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M型社會    P 22


作者:大前研一
頁數:22 / 53
類別:趨勢

 

M型社會

作者:大前研一
第22,共53。
另外,根據這份調查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低利和不景氣是相關的。尤其是對五十歲以上的人而言,低利是讓他們感覺不景氣的最大原因,這也直截了當顯示了現代人的錯誤理解,認為不景氣才導致降息,這是從前的經濟學理論。現在日本擁有一千四百兆日圓的個人金融資產,升息會使景氣變佳。降息只是救濟銀行及一部分企業,這是提供者的邏輯。
只要將利息提高一個百分點,個人部門的收入就可以增加十四兆日圓。如果能夠維持一般百分之四至五的利息水平,一年就有五十兆至七十兆日圓的熱錢流入市場。這比政府部門所端出的景氣對策有效多了。
經濟之所以會長期徘徊在低迷之中,是不了解經濟結構變化的落伍學者、政治家,以及只知道以個人部門為手段的官僚們所帶來的。直到現在還是有政治家企圖牽制銀行,不許銀行調高利息,這就是他們心中沒有人民,而且不了解現在經濟的最有力證據。
所以如果人民不采取任何行動,只是一味等待,不但加薪無望,連日子也會越過越苦。理由何在?因為進入九○年代之後,經濟結構即開始沖進「長期衰退期」。


  
依據指標會發生時間滯延(TimeLag)的情形,但是經濟所有的指標,從九○年代初,即持續一直下滑到九○代中期。慘跌的速度最快的,就是土地和股票。以日本為例,土地價格在一九九一年降到穀底,商業區的價格指數,跌幅為百分之五十,而六大都市圈(東京區、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的跌幅更近於百分之八十(圖表1―2)。日經平均股價在一九###年十二月達到最高鋒,收盤價為三萬八千九百一十六日圓,此後即一路下跌,後來即在一萬五千至二萬日圓之間震蕩徘徊。到了二○○三年四月,創下最低收盤價七千六百零八日圓,之後,雖然有些上拉回穩,但是水平也不過達到最高收盤價時的百分之四十。
景氣還在「長期衰退」(2)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因股票、土地等投機事業而造成變動的數字,不僅僅只有指針,連薪水、可支配所得等攸關國民生活基本面的一些數字也開始下滑。一九九七年日本的平均工資降到最低點,連同勞工的可支配所得也在一九九七年前後降到穀底。
三百大企業的經常利益(OrdinaryProfit),從二○○二年度起連增三年(圖表1―4),因此很多經濟學家及評論家就一派輕松認為「日本經濟已經進入上升局面」。但是二○○四年度,經常利益超過一千億日圓以上的六十家企業中、成長百分比較高的二十家企業,如(圖表1―5)所示,其中有十八家都是在中國特需產業的影響下,才能夠大幅成長。因此增加利潤的是「特需」,而非日本的經濟真的變強了。中國經濟本身有極高的風險度,大家不能期待此一特需產業能夠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