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唐詩鑑賞上    P 143


作者:唐代詩人
頁數:143 / 158
類別:古典詩

 

唐詩鑑賞上

作者:唐代詩人
第143,共158。
全詩八句,緊扣詩題,絲絲入扣,密合無間。詩人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寫足「宿」字。又以空間為序,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後寫閣內所見;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環環相銜,首尾圓合,寫盡雲門寺的「高」與「古」。藝術結構高超,處處都見匠心。

(陳志明)



  
崔國輔●怨詞二首(其一)

崔國輔●怨詞二首(其一)

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

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

此詩寫的是宮怨,通篇作一個宮女睹舊物而生哀怨的語氣,很象戲劇的獨白。它能使人想象到比詩句本身更多的情景:女主人公大約剛剛翻檢過衣箱,發現一件敝舊的羅衣,牽惹起對往事的回憶,不禁黯然神傷,開始了詩中所寫的感嘆。封建宮廷的宮女因歌舞博得君王一晌歡心,常獲賜衣物。第一句中的「羅衣裳」,既暗示了主人公宮女的身份,又寓有她青春歲月的一段經歷。第二句說衣裳是「秦王在時」所作,這意味着「秦王」已故,又可見衣物非新。唐詩中常以「漢宮」泛指宮廷,這裡的「秦王」也是泛指帝王。後兩句緊承前兩句之意作感慨。第三句說羅衣曾伴隨過宮女青春時光,幾多歌舞;第四句語意陡然一轉,說眼前秋涼,羅衣再不能穿,久被冷落。兩句對比鮮明,構成唱嘆語調。「不堪」二字,語意沉痛。表面看來是嘆「衣不如新」,但對於宮中舞女,一件春衣又算得了什麼呢?不向來是「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白居易《繚綾》)麼?可見這裡有許多潛台詞的。劉禹錫的《秋扇詞》,可以作為這兩句詩的最好註腳:「莫道恩情無重來,人間榮謝遞相催。當時初入君懷袖,豈念寒爐有死灰!」可見《怨詞》中對羅衣的悼惜,句句是宮女的自傷。「春」、「秋」不止指季候,又分明暗示年華的變換。「為舞春風多」包含着宮女對青春歲月的回憶:「秋來不堪著」,則暗示其後來的淒涼。「為」字下得十分巧妙,意謂正因為有昨日寵召的頻繁,久而生厭,才有今朝的冷遇。初看這二者並無因果關係,細味其中卻含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李白《妾薄命》)之意,「為」字便寫出宮女如此遭遇的必然性。

此詩句句惜衣,而旨在惜人,運用的是比興手法。衣和人之間是「隱喻」關係。這是此詩的藝術特點。羅衣與人,本是不相同的兩種事物,《怨詞》的作者卻抓住羅衣「秋來不堪著」,與宮女見棄這種好景不長、朝不保夕的遭遇的類似之處,構成確切的比喻。以物喻人,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宮女喪失了作人權利這一極不合理的現象,這就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唐人作宮怨詩,固然以直接反映宮女的不幸這一社會現實為多。但有時詩人也借寫宮怨以寄託諷刺,或感嘆個人身世。清劉大櫆說此詩是「刺先朝舊臣見棄」。按崔國輔系開元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天寶間被貶,劉說可備一說。

(周嘯天)

採蓮曲

採蓮曲


  

崔國輔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

《採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採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漵(xù;序),指水塘邊。「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漵配以鮮花,為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彩明艷。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這一聯中,「爭」、「亂」二字,也運用是活而有力。「玉漵花爭發」,這句是說,玉光閃閃的水塘之濱,絢麗芬芳的鮮花競相開放。一個「爭」字,把百花吐芳鬥艷的繁茂之態寫活了。「金塘水亂流」,塘水本不流動,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個方向流;但由於有了幾多採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迴旋起來;一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競采、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詩人不寫人的活動,人的活動自見,只從水波蛇行迴旋的亂流中,便可想見人物的活動情態。

這些江南水鄉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對美好的愛情有着大膽熾熱的追求:「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情侶們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擔心水波再把他們分開,於是兩隻船兒緊緊相靠,並駕齊驅。「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詩人很善於捕捉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風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它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傅經順)

小長干曲

小長干曲

崔國輔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小長干,屬長干裡,遺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長江邊。長干曲,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長干裡一帶江邊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國輔的《小長干曲》內容也如此。

這首詩風格清新,語言曉暢,于平淡自然中見含蓄委婉,很耐人尋味。

這是一首情歌。但作者沒有從相見、歡聚、別離等處落筆,而是緊扣江南水鄉的特點,抓住特定時間、地點、條件,自然而風趣地表現一位青年男子對一位采菱姑娘的愛慕和追求。

「月暗送湖風」,詩一開頭,即點明時間是夜晚,地點是湖濱。月暗,不是沒有月光,而是月色暗淡;湖風用「送」,帶有舒展、愛撫的感情色彩,切合小伙子此時的感受。因為他很興奮、很歡快,湖風吹到他的身上就顯得特別輕柔,好象大自然特意為他送來的一般。這一句五字,勾出了一幅月色朦朧、湖風輕拂的藝術畫面,造成了一種優美而頗具神秘色彩的環境氣氛。

在這富有詩情畫意的水鄉湖濱,一位年輕人,踏着月色,沐着涼風,急忙忙、興沖沖地走着。但是夜色暗淡,道路難辨,走着走着,突然路被隔斷了。「相尋路不通」,側面點出了菱湖之濱的特點:荷塘滿佈,溝渠縱橫,到處有水網相隔。顯然,這個小伙子事先並未約會,只因情思驅使,突然想會見自己的戀人。一個「尋」字,傳出了其中消息,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正在焦急躊躇之際,優美動聽的菱歌吸引了小伙子的注意,他側耳諦聽,仔細辨別是誰的歌聲。徹,本為不盡之意,這裡用來形容菱歌的時斷時續,經久不息,同時也描摹出歌聲的清脆、響亮。姑娘們用歌聲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的憧憬,讀者能從這歌聲中想象出那采菱姑娘天真活潑、嬌憨可愛的神情。

聽著聽著,小伙子又眉開眼笑了,知道自己的意中人,就在那不遠的荷塘中。「知」字十分傳神,不僅表現了小伙子心情由焦急到喜悅的變化,而且點明小伙子對姑娘瞭解得非常透,甚至連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非常熟悉。讀者正可從其知之深推測其愛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