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白話散文集粹    P 230


作者:作者群
頁數:230 / 0
類別:白話散文

 

作者:作者群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白話散文集粹

前方在文化上,可以說還是沒有的,一面是接濟不到,一面當地很少這些人,創造提倡不出,連宣傳也是貧弱的很,大家還是老套子,反觀敵人,那對於宣傳的講究與注意,大規模的干,我想,只一味盲目的誇張着自己的了不得的進步的、而且憑了這陞官發財的大人們是應該靜下氣,注意這一點,因為敵人這樣幹,在我們眼中,有的人說是近乎「危機」的一種不利東西。——下次,我可以奉上一些敵人的宣傳品。
部隊現在出擊,整日炮聲隆隆,我是前日才從別處回到臨時的留守地方,明日晨便一個人出發到山前的作戰地方。匆匆。祝
健康!
弟 植芳
四,十四,夜,支家川村。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胡風先生:
前奉上一函,並一稿。我將要離開第七師了,所以通訊處改為「西安梁府街九號李子忠先生轉」。
前方一年,系在一個黑洞裡旅行,眼睛因之亮一些了,但黑暗的旅行,是不能繼久的。而且,也疲憊了。
祝好。


  
植 芳
五,廿二,夜。
一九三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風兄:
離開隊伍時曾奉一書,想達左右。弟到西安後,剛巧中原戰爭變起,此地以距離相近,頓成草木皆兵之狀。苟安已不被允許。羅馬人所說的Quo Vidas‧ ‧ 往何處去?成了大問題。
弟敷衍已久的問題,不能不解決了。決定不再如此的混了,短期中當到故鄉去。此後距離愈遠,連通訊的聯繫,恐亦不易了。但世界的生命是長久的,我們總該有一天快樂的相聚罷。
祝兄的健鬥;弟之小文,請兄處置之可耳。
植 芳拜
六,廿七。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六日
胡風先生:
六月間在華陰曾投過一函,和一個短稿,我離開原來的地方了,記得那個信裡說到,要憑良心生活,做一個上進的中國人,真是天大的不容易。然而也不用悲觀,咬着牙干罷。「光明就在我們的前面」,連山內的小孩都唱着這個充滿光和熱的歌。
在西安混了一禮拜,我又折轉來,走了近半個月,經過荒寒的陝北山地,繞到呂梁山內,家就在這裡,有近四年的光景,沒看到家了。一個人在江湖上寂寞的生活着,有時是也想到家的,正像裴裡甫所說,家是充滿着回憶和甜蜜,然而那指的是法國們的家,在苦難着的中國人的家鄉,就完全不兌現了。這就是老爺們所唱的「中國的特殊性」罷,比如我們的故鄉,是在近游擊區裡,整日日本人、軍隊、土匪混和着擾,是像高等數學裡所講的pocebelity一樣,那麼邏輯地,此去彼來,竟是「秩序井然」的擾。做一個老百姓,一般的談論,鄉下人,泥腿子們的野論,只有兩條路:當土匪,或上吊,否則,沒有法子。
而一般官僚,聯合了市井的混子,像蒼蠅一樣的,逞雄發威風,要這個要那個,要得無微不至。老百姓一面得應付日本人,一面得打發這些住在安全地的老爺們,有什麼時間做莊稼,真是天曉得,而且農具,耕牛,騾馬,都給燒的燒了,拿的拿了,拉的拉了,最近日本人在強制徵兵,和徵求工作員,而一些壞軍隊,也拉老百姓,被拉的非得花幾個錢不行,否則,漢奸!「嚓!」殺了。老百姓哭着臉說,「唉,老總,老百姓怕你,你專打老百姓,日本人不怕你,你不敢打日本人。」結論:是兩個耳刮子,和幾個媽的屁。
就這樣,田地漸在荒蕪了,年輕的老百姓都流亡到外面,有的走了正確的路,加入他們熱愛的隊伍,打日本,報仇雪恨,有的就走了近路,結合一些同命運的傢伙,倣傚着欺侮他們的人,自己做起活來了,真是混亂得很。這樣,混的時間很短,我又跑出來了。五天後到了宜川,僱好了轎車往東走,可巧走了兩天,就被搶劫了,路費被拿得一文不剩,要不是碰見友人,簡直得餓死陝北的深山中。返回宜川後,卻又淋了一次雨,掉了一次河,而且奇特地病了起來,預備再多混幾天,再行出走。
預備能到四川去旅行,一來看看戰時的首都,再則換換空氣。如這個目的達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會到先生,當面報告一點戰地的奇聞。
宜川地處群山包圍中,是從前土匪常攻打的地方,現在是出奇地繁榮,生活程度高到使人吐舌,外國也不過如此。我住在城外一個小店內,這裡的住客,是車伕,小商人,趕驢的,挑夫,混鬼,雜兵,下等女人,是一個奇怪的世界,很能得到一些新奇的知識,所謂Read man,該是如此講罷。匆匆。
順祝
健康!
弟 植芳
八,十六,夜于宜川王家小店內。
十一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胡風先生:
自晉西返轉西安後,得「九、一」函及《七月》四集一期一本。本想早寫一個回信,因病和忙,而最要緊的是心情的落寞,所以直挨到坐在寶鷄的旅館裡,而時間已是十月中旬了。
《七月》總算滿意地又出現了,在西安,書鋪內見不到,大約是什麼原因罷,只報販們手持着賣,據在茶館裡聽幾個報販們的議論,則也是很好賣呢,差不多來了就光了,這證明在這個城市裡,群眾們也還是需要着文化。這真是中國的活力素,值得樂觀。再一個觀感就是從偶爾得到的敵人的雜誌裡,看到寫戰地或以戰爭為題材的作品的大量,就覺得好象是對中國創作的一種傲視,只這一點,就覺得我們還是落後,至少趕不上戰爭的需要,這真是一種危機的東西。這裡,就希望着《七月》的精進,哪怕吃點苦頭,甚至遭暗算也罷。
還是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