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語譯註    P 138


作者:劉知幾
頁數:138 / 203
類別:中國古代史

 

國語譯註

作者:劉知幾
第138,共203。
因此禍亂難以止息。現在如果用大斧,砍去它的枝葉,斷絶它的本根,可以稍微平息一下。”平公說:「請你設法謀劃這件事。」陽畢回答說:「謀劃的關鍵在於有明確的教令,明確的教令在於是否有權威,權威掌握在國君手中。國君要選擇那些世代對晉國有功的賢人的後代扶持起來,還要挑出那些肆意妄為損君亂國者的後代予以驅逐,這樣就能申展國君的權威,使政權長存。百姓害怕國君的權威,懷念他的思德,就沒有不服從的了。如果都服從的話,那民心就可以培養教導了。培養教導民心而知道他們的慾望好惡,那誰還會苟且偷生呢?如果不苟且偷生,那民心就不會思亂了。而且欒氏欺罔晉國已經很久了,欒書顛覆了晉國的大宗,殺害了厲公增加了他自家的權勢。如果消滅了欒氏,那百姓就害怕國君的權威了。現在如果重新起用瑕嘉、原軫、韓萬、畢萬的後代,賞賜扶持他們,那麼百姓就會懷念君王的恩德。權威與懷恩各得其所的話,那國家就安定了,您治國而國家安定,儘管有想搞叛亂的人,又有誰來附和他呢?」平公說:「欒書曾擁立我的先君,欒盈本身也並沒有犯罪,怎麼能夠滅絶欒氏呢?」陽畢回答說:「治國的人,不能只圖眼前的權宜之計,謀劃國家大事,不可以因為有私恩便隱蔽罪過。只圖眼前的權宜之計,百姓便得不到訓導;因為有私恩便隱蔽罪過,政事便不能推行。政事不能推行,那用什麼來訓導人民?人民不可訓導,也就等於沒有君主一樣。只圖眼前權宜之計與由於私恩而隱蔽罪過,反而害國,而且還要勞苦君主。您好好考慮考慮吧。如果喜愛欒盈,那就公開驅逐他的同黨,用治國的大道理說明他的罪過,然後把他打發走,嚴厲地規誡他,防備他圖謀不軌。如果欒盈肆意妄為要報復您的話,那罪行就沒有比它再大了,即使滅絶了他的宗族還嫌不夠。如果他不敢謀反而逃到遠方,那就給他所逃往的國家多送些禮物,請他們給予照顧,以此來報答他的恩德,這樣做不是也可以嗎?」平公同意了陽畢的建議,驅逐了欒氏所有的黨羽,並派祁午、陽畢到曲沃去驅逐欒盈,欒盈出奔到了楚國。平公於是對國人下令說:「自從晉文公以來,凡是對先君有功而他的子孫沒有做官的,將授予爵位官職,能訪得有功者子孫的給以獎賞。」過了三年,欒盈在大白天進入晉國,到首都絳城作亂。范宣子把平公送到襄公的祀廟去避難,欒盈沒有成功,逃到曲沃,於是晉軍殺死了欒盈,滅掉了欒氏的族黨。因此直到平公死,晉國沒有發生過內亂。

辛俞從欒氏出奔



  
166講:欒懷子之出①,執政使欒子之臣勿從②,從欒氏者為大戮施。欒氏之臣辛俞行③,吏執之,獻諸公。公曰:「國有大令,何故犯之?」對曰:「臣順之也,豈敢犯之?執政曰『無從欒氏而從君』,是明令必從君也。臣聞之曰:『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無大援于晉國,世隷于欒氏,于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今執政曰『不從君者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煩司寇。」公說,固止之,不可,厚賂之。辭曰:「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若受君賜,是墮其前言。君問而陳辭,未退而逆之,何以事君?’君知其不可得也,乃遣之。


  

【註釋】

①欒懷子:即欒盈。②執政:指正卿范宣子。③辛俞:欒盈的家臣。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