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61


作者:中科院
頁數:61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作者:中科院
第61,共298。
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Harry Parkes)受包令指示,于1012日強烈抗議中國方面侮辱英國國旗,並不經英國領事的許可拘捕船員。他要求以後尊重英國國旗、釋放全部12名水手,並在48小時內由兩廣總督出具一份書面道歉。葉名琛嚴詞否認當時船上有張掛任何國旗,並質問該領事為什麼干預一宗由中國巡捕在一艘停泊于中國港口及中國人所擁有的船上拘拿中國人的案件。葉名琛當時並不知道,在事件發生之前,「亞羅號」的登記業已過期,否則他肯定還要加上這一條。
包令本人的觀點是「在執照過期以後可以不給予法律上的‘英國之保護’」。但是,香港的一條法令規定,如果過期發生在船隻出海期間,登記將繼續生效直至其返回香港。根據這條法令,巴夏禮堅持「亞羅號」在停泊廣州及返回香港以前仍受英國保護,而在中國水域的任何英國船舶都是英國領土,享有完全的治外法權。巴夏禮認為葉名琛的答覆不能令人滿意,於是下令扣押一艘中國師船以作賠償要挾。
在相持良久之後,葉名琛于1022日放回了12名船員,但斷然拒絶道歉。1023日,西馬海軍上將(Admiral Seymour)率英國炮艇駛入省河轟炸廣州城。除1026日星期天宣佈為停火日外,炮轟以侮辱性的規律持續不斷:每10分鐘轟擊葉名琛的衙門一次。28日,葉名琛下令對蠻夷發動全綫進攻。
英國人在29日衝進他的衙門,群情激憤的廣州民眾在英國軍隊面前完全無能為力,民眾在1214日和15日焚燒了外國商館以發泄怒氣。


  
在倫敦,反對黨嚴厲批評巴夏禮和包令又一次將英國拉入一場對外戰爭。185733日,格拉斯頓(Gladstone)在國會誇張地宣稱:「你們已把一個領事變成了一個外交家,而這位搖身一變的領事的確將揮灑自如地指導英國,去全力對付一個毫無防禦的民族之蕓蕓眾生。」 10在下議院,反對黨成功地以263票對247票否決了政府的提案。巴麥尊下令重新選舉國會,並在選舉中強調捍衛英國榮譽和海外利益的重要性,最後以85席的優勢重返國會。
在他的對華政策得到確認之後,巴麥尊派遣自1846年起一直擔任加拿大總督的額爾金勛爵(Lord Elgin,1811-1863年)出任全權代表兼征討中國的統帥。


  
法國政府利用18562月在廣西省(該省尚未對西方開放)發生的傳教士馬賴神甫(Abbe Auguste Chapdelaine)被殺一事,決定派一名有三十年經驗的資深外交官葛羅男爵(Baron Gros)率一支部隊參加英國的遠征軍。美國政府和俄國政府沒有參加這次英法的行動,但它們派出了代表參與「和平的示威」。
英國給額爾金勛爵的訓令要求是:(1)對英國臣民所受傷害予以補償;(2)在廣州和其它口岸履行條約規定;(3)賠償英國臣民在最近動亂中遭受的損失;(4)外交代表長駐北京,或至少英國公使有權定期訪問北京,以及英國全權代表獲得與北京的中方大員直接打交道的權利;(5)修訂條約,以便將商務擴展到諸大河沿岸城市。外交大臣克拉蘭敦勛爵對額爾金強調,他的主要使命應是使貿易擺脫現有的束縛;另外,由於葉名琛的行為究竟是反映他自己的排外情緒還是出於北京的旨意尚不能確定,故通過外交代表與北京直接交往也極其重要。法國給葛羅男爵的訓令要求大體相同的事情
包括擴展商務、自由傳教,以及在北京派駐外交代表。
美國所派的全權代表是列衛廉(William B.Reed),他是一位來自費城的政治家,曾在州政府任職,並在賓夕凡尼亞州大學教授美國歷史。他被授意要與法國人和英國人和平地合作,但應向中國人表明,美國對中國沒有任何領土或政治圖謀。美國給他的訓令要求是在北京常駐外交代表、開放新的口岸、降低國內關稅、宗教自由、清剿海盜,以及將條約利益擴展到所有文明國家。另一個中立的國家俄羅斯派遣了海軍上將普提雅廷(Putiatin),他將在中國人面前裝作與英法干涉者沒有牽連,並強調中俄之間的長期友誼。
但他暗中卻扮演在滿清帝國與歐洲列強之間的調停者角色,以防止這個王朝崩潰,使政治重心從中國北方轉到中國南方
這種重心的轉移如果實現,將使英國人得益。
額爾金勛爵于185772日抵達香港,但卻發現「印度兵變」(Sepoy Mutiny)需要他分派一部分軍隊前往該國。在完成印度使命後,他于9月返回香港,接到了克拉蘭敦勛爵要他攻佔廣州的授權。隨後,為確定與法國人聯合行動的細節拖延了一段時間,但到185712月初,部隊已集結待命了。1212日,額爾金與葛羅要求葉名琛明確同意直接談判並支付賠償,葉名琛置若罔聞。
1224日聯軍的最後通牒期限到了,仍未得到葉名琛的答覆,英法軍隊于1228日猛攻廣州城,俘獲了葉名琛,把他囚禁于英國戰艦「無畏號」(H.M.s.Inflexble)上。英國人不久發現這個行動使這艘戰艦不能投入戰鬥;於是將他運往了加爾各答,一年後他死於該地。英法盟軍建立了一個管理廣州城的委員會,以巴夏禮為負責官員,而日常事務則留待滿人巡撫柏貴處理。這個傀儡政權維持了三年,直到1860年達成最後條約安排才告終,它或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傀儡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