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林肯傳    P 64


作者:布老虎
頁數:64 / 76
類別:傳記

 

林肯傳

作者:布老虎
第64,共76。
眾議院裡也只有一位眾議員表示過支持林肯為總統候選人,他叫艾薩克·紐·何諾德。1864年初和同年3月,阿諾德發表了當時參眾兩院中惟一支持林肯再度競選總統的演說。他旗幟鮮明地說道:「我要求那些熱情而急躁的自由事業的朋友們對亞伯拉罕·林肯給以絶對的信任。如果你們認為他行動遲緩或犯過一些錯誤,那就請你們回顧一下,時間是怎樣一再證明了他的超人智慧……你們有這樣的一位政府首腦……他機敏而堅定,正直又誠實。
儘管他有些粗魯,但在這粗魯的外觀下卻是一位真正的純粹的英雄……回顧過去的 5年,我們不難發現,林肯先生在影響人民情緒和形成公眾輿論方面比哪一個人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1864年初,几乎所有的政治預言家都發現總統在北方深得人心。《紐約時報》等報刊也都同意《芝加哥論壇報》的看法:「根據目前的情況可以斷定,在大選到來時,民意一般是要選舉林肯先生的。」而一些反對林肯的報紙,諸如《紐約先驅報》、《紐約世界報》和《底特律自由新聞報》等卻把這一切說成是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
一貫反對奴隷制的馬薩諸塞州州長約翰·阿爾比恩·安德魯曾經忠實地為總統招募過軍隊,籌集過資金,是北方反奴隷制運動中最活躍的中堅人士。但他對林肯在廢奴問題上態度遲疑,意見頗大。直到他發表《解放黑奴宣言》之後,他才改變態度,說道:「那是一個拙劣的檔案,但卻是個有力的行動,儘管晚來了一步,拖到元月才發表,又不夠堅決,但畢竟還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1864年冬,廢奴運動中的傑出人物溫德爾·菲力浦斯也倒向了總統一邊。他一改過去老是沒完沒了地批評林肯的態度,意味深長地說道:「就我而言,我並不反對亞伯拉罕·林肯再當 4年或 8年總統。我對總統本人說過,對為實現《解放黑奴宣言》大業而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的人,在他的實踐遭遇困難之際,我國人民是不會讓他離開的。誰着手解放黑奴的偉大實踐,誰就該為政府掌舵,直到實驗圓滿成功為止。”
一些反對黨的報紙在刊登他的這個講話時,曾經冠以「廢奴主義演說家擁護林肯」的大字標題。菲力浦斯在他的多次演說中顯示出他那直率、自信的性格,他說道:“林肯先生是一位天天在成長的人。他為什麼會成長呢?那是因為我們用水滋潤了他。」


  
決定 186411月總統大選命運的,歸根結底是那些在戰場上歷經血與火考驗的好兒郎。雖說部隊中常有逃跑、裝病和掉隊的士卒,但大多數人是擁護老亞伯的,數以千計的士兵家書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當談到士兵們是否希望林肯重新當選時,一位在芝加哥休假的老戰士不假思索地說道:「毫無疑問,我們當然希望林肯再度當選。我們都是重新入伍的老戰士,為的是要看到這場戰爭有個勝利的結局,老亞伯也得重新入伍。
他把我們招進軍隊,如果他不能在現有崗位上一直待到把我們都送出軍隊為止,那我們就決不答應。我們要一直打到每個叛亂分子都承認林肯是符合憲法的總統,不然誓不罷休。」
18643月,《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了一則短文,描繪了一位老農民對林肯的淳樸感情。文章寫道:「昨天從衣阿華州奧斯卡盧薩來了個筋骨健壯、身板結實的農民,來找我們談點生意。臨走時,我們問他林肯先生在衣阿華州是否站得住腳。這位老農聽了兩眼炯然閃光,高揚起一雙鉢大的拳頭,說:『你說的是站住腳嗎?老亞伯在衣阿華州比起美國任何人站起來都要高!』”伊利諾州國會眾議員、激進共和黨人歐文·拉夫焦伊是林肯在國會裡的最好朋友。
這位身材魁偉的老議員對總統始終友好忠實。他在彌留時刻曾說道:“我可以告訴你,林肯先生在內心深處是和那些反奴隷制的激進人士息息相通的,但他不能不試探着走路……他下起決心來比較遲緩,但一當行動起來,就一往無前。你永遠見不着他會從他採取的立場上後退。妄想通過講演或集會去反對他,那純屬徒勞。
他肯定會再次當選。」
反奴隷制女作家、著名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哈里特·伊麗莎白·比徹·斯托曾為波士頓《看守人與反映者》月刊18641期寫了一篇文章 ,概述了她對林肯的印象。這位女作家寫道:“全世界都看到了當代最偉大的令人驚嘆的奇蹟,這就是人民中的一位平凡勞動者,儘管他的文化水平、所受訓練或教育比起其他勞動者來說不見得多,卻被召喚去引導一個偉大民族度過那關係到世界命運的危機。
“林肯的力量不同一般,與其說它咄咄逼人,倒不如說它堅忍不拔。
而就威重堅忍而言,這力量與其說像石壁,倒不如說像鋼纜,能一張一弛地適應各種勢力,能左右伸屈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然而這力量卻在為實現偉大目標而百折不撓、堅定不移。也許沒有任何別的什麼力量能安全地引導我國這艘航船在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中駛過如此遠的航程。
「林肯處在各種各樣相互衝突的要求和主張的包圍之中,處于叛徒、三心二意的膽小鬼、邊界州人和自由州人以及激進的廢奴派和保守派等各種人物的重重包圍之中。他聽取各方意見,權衡各方議論,一面等待,一面觀察,有時對這方讓步,有時對那方退避,但他基本上把握住一個堅定、正確的目標,引導國家這艘航船劈波斬浪,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