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柴可夫斯基傳    P 21


作者:布老虎
頁數:21 / 67
類別:傳記

 

柴可夫斯基傳

作者:布老虎
第21,共67。
國內反動勢力日益猖狂,對革命、進步力量施加更大的壓力。進步的知識分子感到空前的壓抑窒息。柴可夫斯基以他特有的敏感關注着這些重大事件,他為國家的前途擔憂,他痛心地看到「每天都有家庭失去親人,陷入困境」。血流成河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災難,戰爭殘害着人的生命,使人們陷入痛苦的深淵,這一切都使柴可夫斯基感到十分沉重。
第四交響曲正是反映了作曲家個人情感生活的體驗也融合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情緒。柴可夫斯基說:「在這
交響曲中,沒有一個樂句不是經過我深切感受的,沒有一個樂句不是我心靈的回聲。」作曲家在給梅剋夫人的信中對這部交響曲作了詳細的解釋:你問我,這部交響曲有沒有明確的標題,通常人們問起這個問題來時,我總是回答:「沒有,一點也沒有。」老實說,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怎麼能把寫作一部沒有明確情節的器樂作品時心中產生的那種模糊不清的感覺敘述出來呢?這純粹是一種抒情過程,這是通過音樂傳述的心靈的自白……就如同抒情詩人用詩句傾訴衷曲一樣。不同的只是音樂有無與倫比的有力手段和準確巧妙的語言來表現千變萬化的內心情感……在我們的交響曲裡是有標題的,也就是說可以用語言來解釋它所要表現的內容。


  
但是我只能夠,也只願意對您一個人指出整個作品及分樂章的涵義。當然,我也只能做概括的說明。
引子是整部交響曲的核心,它是主要樂思:這是注定的命運,這是一股命運的力量,它阻礙人們追求幸福,使你達不到目的,它嫉妒地窺伺着,不讓人們得到平靜和①安寧,它就像達摩克里斯的劍 一樣高懸頭頂,每時每刻都令人惴惴不安,它是永遠不可制勝、不可克服的,只好順從,只好無望的憂傷。
痛苦和絶望愈來愈強烈,不如迴避現實沉入夢幻。
啊,歡樂!溫柔甜美的夢幻出現了,一個幸福愉快的人的形象一閃而過,招引人們嚮往某個地方:多麼好啊!那個糾纏不休的快板第一主題現在已經遠去了。夢幻逐漸佔據了整個心靈。一切憂愁、煩惱都被忘卻。瞧,這就是它,這就是幸福。
不,這是夢幻,命運此時又把人們從夢幻中喚醒。
總之,整個生活就是艱苦的現實與飄忽的夢幻的不斷交替。避風港是沒有的,在大海裡浮游吧,直到它把你吞沒投入深淵。這就是第一樂章 的提綱了。


  
第一樂章 中,和平的、迷人的、令人悠然神往的,也令人悵惘的圓舞曲和嚴峻的、無情的戰爭號角聲相對立。這種鮮明的對比具有巨大的表現力。
作曲家把歡樂心情和焦慮不安的情緒交織起來。這種憂慮是由於想到「命運」而產生的。
心靈充滿對幸福的強烈渴望,但這種渴望卻得不到滿足,繼續與冷酷無情的命運抗爭,但毫無結果。痛苦的心靈在頑強的反抗強大的暴力,它在鬥爭中保存自己的生命力。
第二樂章
的提綱,柴可夫斯基是這樣寫的:「第二樂章 反映的是另一種愁思。黃昏時分,工作累了,我們獨自閒坐,覺得很傷感,拿起一本書來讀,但書卻從手中滑落。一連串的回憶湧上心頭。年輕時代的回憶甜蜜溫馨,然而那已成過去一去不返,令人愁傷。
抱憾過去,卻又不願重新開始生活。生活讓人感到疲倦,想歇息一下,迴首往事。你記起了多少事情啊,有過熱血沸騰,也有過生活滿足的歡樂,有過艱難時日,也有過無可補償的失落。這一切都已成為遙遠的過去,沉浸于往事的回憶中,是憂鬱而又有點甜蜜的。」
① 達摩克里斯的劍——危險臨頭的意思。據希臘民間傳說,達摩克里斯受命坐在一根頭髮絲懸掛的劍下,以示處境危急。
第三樂章
:「沒有表現明確的感覺,是一些不可捉摸的形象。當你喝了一點酒,微微有點醉意的時候,它們就在想象中疾駛而過。心裡不愉快,但也不憂愁。你什麼也不想,只是讓幻想自己馳騁,而它又不知為什麼會自然而然地描繪一些奇異的圖畫……突然間你想起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大老粗,聽見了一曲街頭小調。
後來,在遠處又有軍隊行列走過。這些畫面都是不連貫的,都是在你剛要入睡時在腦海中疾馳而過的形象,它們與現實生活毫無共同之處:它們是奇異而陌生的。」
第四樂章
:「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快樂的緣由,就到別的地方去尋找吧,到人民中去!瞧!他們知道怎樣好好利用他們的時間,怎樣去享受,於是就出現了民間節日的歡樂景象。但是,當你剛剛在別人的快樂情景中忘掉了自己,那纏擾不休的『命運』又重新出現,他教你想起自己。但別人什麼也沒有感覺到,他們並不理會你的孤寂和憂鬱。啊!他們多麼快樂!他們多麼幸福,他們的感情是真摯、純樸的。
不要說人世間一切都是悲哀的,也有質樸的,但卻是強烈的快樂。在別人的歡樂中去得到快樂吧,生活下去畢竟還是可以的。」
末樂章反映了柴可夫斯基當時理智的思考。他力圖找到擺脫「命運」壓迫的出路。他開始明確地感到,人類整體的生活基礎是牢固的。這種生活沿著自己的軌道進行。
人們滿懷信心地去贏得光明美好的明天,不怕痛苦、流血和死亡。個人的苦難和毀滅對於人群不過是一個微小的傷痛而已。
柴可夫斯基給末樂章選用了《田野上有一株小白樺》這首俄羅斯民歌主題。富有濃厚俄羅斯民族氣息的《白樺》主題雄渾有力的旋律體現了人民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