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277 目錄
作者 馬黃

其次表現在他對南宋苟安局面的強烈反感上。他譏諷南宋小朝廷是「剩水殘山無態度」(〈賀新郎〉《陳同甫自東陽來過余,……》),是「斜陽正在煙……

中國文學史 P 278 目錄
作者 馬黃

辛棄疾在上饒、鉛山隱居時期還寫了不少流連詩酒、嘯傲溪山,表示與世相忘的作品。〈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說:「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莆……

中國文學史 P 279 目錄
作者 馬黃

這詞上半主要在通過作品主人公的惜春而又怨春,表現他對南宋王朝「愛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下半更托為蛾眉遭妒表現他對自身遭遇的不平。「君莫……

中國文學史 P 280 目錄
作者 馬黃

陳亮上書宋孝宗說:「京口連岡三面,而大江橫陳,江旁極目千里,其勢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虎之藏穴也……天豈使南方自限于一江之表而不使與中……

中國文學史 P 281 目錄
作者 馬黃

到了南宋政權覆亡前後,由於民族矛盾的尖鋭,辛棄疾、劉克莊的詞風又在文及翁、鄧剡、劉辰翁等詞裡得到繼承,而以劉辰翁的成就為較高。辰翁(1……

中國文學史 P 282 目錄
作者 馬黃

姜夔的《白石詞》絶大多數是紀游與詠物之作。在這些作品裡偶然也流露他對於時事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慨嘆他身世的飄零和情場的失意。他的詞所以會……


中國文學史 P 283 目錄
作者 馬黃

到了南宋覆亡之後,王沂孫、張炎、周密等詞人又結社唱和。如王沂孫以「病翼驚秋,枯形閲世,消得斜陽幾度」(〈齊天樂〉《詠蟬》)的秋蟬,「前……

中國文學史 P 284 目錄
作者 馬黃

戴復古(1167—1250‧),字式之,號石屏,浙江黃岩人。他是個布衣,長期遊歷江湖,除四川以外,足跡幾遍及當時南中國各重要地區。他在……

中國文學史 P 285 目錄
作者 馬黃

我國詩歌散文到宋代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作家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文學批評的專著相繼出現。詩話文評之作,北宋已漸多,到了南宋,更蓬勃發……

中國文學史 P 286 目錄
作者 馬黃

但朱熹本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學者,他的詩文創作都有一定的成就,評論古今作家利病亦頗多中肯。他教人學詩要從《三百篇》、《離騷》學起,論古詩則……

中國文學史 P 287 目錄
作者 馬黃

嚴羽教人學詩,必須熟讀《楚辭》以至盛唐名家的詩,作為寫作準備的一個重要環節來說,借鑒前人的創作經驗還是必要的。但是文學藝術的來源是現實……

中國文學史 P 288 目錄
作者 馬黃

他詩歌中動人的作品,是德佑二年以後所作的《指南錄》、《指南後錄》和《吟嘯集》。這些詩不僅記錄了他後期種種生活經歷,更重要的是表現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