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宋詞鑑賞    P 50


作者:蘇軾等
頁數:50 / 521
類別:古典詞曲

 

宋詞鑑賞

作者:蘇軾等
第50,共521。
詞起兩句:「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近重陽。」選出木芙蓉、黃菊兩種花依然盛開、能夠秋風中爭香鬥艷來表現「重陽」到臨前的季節特徵。接着「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周圍寫到望中的鄉村,從花寫到樹。秋景最美的,本來就是秋葉,這裡拈出樹上紅葉來寫,充分顯出時令特徵。

紅樹中間還帶著一些「疏黃」之色,樹葉之紅是濃密的,而黃則是稀疏的,濃淡相間,色調更豐,畫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三句從陸上寫到水上,從地面寫到天上。着一「淡」字,寫出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光澄淨之景緻;而天高氣爽,萬裡無雲,平原仰視,上天寬闊無際,於是,又用一「長」字狀天。這兩字看似平常,卻很貼切。上面景語,用筆疏淡,表現作者的心境是閒適的。

至「路茫茫」三字,則帶感慨情緒: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寫久久地登高遙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的無限思念。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指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此詞之寫景正與此境相合。正因為前面所寫之景蘊含著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後點題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藝術效果。

●踏莎行  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

香塵已隔猶回面。

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

斜陽只送平波遠。

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詞作鑒賞

此詞上片開始寫送別場面,然後分別從居者、行者兩方面寫離情,一方面表現居者依依難捨,另一方面敘寫行人不忍離去。下片單從居者方面寫思念。因行者從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緊扣水波寫。「只送平波遠」與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之意境相同。

起二句,寫餞別情依依。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因稱餞別宴會為「祖席」。「長亭」為送別之地。「離歌」與「別宴」同屬一事,而「別宴」又與「祖席」意同。

此處不避重複,是為了強調送別的場面。「香塵」句,寫剛分手時的情景:落花滿地,塵土也帶有芬芳的氣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塵,彼此還一再含情回顧。「回面」,雖未點明是「居人」還是「行人」,但可以想見雙方都繾綣纏綿,不忍別去。四、五句從送者與行者分別寫來,兩相對照,令人尤難解頤。

儘管頻頻回望對方,總有不能再看到的時候。一個小樹林,隔斷了人的視線,那馬兒也象瞭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長嘶,而「行人」已乘船漸行漸遠,終於隨着江流的曲折而隱沒不見了。馬嘶、棹轉,從側面襯托出別情之深。

過片兩句,寫「居人」登上畫閣,不禁黯然魂消,憑倚高樓,獨自含愁極望,惟見江波映照着落日餘輝,伸展向遙遠的天邊,徒令人增添別恨而已。居人登樓,只是惘惘離懷,有所不甘,並不必為了繼續目送行舟。詞語不粘不脫,有悠然遠意。時間上,下片與上片亦不一定緊密銜接,登樓極目,只是別後的情事,遙念行人,無時能已。

句中「只送」二字,怨極恨極而又無可奈何,語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寫別後的思量,自上句「平波遠」三字化出。抒情主人公放縱自己的想象,讓此情隨波而去,繞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無窮無盡的離愁,意境本已深遠,再以「天涯地角」補足之,則相思相望之情幾趨極致。

此詞寫餞別相送及別後的懷思,均情景逼真,含蘊無盡。如一幅丹青妙手繪的春江送別圖,令讀者置身其間,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繾綣深情。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謂這首小詞「足抵一篇《別賦》」,當非過譽。

●踏莎行  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高台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晏殊詞作鑒賞

此詞描繪暮春景色,上片寫郊外景,下片寫院內景,最後以「斜陽卻照深深院」作結,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繪一幅具有典型特徵的芳郊春暮圖:小路兩旁,花兒已經稀疏,只間或看到星星點點的幾瓣殘紅;放眼一望只見綠色已經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樹木繁茂成蔭,一片幽深。「紅稀」、「綠遍」、「樹色陰陰」,標志著春天已經消逝,暮春氣息很濃。三句所寫雖系眼前靜景,但「稀」、「遍」、「見」這幾個詞卻顯示了事物發展的進程和動態。從「小徑」、「芳郊」、「高台」的順序看,也有移步換形之感。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所寫的楊花撲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詞人描繪這一景象時,卻注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成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以致讓它漫天飛舞,亂撲行人之面。這一方面暗示已經無計留春,只好聽任楊花飄舞送春歸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楊花的無拘無束和活躍的生命力。

這裡雖寫暮春景色,卻無衰頽情調,富有生趣。「濛濛」、「亂撲」,極富動態感。「行人」二字,點醒以上所寫,都是詞人郊行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