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亞裡斯多德    P 53


作者:布老虎
頁數:53 / 71
類別:哲學家

 

亞裡斯多德

作者:布老虎
第53,共71。
一種動物多長多重,大小之間差多少,在當時的研究中沒有多少科學意義,但其結構與功能卻是需要弄清的。就是說,在一定時期內,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需要。
亞里士多德的動物學研究,深入細緻,著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①更重要的是,這一研究充分表現了他的「求知是人的本性」的人生追求 。
① 參見喬納遜·伯內斯:《亞里士多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7頁。
第十二章


  
倫理學說根據亞里士多德對科學知識的分類,以上各章講的都屬於理論的學科和科學研究工具,下面幾章是實用學科和創製學科。倫理學和政治學屬於實用的學科,文學藝術屬於創製學科。本章介紹倫理學說。
現存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著作有3部:《優代莫倫理學》《大倫理學》《尼各馬科倫理學》。三書中,《尼各馬科倫理學》最具代表性,思想完整,結構嚴密,是一部系統的、成熟的倫理學著作,他的倫理學思想都反映在裡面。學者們研究亞里士多德的倫理思想,多是依據這部書。
本章的內容除了參考幾位學者的成果外,也多摘引該書的有關論述。


  
關於《尼各馬科倫理學》的內容,英國學者 G.羅伊德作了介紹:「亞里士多德在第 1卷中定義主題及說明問題所在;第 25卷討論道德德性,先是一般說明,然後,在討論了選擇及責任之後,再仔細說明道德德性;第6卷討論智德;第 7卷是道德弱點;第 89卷離開了本題,包括了對友誼的仔細檢查;第 10卷他又回到第 7卷開始時對快樂的討論,最後回到幸福之本題,即倫理學中心題目,此題目之大綱已在第 1卷出①現。」 從歷史上看,《尼各馬科倫理學》是第一部系統探討倫理問題的著作,儘管它在某些方面沿著由蘇格拉底開始、經柏拉圖系統化的理性道路前進,但從體繫上看,它與柏拉圖的倫理學說有很大的不同。柏拉圖的基本思想是用超越時空的永恆不變的理念來說明倫理問題,因而他輕視感情,崇尚理性;亞里士多德反過來思考問題,他堅信感官知覺構成了一切知識的真實、必然的基礎,「個別」先於「一般」理念而存在,「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一般」不能離開「個別」而獨立存在。「實在」並不是由超越的理念組成的,而是由諸現象組成的,人的理智只不過是應用於它而已。
他認為,現實世界完全是真實的,人生價值的基本原則存在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而不存在於它之外。「善」的生活就是這個世界上人的生活,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不同,他不談來世的報償與懲罰。這樣,他建立了一個從人的本性及需要出發的倫理學②體系 。
1什麼是幸福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通常稱之為幸福論或自我實現論,它建立在亞里士多德對宇宙與人性的看法之上。他說,人生確有目的,有追求,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思考的生活沒有價值」,是有道理的。但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他的答案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當時在希臘對幸福的看法有兩種:一種認為只要在名譽、地位、財富等物質慾望上得到滿足,人生就幸福了;另一種則極端鄙視這些慾望,認為只有摒棄它們,苦行絶欲,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脫,獲得真正的幸福。亞里士多德反對這兩種觀點。他認為前一種人生觀對物質慾望的要求太過分了,後一種人生觀又太不足了。在他看來,一切 ① G.羅伊德:《亞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長與結構》,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第131132頁。
② 參見周輔成主編:《西方著名倫理學家評傳》,周兆平、余湧撰《亞里士多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頁。
人所企求的並不是行為的結果,也不是人的活動與某個法則或義務感的一致,更非快樂之報償。幸福的含義是:1.一切人都熱望令人滿足的東西;2.從事完善的活動;3.體現了這種活動的整個人類生活。一句話,幸福就是一種完善自己的活動,即使自己天賦的各種功能與潛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其中最主要的是發揮人的理性機能。
從蘇格拉底想為倫理問題尋求一個普遍的定義,到柏拉圖提出「美的理念」、「善的理念」,都沒有實際內容。亞里士多德也在尋求善的形式,他提出了一個標準,將善分為「為它的」和「自為的」。他說,有些善雖然本身也是目的,但不是最後的目的,它還要以別的目的為目的。如人們追求榮譽和財富,在他看來,這不是目的。
人們為什麼要追求榮譽和財富?是為了有了榮譽和財富後,人才有幸福。所以,榮譽和財富只能是「為它的」,而不是「自為的」。只有得到幸福,才是目的。
一切人類活動的目的都在於幸福,因為惟獨幸福,才是人們追求的目的。亞里士多德發現,決定幸福狀況的標準不在於主觀感覺而在於生命活動的客觀特性。因此,幸福在於生存本身的美好和完善。個人從這種完善中所得到的快樂只是這種完善的結果,它既不是完善的最終目的,也不是它的價值尺度。
人的幸福本身就在於善行。外在的東西對幸福有影響,但並不是幸福本身。貧困、疾病、災禍干擾了幸福,並妨礙美德行為得到健康、力量所提供的手段;天倫之樂、朋友往來、健康、美貌、高貴出身,它們都是寶貴的,卻不是幸福。幸福的要素只是內在的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