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孟子    P 87


作者:孟子
頁數:87 / 89
類別:國學

 

孟子

作者:孟子
第87,共89。
士人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是用言語來套取人;該成話的時 候不說話,是用沉默來套取人。都是鑽洞爬牆的小偷行為。
【讀解】
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 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同樣是該.不該說話的問題,在孔子那裡還只是「失」,屬於智 與不智的範疇。可是,到了孟子這裡就成了「話」,屬於仁與不仁 的範疇了。


  
這是有時代發展因素在內的。
孟子時代,遊說風起。「展開談天說地。,來誘拿雲捉霧人」 搖唇鼓舌之士,心術隱伏,欺世盜名,無異於竊人財物。孟子因 此而深惡痛絶,斥之為鑽洞爬牆的賊,與孔子所譴責的色厲內荏 者一樣了。(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
說與不說,頗費斟酌,弄不好,進退不是人。所以,還是東 方朔那‘非有先生”的四個字深中肯綮,道出了千古尷尬——
「談何容易」。
這是從「說」的一方面來看。而我們既然知道當不當說有這 些講究,知道有這種通過語言和沉默來套取人的「穿窬之類」存 在,那我們就應該知道,這種「穿窬之類」的言語之盜很可能就 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活動着,一有機會,就幹那鑽洞爬 牆的勾當,鑽你語言的洞,爬你思想的牆。所以,我們一定要提 高警惕,嚴防這種專門以語言和沉默為手段來套取,誘惑你的賊。 比如說,當有人居心叵測地來和你套近乎,冠冕堂皇地來找你 「談話」時,你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那「穿窬之類」皮笑肉不笑 地向你走過來了呢?
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 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註釋】
①帶:束腰的帶子。朱熹註:「古人視不下于帶,則帶之上乃目前常見至 近之處也。舉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帶指平常淺近的意思。
【譯文】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遠的,是善言;操守簡約而施與 廣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語,講的雖然是平常的事情,卻蘊含 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從修養自身開始,然後才使天下太 平。人們的毛病往往在於放棄自己的田地不耕種,卻跑到別人的 田裡去除草——要求別人很多很嚴格,要求自己卻很少很輕鬆。」
【讀解】
「向外覓菩提,總是痴頑漢。」
我們可千萬不要把那种放棄自己因地不耕種,卻去別人田裡 除草的人當作了助人為樂,大公無私的人啊!
耕雲先生的禪學講話說:「自己從來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 吃幾碗飯,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擔子,乃至于滔滔不絶地講了 半天話,都不是自己所體驗的,也不是自己能做得到的,卻去要 求別人。」(《安祥集》)
所以,那種「舍其田而蕓人之田」的人其實是沒有注意看看 自己田裡有沒有草,而把眼睛盯在了別人的田地裡。看到別人的 田地裡儘是草,而自己的田地裡全是大豆高粱。所以才出現「所 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的情況。
實際上,是「瞞心昧己」的人,也就是孟老夫子所診斷出的 病人。
沒有病的人則是先種自己的田,求實務本,然後才推己及人, 正己而後正人,「修其身而天下平」。
回到儒學的基本內容上,還是《大學》的進修階梯和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 之道。
說大人,則藐之
【原文】
孟子曰:說①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 題②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 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 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註釋】
①說(Shui):向……進言。②榱(CUI)題:也叫「出檐」,指屋檐 的前端。
【譯文】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 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 果我得志,並不屑于這些;哪怕他佳餚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並不屑于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隨從 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並不屑于這些。他所擁有的,都是 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禮樂制度。我為什麼要怕 他呢?」
【讀解】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這種氣勢,並非壯空膽,提虛勁。其思想武器就在於「在彼 者,皆我所不為也。」
哪怕你金玉滿堂,哪怕你姬妾成群,哪怕你隨從如蟻,「不義 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其實,這也就是曾子所說的:「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 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孟子· 公孫丑下》)有了這種認識,當然也就能「說大人,則藐之」了。
更何況還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 文公下》)的浩然之氣哩!
孟子論說氣勢磅蹲,氣象恢宏,與孔子迂徐舒緩,從容不迫 有所不同,本章就是一個典型範例。
養心莫善於寡慾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