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湯瑪斯短篇    P 3


作者:湯瑪斯
頁數:3 / 41
類別:世界名著

 

湯瑪斯短篇

作者:湯瑪斯
第3,共41。
《綠蒂在魏瑪》的寫作技巧頗為新穎,完全擺脫了傳統的藝術結構。小說沒有多大情節,只是着重描寫歌德與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女友夏綠蒂于一八一六年重逢時的各種場景。在第七章中,作者對歌德的心理狀態刻畫入微,巧妙地再現了這位大詩人生活的年代及其複雜矛盾的性格。顯然,作者想借歌德來確立並發揮自己的人道主義思想,矛頭也是針對當時橫行歐洲的法西斯主義的。

同年五月和六月,世界作家大會和美國作家大會開會,托馬斯·曼均前往參加。這年夏天,托馬斯·曼又回到歐洲,先後在蘇黎世、倫敦及斯德哥爾摩住過。九月,第十七屆國際筆會在斯德哥爾摩開幕,這位傑出的作家在會上作了題為《自由問題》的講演,從他的發言中,可以看出他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嚮往。



  
從一九四

○年十月至一九四五年五月,托馬斯·曼每月定期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對外廣播,直接參加反法西斯宣傳。他先後發表題為《德國聽眾們!》的廣播演講五十五篇,對打擊法西斯主義起了一定作用。在這些演講中,他對英勇抗擊法西斯的蘇聯人民懷有深摯的敬意,而對社會主義社會也懷着滿腔熱情。一九四二年,他被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德國文學顧問,一九四四年取得了美國國籍。

早于一九○一年,托馬斯·曼就想寫一部「浮士德」式的大型作品。一九四三年五月,他開始寫作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該書於一九四七年出版。它的主題與中篇小說《死於威尼斯》等一樣,是一部描寫藝術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下以悲劇而告終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德國走向法西斯、走向戰爭與毀滅的「時代小說」。小說中,作曲家阿德里安·萊弗爾金不滿現實,在音樂上試圖有所創新。

他同魔鬼訂約後,寫出了許多反傳統的新穎作品,但由於萊弗爾金的人性尚未泯滅,受到魔鬼的懲罰,最後他認識到藝術不能單純追求形式的完美,主要應有益於人類。可惜他覺悟得太晚,靈魂已為魔鬼所佔有,終於變成痴獃。據作者在一九四八年發表的日記透露,萊弗爾金的思想、氣質和經歷,與尼采的情況十分相似,《浮士德博士》的主人公無異是尼采的化身,而音樂家與魔鬼的談話,則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一書。這部小說的寫作技巧也與托馬斯·曼的傳統寫法不同,具有現代派小說的許多特點。

自一九四七至一九五二年間,作家往來于歐洲大陸及美國。一九四九年,為紀念歌德誕生二百周年,作家回德國,在法蘭克福和魏瑪兩地發表演說,兩地都給他頒發了歌德獎金。由於他對日益猖獗的麥卡錫主義十分不滿,而美國報刊又猛烈攻擊他同情共產主義,他于一九五二年忿然離開美國,移居瑞士蘇黎世附近。他不止一次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兩個德國的文化界保持聯繫,成為溝通易北河兩岸文化的信使。


  

托馬斯·曼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雖然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仍孜孜不倦地埋頭寫作。一九五一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被挑選者》,取材于中世紀詩人哈特曼·封·奧埃的史詩《格里高裡烏斯》,描寫一個青年因不明真相,竟娶了自己的生母為妻,後來贖了罪,成為羅馬教皇。一九四五年德國投降後,托馬斯·曼曾不遺餘力地宣揚對戰敗的德國採取寬大政策,這部小說就是一個例證。

一九五三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受騙的女人》,則是一部對女人的情慾進行心理分析的作品。書中寫的是一個年逾半百的女人因情慾驅使,竟愛上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作者以寬容的態度描寫了這種反常的愛情和變態心理;在作者的心目中,「愛」與「死」本是一家,而大自然卻具有愚弄人的性質。

譯者前言4

托馬斯·曼最後的一部重要的作品,是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大騙子克魯爾的自白——回憶錄



第一部》。此書的個別章節曾在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三七年發表過,第一卷


在一九五四年問世。作者以回


憶錄的方式描寫了克魯爾招搖撞騙的一生,文筆犀利、幽默,語多諷刺。從題材上看,這部小說與托馬斯·曼的早期作品也有一定聯繫,即涉及資本主義社會中藝術與藝術家的問題。

小說的某些章節寫得十分精彩,思想性與藝術性均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除各類小說外,托馬斯·曼還寫了許多散文,其中有自傳性文章和政論,而很大一部分則是文學評論。在文學評論中,較著名的有《論席勒》、《歌德與托爾斯泰》、《藝術家與社會》以及《從我們的經驗看尼采哲學》等。他對萊辛、史托姆、契訶夫、馮塔納、弗洛伊德、塞萬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席勒等人都很有研究,在一九四五年瑞典出版的《高貴的精神》一書中,他對這些作家都有精闢的論述。俄國作家中除托爾斯泰外,契訶夫也是他最為傾心的作家之一。他認為「契訶夫唱的是深深地打動他的人民的社會悲歌」。《時代的作品》則收集了有關他的自傳性文章、日記以及重要的政論共八十八篇,是研究這位文學大師的重要文獻。

席勒是托馬斯·曼最喜愛的作家之一,早于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