辛日以後,自如時令。

此不出陰陽書,然每歳候之,亦時有準,莫知何謂。

盧肇論海潮,以謂「日出沒所激而成 」,此極無理。若因日出沒,當每日有常,安得復有早晚?余常考其行節,每至月正臨子、午,則潮生,候之萬萬無差。此以海上候之,得潮生之時。去海遠,即須據地理增添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