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語譯註    P 38


作者:劉知幾
頁數:38 / 203
類別:中國古代史

 

國語譯註

作者:劉知幾
第38,共203。
歸附於君王。君王有民眾的擁護來建功立業,因而能事無不成、求無不得,於是才能講求音樂。耳聽和諧之音而口說動聽之言,以此來制訂法令頒佈於民眾,並用度、量來規範,民眾就會忘我勞作,不怠惰地服從,不走樣地完成事務,這是音樂所起的最大作用。口嘗味道而耳聽聲音,聲音和味道產生精氣。精氣在口為言語,在眼為視覺。言語用來申明號令,視覺用來觀時導行。用號令來修明政事,用行動來增殖財富。政治清明而財富增加,這是音樂所起的最大作用。如果視聽不和諧,出現耳鳴眼花,味入于口就不會精美,味不精美則精氣渙散,精氣渙散則無法和諧。於是就會有狂亂背理的言論,有胡塗混亂的看法,有錯亂不定的號令,有謬誤邪惡的準則,發佈的政令失掉信用,刑法政事混亂不堪,行動違背季節,百姓失去依據而不知該如何出力,各自都有離散之心。君王失去了民眾,要做的完不成,要求的得不到,那還怎麼能愉悅快樂呢?陛下在三年之中就做了二件使民眾離心的事,國家可就危險了。”景王不聽勸阻,去問樂官伶州鳩。伶州鳩答道:「臣的職責無法知道這些。臣聽說,琴瑟宜于演奏宮調,樂鐘宜于演奏羽調,磬石宜于演奏角調,笙簫是取其音聲悠揚,樂音低弘不踰越宮聲,尖細的不超過羽聲。宮聲,是樂音的主音,由它依次到羽聲。聖人保有音樂而珍惜生財,資財用來置備器用,音樂用來增殖財富,所以質重的樂器演奏尖細的音聲,質輕的樂器演奏低弘的音聲。因而樂鐘宜于演奏羽調,磬石宜于演奏角調,塤缶琴瑟宜于演奏宮調,笙簫取其音聲悠揚,鼓柷則音聲不變。“施政就像奏樂,奏樂要求和諧,和諧要求均平。五音用來和諧樂調,十二律用來均平音聲。鐘磬奏出樂音,琴瑟笙簫衍成曲調,詩句用以表達,歌聲用以詠唱,笙竽發出和聲,塤缶加以裝飾,鼓柷規範節拍。各種樂器都能發揮作用稱為樂極,所發出的聲響彙集在一起稱為樂音,樂音和諧相應稱為和,高低音聲不相干擾稱為平。就像這樣,用金屬鑄成鐘,把石磨成磬,組合絲木為琴瑟,穿鑿匏竹為笙簫,用鼓聲調節而演奏起來,以與八方之風相應。於是陰氣不鬱積,陽氣不散亂,陰陽有次序,風雨按時降,福祉頻臨,民眾多利,品物齊備而樂音和諧,上下逸樂,這就叫樂正。現在尖細的音聲越過了主音而干擾了樂律,耗費過度而損害了財用,樂律受到干擾而財用感到缺乏就有害于音樂。無射尖細的音聲為大林鐘低弘的音聲所抑制凌掩,不能動聽入耳,就不是和諧。聽起來低沉迂遠,就不是均平。既干擾樂律使財用缺乏,其音聲又不和諧均平,就不是樂官所能管轄的了。“有和諧均平的音聲,便有繁衍增殖的財物。於是表達它的詩句符合道德,詠唱它的歌聲符合音律,道德和音律都沒有差池,用來溝通神人,神靈因此而安寧,百姓因此而順從。如果耗費財物、疲憊民眾來放縱個人的淫慾之心,入耳之音既不和諧,所奏之樂又不合法度,不僅無益於教化,而且離散民眾、激怒神靈,這就不是臣所得知的事了。」景王不聽勸諫,終於鑄造了大鐘。景王二十四年,大鐘鑄成,樂工報告

說樂音和諧。景王告訴伶州鴆說:「鐘聲不還是和諧了嗎。」伶州鳩答道:「陛下不明瞭其中的緣故。」景王說:「為什麼呢?」伶州鳩說:「君王製作樂器,百姓非常高興,這才是和諧。現在化費了財物而民眾疲憊,無不怨恨,臣不認為這是和諧。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說:『眾志成城,眾口鑠金』。三年裡面耗費錢財的事情做了兩件,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景王說:「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二十五年,景王去世,大鐘所奏的音聲不和諧。


  



  
景王問鐘律于伶州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