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宋詞鑑賞    P 48


作者:蘇軾等
頁數:48 / 521
類別:古典詞曲

 

宋詞鑑賞

作者:蘇軾等
第48,共521。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裡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但旨意不同。作者此處寫的是對於整個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雲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輓斷羅衣留不住。」兩句寫失去美好愛情的舊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係交互鈎連,自然過渡。「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珮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輓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

隨後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意思是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繫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託,非真寫男女訣別。

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其時,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於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比作「輓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

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複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襟懷。

●木蘭花  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晏殊詞作鑒賞

這首詞雖寫離愁別恨這一傳統題材,但卻別有一番情調,是作者性格的體現,是明澈理智和深厚感情的完美結合。

上片首句勾勒出一個豪華、優美的環境:玉樓朱閣,有明窗可以賞月,簾外的庭院裡種着好花。但情與境的關係卻很複雜,處這個明快環境的主人公,由於與心愛的人分別,對著「橫金鎖」的樓閣,便有人去樓空之痛。寒食、清明時節,春色最濃,卻是將殘之候,故雲「寒食清明春欲破」。這兩句從「橫金鎖」三字已露出可愁之跡。

接下來兩句寫景與寫愁結合,寫斜月照着人凝愁的雙眉,人看簾外的落花,因觸動身世之感而雙眼落淚;同時又點染出天上的一勾缺月和窗裡人的愁眉相似,簾外花落有如簾裡人垂淚。

下片轉而以抒情為主,兼帶議論。起兩句:「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用典:朝雲,用的是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典故,以喻美人。無那,無可奈何。「朝雲」一句說與心愛的美人的聚合離散,都是不由自主、無可奈何之事,這是對於人力有限、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和情緒的感嘆,是人之常情。

「百歲」一句說的是:面對這種情況,看透了也就不用過分傷感,自尋煩惱,因為自古以來,有幾個人能和他的愛人廝守相看到百年呢?只有看透世事,超脫常情,才能有此議論。這議論是對上面所寫感情的否定,然而下面兩句接著說:「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將為」與「將謂」通用。這兩句的意思是:主人公以為可以排除離愁別恨的牽纏,結果還是「萬轉千回」地思唸過了;這表明情不容易被戰勝,而且主人公也不甘心放棄它,又回到對情的肯定。

這樣,理與情、肯定與否定,互相滲透,把一種複雜的感情,處理得單純而又明淨,有「哀而不傷」之致。

晏殊詞語多渾成,少雕琢。此首「窗問」一聯即是情景交融、精工美妙的佳句。還有一些詞句,概括了時移物換、悲歡離合方面的感受,即如這首詞中的「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確乎饒有理趣,能使讀者產生更多的聯想,給人以啟迪和回味。

●訴衷情  晏殊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

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

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繫人情。

晏殊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