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全漢文    P 190


作者:漢人
頁數:190 / 225
類別:古典散文

 

全漢文

作者:漢人
第190,共225。
(《北堂書鈔》十七製作引「伏羲作易綿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臧,定萬物之基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溫純深潤,則不足以揚鴻烈而章緝熙。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屍,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語叫叫,大道低回。是以聲之眇者,不可同於眾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於世俗之目。

辭之衍者,不可齊於庸人之聽。今夫弦者,(《文選》張協《七命》注引「弦」作「糹玄」)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試為之施《咸池》,揄《六莖》,發《簫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是故鐘期死,伯牙絶弦破琴,而不肯號眾鼓;夔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斫。



  
師曠之調鐘,俟知音者之在後也;孔子作《春秋》,幾君子之前睹也。(陸績《述玄》引「俟知音之在後;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將睹」。)老聃有遺言,貴知我者希,此非其操與”。(梅鼎祚《文紀》)

○蜀王本紀

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柏、魚鳧、(案《文選·蜀都賦》劉注引下有「蒲澤」二字)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已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文選·蜀都賦》劉注,《魏都賦》劉注,《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禦覽》一百六十七。案《禦覽》引作「凡四千歲」。)

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後者名魚鳧。(案《初學記》八、《藝文類聚》六、《禦覽》一百六十六引作「次曰伯雍」,又次曰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時蜀民稀少。

(《禦覽》一百六十六,又九百一十三。)

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案《史記·三代世表·索隱》引作「朱提有男子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

(案,《禦覽》一百六十六引下有「移居邦邑」四字。)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複出。(《文選·思玄賦》注、《禦覽》一百六十六又八百八十八。)


  

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鱉靈。(案《後漢書》注、《文選》注引作「鱉令」。)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

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慚愧,自以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帝生盧保,亦號開明。

(《後漢書·張衡傳》注、《文選·思玄賦》注、《禦覽》八百八十八、又九百二十三、《事類賦》注六。)

望帝去時子圭鳴,故蜀人悲子圭鳴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從天墮。(《禦覽》九百二十三)

開明帝下至五代,有開明尚,始去帝號,復稱王也。(《後漢書·張衡傳》注)

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無五丁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號曰石牛,千人不能動,萬人不能移。(《藝文類聚》七,《禦覽》八百八十八。)

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築成都而縣之。成都在赤裡街,張若徙置少城內,始造府縣寺舍。今與長安同制。

(《禦覽》八百八十八、《寰宇記》七十二。)

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亦無道出於蜀。蜀王從萬餘人東獵褒谷,卒見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遺蜀王,蜀王報以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賀曰:「土者地也,秦當得蜀矣。」(《禦覽》三十七,又四百七十八,又八百十一,又八百七十二,又八百八十八,《事類賦注》九。)

《秦惠王本紀》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案:《禦覽》八百八十八引作「秦王恐無相見處,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

有養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後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焉。

(《北堂書鈔》一百十六,《藝文類聚》九十四、《白帖》九十六、《禦覽》三百五、又八百八十八。)

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居蜀之後不鰼水土,欲歸,蜀王心愛其女,留之,乃作伊鳴之聲六曲以舞之。(《北堂書鈔》一百六、《禦覽》八百八十八。案《北堂書鈔》引作「乃東平之歌以樂也」。)

武都丈夫化為女子。(案:《禦覽》八百八十八引「武都」上有「或曰前」三字。)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

(案:《藝文類聚》作「為夫人」。)不鰼水土,疾病欲歸,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蓋地三畝,高七丈,號曰武擔。(案:《開元占經》引作「又怨之,號曰武擔」。)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徑一丈,高五尺。(《後漢書·任文公傳》注、《三國志·蜀先主傳》注、《北堂書鈔》九十四又一百三十六。《初學記》五。《藝文類聚》六、又七十、《開元占經》一百十三、《禦覽》五十二、又七百十七,又八百八十八,《事類賦》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