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荀子註譯    P 184


作者:荀子
頁數:184 / 254
類別:中國哲學

 

荀子註譯

作者:荀子
第184,共254。
一般地說,能夠認識事物,是人的本性;事物可以被認識,是事物的規律。憑藉可以認識事物的人的本性,去探求可以被認識的事物的規律,如果對此沒有一定的限制,那麼過完了一輩子、享盡了天年也不能遍及可以認識的事物。人們學習貫通事理的方法即使有成億上萬條,但如果最終不能夠用它們來通曉萬事萬物的變化,那就和蠢人相同了。像這樣來學習,自己老了、子女長大了,仍和蠢人相同,卻還不知道放棄這種無益的做法,這就叫做無知妄人。學習嘛,本來就要有個學習的範圍。把自己的學習範圍限制在哪裡呢?回答說:把它限制在最圓滿的境界。什麼叫做最圓滿的境界?回答說:就是通曉聖王之道。聖人嘛,就是完全精通事理的人;王者嘛,就是徹底精通制度的人;這兩個方面都精通的人,就完全可以成為天下最高的師表了。所以學習嘛,要把聖王當作老師,要把聖王的制度當作自己的法度,效法聖王的法度而探求他們的綱領,並努力效法他們的為人。嚮往這種聖王之道而努力追求的,就是士人;效法這種聖王之道而接近它的,就是君子;通曉這種聖王之道的,就是聖人。所以,有了智慧卻不是用來考慮這聖王之道,那就叫做畏怯;有了勇力卻不是用來維護這聖王之道,那就叫做賊害;觀察問題仔細周詳卻不是用來分析這聖王之道,那就叫做篡逆;很有才能卻不是用來學習研究並發揚光大這聖王之道,那就叫做巧詐;能說會道口齒伶俐卻不是用來宣傳這聖王之道,那就叫做費話。古書上說:「天下有兩個方面:一是根據錯誤的來考察正確的,一是根據正確的來考察錯誤的。」這所謂的正確與錯誤,是指符合聖王的法度和不符合聖王的法度。天下如果不把這聖王的法度作為最高標準,那還有能分辨是非、整治曲直的東西嗎?至于那種不分辨是非、不整治曲直、不辨別治亂、不整治人類社會道德規範的學說,即使精通它,對人也沒有什麼裨益,即使不能掌握它,對人也沒有什麼損害;這不過是要鑽研奇談怪論,玩弄怪僻的詞句,用來互相擾亂罷了;他們強行箝制別人而能說會道,厚着臉皮而忍受着辱罵,不守正道而恣肆放蕩,胡亂詭辯而唯利是圖,不喜歡謙讓,不尊重禮節,而喜歡互相排擠;這是混亂的社會中奸詐之人的學說啊。可是,現在天下研究思想學說的人,卻大多是這樣。古書上說:「分析言辭而自以為明察,空談名物而自以為善於辨別,君子鄙視這種人。見識廣而記憶力強,但不符合聖王的法度,君子鄙視這種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啊。

340講:



  
2116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1),則廣焉能棄之矣(2),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3),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4),治亂可否,昭然明矣!

【註釋】

(1)幾:通「冀」、「覬」,希望,指實現願望。(2)廣焉:廣泛地。一說「廣」通「曠」,遠

的意思。(3)邑:通「悒」(y • @義),愁悶不安。(4)辨(b • 4n • 辦):通「辦」,治理。


  

【譯文】

如果做了而無益於成功,追求了而無益於取得,擔憂了而無益於實現願望,那就統統可以拋棄,不讓那些事妨礙自己,不讓它們有片刻的時間在心中干擾自己。不羡慕過去,不擔憂未來,沒有憂愁憐憫的心情,適合時勢就行動,外物來了就接應,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這樣,是治還是亂,是合適還是不合適,就明明白白地都清楚了。

341講:

2117周而成,泄而敗,明君無之有也。宣而成,隱而敗,暗君無之有也。故君人者周,則讒言至矣,直言反矣(1),小人邇而君子遠矣。《詩》雲(2):「墨以為明,狐狸而蒼。」此言上幽而下險也。君人者宣,則直言至矣,而讒言反矣,君子邇而小人遠矣。《詩》曰(3):「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註釋】

(1)反:通「返」,回去。(2)引詩不見于今本《詩經》,是逸詩。(3)引詩見《詩·大雅·大明》。

但此文斷章取義,與原詩意義不盡相同。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