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哥倫布傳    P 62


作者:布老虎
頁數:62 / 63
類別:傳記

 

哥倫布傳

作者:布老虎
第62,共63。
我們還將繼續進行對各個星球的探索嗎?這一展覽顯現了今後 500年我們探索和發現宇宙星球的前景。在我們作出有關未來的探索的決定時,我們必須考慮到今後會面臨何種挑戰、選擇和結局?”哥倫布的性格頑強近於固執,為了實現西航到達東方的理想,他花了18年的時間,在歐洲各個王室中間往來奔走、呼籲。在此期間,他遭受過貧窮、絶望、恥笑、輕蔑、侮辱等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為了打通關係,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他第一次西航率領的船員個個富於反抗精神,一旦遇到危險極易歇斯底里發作而又非常崇尚迷信,他用盡了各種手段才使他們就範,堅持航行到達大洋彼岸。
哥倫布對於名利的爭奪是毫不手軟的。這充分表現在他與西班牙王室從始至終的討價還價乃至後來的法律訴訟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關於第一個看見陸地的獎賞的歸屬。明明是「平塔」號上的一個船員最先看見了陸地,但是哥倫布後來把這一「發現權」和每年一萬馬拉維迪的獎金據為己有。
哥倫布對於黃金的貪婪當然不完全是受他個人的品質所決定,而是代表着當時歐洲社會經濟的一種普遍追求,但是這種貪婪卻導致了他後來犯下的種種錯誤乃至罪行。


  
擴張海外商業貿易是哥倫布西航的原動力。當時的西歐商品生產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一般交換手段——貨幣的需要劇增。在哥倫布之前,葡萄牙人十分熱衷于非洲的黃金開發就是出於這種考慮。15世紀歐洲人發財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和亞洲貿易。
歐洲在同東方貿易中入超很大,金屬貨幣從歐洲諸國流向東方,這就更加深了歐洲貴重金屬的匱乏。哥倫布在爭取歐洲各國君主支持他的「印度」事業時,反覆強調的是通過西航打開東方的門戶,利用貿易換取他想象中那裡的遍地黃金。他猜測在前往契丹和西潘古的途中會發現一些島嶼和陸地,也想藉此儘量開拓西班牙國王的疆域。果然在剛一到達瓜那哈尼島時,他下船伊使的第一件事就是:樹立起西班牙王室的旗幟,宣佈佔領這個島嶼,並將其改名為聖薩爾瓦多。


  
當他發現當地土著居民淳樸善良,對外來者友好和善,首先想到的是這些人可供驅使,以至後來將他們作為奴隷買賣。這樣就在美洲歷史上開了一個惡劣的侵略先例:發現即佔領,佔領即征服。所謂「發現」從嚴格意義上講也只是以歐洲人而言,並不是說美洲這片大陸上當時荒無人煙。無怪乎有的學者對哥倫布「發現」美洲一說提出異議;有的學者提出「兩個大陸相遇」,「兩個世界文明匯合」的說法。
但這是兩種什麼樣的文明呢?一方面是對財富的極度貪婪,西班牙人是衝著黃金來的;另一方面是私有財產觀念極其淡薄,過着簡樸的毫無商品意識的生活。美洲印第安人的不同部族和部落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土地和一切生物的熱愛,他們把大地看作為生命的母親,土地、空氣、水都為所有人所共用,沒有一個印第安人把土地作為個人的財產,禁止別人使用,沒有一個印第安人會出賣他的大地母親。而西班牙人和歐洲人在觀念上則與他們完全相反。這樣兩種全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是不難想象的。
當哥倫布一行人剛剛到達時,土著人對他們表現的是善意,從各方面給了他們幫助。可是印第安人給予的越多,西班牙殖民者的「胃口」越大,以至永無止境。這就必然導致印第安人的厭惡和反抗。而西班牙殖民者則用暴力對待他們。
兩個世界文明匯合的結果仍然是「弱肉強食」。
當哥倫布意識到在他發現的島嶼上黃金並不像他想象中那麼多,而找到契丹、西潘古看來又遙遙無期時,他就十分積極地從事抓捕和販賣印第安人的罪惡活動,想以此來彌補黃金的不足。他的這一做法甚至引起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的反感和制止,國王們並非對印第安人有什麼同情心。顯然,他們是出於對殖民地「長治久安」的統治的考慮。印第安人被作為奴隷買賣的慘劇愈演愈烈。
我們不懷疑哥倫布對宗教的虔誠。他西航的動機之一也是想把基督的教義傳播到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去。但當他的這一想法和他想要取得儘可能多的黃金的目的相牴觸時,他便完全背棄了基督教以仁愛待人的根本教義,露出了殖民主義者的本來面目。
哥倫布是一個經歷複雜、優缺點都很突出的外向型人物,對他應該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歷史的考查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評價。他將美洲納入近代人類文明社會大家庭,是具有開拓意識和科學精神的偉大航海家。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功績不單是發現美洲這件事本身,而在他的「發現」帶來的效果:促成了歐美兩個大陸的文明的融合,促進了美洲社會歷史的轉折,充當了美洲社會變革的催生婆。
他的過錯是推行殖民政策給印第安人帶來深重的災難。但據此全盤否定他也是不科學的。過分強調歷史評判法則,只注意其歷史進步性,而忽略道德標準,看不到其客觀進步性是建立在非正義行為基礎上的,就不能揭示出階級對抗社會歷史悲劇的原因。
「功」不可沒,「過」也不能不究,但必須以事實為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