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荀子註譯    P 32


作者:荀子
頁數:32 / 254
類別:中國哲學

 

荀子註譯

作者:荀子
第32,共254。
有小人式的辯說,有士君子式的辯說,有聖人式的辯說。不預先考慮,不早作謀劃,一發言就很得當,既富有文采,又合乎禮法,措辭和改換話題,都能隨機應變而不會窮於應答,這是聖人式的辯說。預先考慮好,及早謀劃好,片刻的發言也值得一聽,既有文采又細密實在,既淵博又公正,這是士君子式的辯說。聽他說話則言辭動聽而沒有系統,任用他做事則詭詐多端而沒有功效;上不能順從英明的帝王,下不能使老百姓和諧一致;但是他講話很有分寸,或誇誇其談,或唯唯諾諾,調節得宜;這類人足以靠口才而自誇自傲,可稱為壞人中的奸雄。聖明的帝王一上台,這種人是首先要殺掉的,然後把盜賊放在他們的後面進行懲處。因為盜賊還能夠轉變,而這種人是不可能悔過自新的。

非十二子第六



  
[題解]

本篇主要列舉了六種學說、十二個代表人物,逐一進行了評論和批判;同時也兼及其他一些學說與人物,表白了作者的觀點。它實是一篇全面總結春秋戰國時代各家學說的文章,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78講:

61假今之世(1),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2),矞宇嵬瑣(3),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

【註釋】

(1)假:如。假今之世:如今之世,指戰國時代。(2)梟:通「撓」,擾。(3)矞(ju • 6決):同

「譎」,欺詐。宇:通「譎」(x • &虛),誇大。嵬(gu • 9歸):通「傀」(gu • 9歸),怪誕,怪異。瑣:

委瑣,鄙陋庸俗。

【譯文】

如今這個時代,以粉飾邪惡的說法,美化奸詐的言論來搞亂天下,用那些詭詐、誇大、怪異、委瑣的言論,使天下人混混沌沌地不知道是非標準、治亂原因的,已有這樣的人了。

79講:

62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1);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2)。


  

【註釋】

(1)文:見18注(8)。(2)它囂:人名,生平無考。魏牟:即戰國時魏國的公子牟,《漢書·藝

文志》將他歸入道家,著錄有《公子牟》四篇。

【譯文】

縱情任性,習慣于恣肆放蕩,行為像禽獸一樣,談不上和禮義合拍、和正確的政治原則相貫通;但是他們立論時卻有根有據,他們解說論點時又有條有理,足以欺騙矇蔽愚昧的民眾。它囂、魏牟就是這種人。

80講:

63忍情性,綦谿利跂(1),苟以分異人為高(2),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3);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也(4)。

【註釋】

(1)綦(q • 0其):《穀梁傳·昭公二十年》:「兩足不能相過,齊謂之綦。」即一隻腿瘸了而踮

着走路。谿:通「蹊」,小路。綦谿:指在人生的道路上節制自己而只在小路上行走。利:通「離」,

跂(q • !企):通「企」,踮起腳跟。利跂:指背離世俗而獨行。參見614注(3)。(2)苟:苟且,不正

當,指不合禮義。分異人:即「分於人、異於人」,與別人區別、與別人不同。(3)大分:見18注(7),

這裡指忠孝的大義(楊倞說)。(4)陳仲。史:見314注(4)。

【譯文】

抑制本性人情,偏離大道,離世獨行,不循禮法,以與眾不同為高尚,不能和廣大民眾打成一片,不能彰明忠孝的大義;但是他們立論時卻有根有據,他們解說論點時又有條有理,足以欺騙矇蔽愚昧的民眾。陳仲、史就是這種人。

81講:

64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1),上功用(2),大儉約而僈差等(3),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 墨翟、宋鈃也(4)。

【註釋】

(1)權:秤錘。稱(ch • 8ng • 秤):同「秤」。權稱:等於說「權衡」,即秤,喻指法度。(2)上:

同「尚」。(3)大:重。僈:輕慢。(4)墨翟(d • 0敵):戰國初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

人,主張「節用」、「節葬」,反對禮樂,主張兼愛、平等。宋鈃(ji • 1 n • 堅):他書又稱宋■、宋

榮子,戰國時宋國人,主張「禁攻」,認為人的本性是少欲的。

【譯文】

不懂得統一天下、建立國家的法度,崇尚功利實用,重視節儉而輕慢等級差別,甚至不容許人與人間有分別和差異的存在、也不讓君臣間有上下的懸殊;但是他們立論時卻有根有據,他們解說論點時又有條有理,足夠用來欺騙矇蔽愚昧的民眾。墨翟、宋鈃就是這種人。

82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