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荀子註譯    P 53


作者:荀子
頁數:53 / 254
類別:中國哲學

 

荀子註譯

作者:荀子
第53,共254。
825君子言有壇宇(1),行有防表(2),道有一隆。言道德之求(3),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後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後王謂之不雅。高之、下之、小之、臣之(4),不外是矣(5),是君子之所以騁志意于壇宇、宮庭也(6)。故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告也(7);匹夫問學,不及為士,則不教也(8);百家之說,不及後王,則不聽也。夫是之謂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也。

【註釋】



  
(1)壇:殿堂的基礎。宇:屋檐。壇宇:引申指界限。(2)防:堤防,引申指限度。表:標誌,

標準。(3)道德:當作「政治」(楊倞說)。(4)之:指代「道有一隆」之「道」。臣:當為「巨」字

之誤(楊倞說)。(5)是:指代「不下于安存」、「不下于士」、「不二後王」。(6)騁:盡情施展,

充分活動。宮庭:室內的廳堂,引申指範圍。(7)像衛靈公詢問作戰的事,孔子回答說沒學過軍事(《論

語·衛靈公》)。(8)像樊遲詢問種莊稼的事,孔子回答說自己不如老農(《論語·子路》)。

【譯文】

君子說話有界限,行動有標準,主張有專重。說到政治的要求,不低於使國家安定和生存;說到思想的要求,不低於做一個有德才的學士;說到道德的要求,是不背離當代的帝王。談論政治原則時古得超過了夏、商、周三代便叫做放蕩荒誕,談到法度時背離了當代的帝王便叫做不正。使自己的主張或高、或低、或小、或大,都不超越這個原則範圍,這就是君子能使自己的思想活躍奔放而又保持在一定的界限、範圍內的原因啊。所以諸侯詢問政治,如果不涉及如何使國家安定而存在下去,就不告訴他;一般人來求學,如果不涉及如何做一個有德才的學士,就不教他;各家的學說,如果不涉及當代的帝王,就不聽它。這就叫做君子說話有界限、行動有標準。


  

卷五

王制第九

[題解]

本篇闡述了奉行王道從而成就帝王大業的聖王的制度,論及王者的政治綱領、策略措施、用人方針、聽政方法、管理制度、官吏職事等等,同時還論述了王制以外那些導致強大稱霸、僅能安存、危殆、滅亡等後果的所作所為,以供君主們借鑒。

130講:

91請問為政?曰: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1),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則有昭繆(2)。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3),不能屬於禮義(4),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說、奸事、奸能、遁逃反側之民(5),職而教之,須而待之(6);勉之以慶賞,懲之以刑罰;安職則畜(7),不安職則棄。五疾(8),上收而養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9),兼覆無遺。才行反時者,死無赦。夫是之謂天德(10),王者之政也。

【註釋】

(1)罷(p • 0皮):通「疲」,疲沓,沒有德才。須:須臾,一會兒。(2)繆(m • )木):通「穆」。

昭穆:據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

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稱穆:以此來分別上下輩份。(3)《集解》無「也」,據宋浙本補。

(4)屬(zh • (囑):繫結,歸附。(5)反側:見48注(8)。(6)須:通「■」,等待。(7)畜:見68

(6)。(8)五疾:五種殘疾,即啞、聾、瘸、骨折、身材異常矮小。(9)官:職事。施:施設,安排。衣

(y • @義):給……穿。食(s • @寺):給……吃。(10)天德:見39注(1)。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