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清史稿 下    P 33


作者:趙爾巽等
頁數:33 / 575
類別:歷史

 

清史稿 下

作者:趙爾巽等
第33,共575。
鹹豐二年,起授福州將軍,偕協辦大學士杜受田治山東賑務。三年,授兩江總督。江寧、鎮江已陷,暫駐常州。粵匪方熾,兵事由欽差大臣琦善、向榮主之,分駐大江南北。上海逆匪劉麗川踞城,連陷川沙、青浦、南匯、嘉定、寶山。麗川,粵人,商於滬。初起,冒用洋行公司鈐記出示,眾論洶洶,疑有通洋情事。怡良疏請閩、浙、江西絲茶暫行停運,使洋商失自然之利,急望克複,自能嚴斷濟賊。巡撫吉爾杭阿率兵進剿,踰年乃平。時各國因在廣東爭入城,與總督葉名琛齟 ,每赴上海有所陳議,諭怡良隨時妥辦,勿徇要求。
五年,粵匪攻金壇,遣總兵傅振邦、虎嵩林會西安將軍福興、漳州鎮總兵張國樑進剿,連捷,解圍。國樑進克東壩,福興與之不洽,詔怡良密察以聞。奏言:「國樑勇戰,福興所不及,人皆重張輕福。因有芥蒂,請分調以免貽誤。」尋命福興赴江西剿賊。大軍圍江寧,久無功,賊勢益蔓。七年,以病請解,允之。同治六年,卒。
祁,字竹軒,山西高平人。嘉慶元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督廣西學政,任滿補原官。以承審宗室敏學獄不實,褫職。尋予刑部七品小京官,累遷郎中。道光四年,出為河南糧鹽道。遷浙江按察使,覆檢德清徐倪氏獄,得官吏受賄矇蔽狀,尚書王鼎覆訊,如議。遷貴州布政使。九年,召授刑部侍郎。尋出為廣西巡撫。十二年,湖南、廣東瑤匪並起,遣兵防富川、恭城、賀縣,搜捕竄匪,追擊於芳林渡,斬擒千餘。瑤平,加太子少保。疏陳善後策,扼要移駐文武,稽查化導,如所議行。十三年,調廣東巡撫。時盧坤為總督,和衷撫馭,籌修海防。十五年,代坤兼署總督。十八年,召為刑部尚書。宣宗知習練法律,故有此授。京察,被議敘。
二十一年,靖逆將軍奕山督師廣東,命往治餉。琦善既黜,授兩廣總督。時英兵踞虎門,省城遷避過半,示以鎮靜,稍稍安集。參贊大臣楊芳主持重勿浪戰,奕山為其下所慫恿,商之。以敵方恣哃喝,大軍新至,乘鋭而用,冀挫其焰,未阻止,遂突攻英艦於省河,敵猝未備,義律夜遁。遲明,英兵大至,逼砲台,守兵潰,英兵進踞城北耆定台,高瞰城中。與巡撫怡良亟守西南兩門,城外市屋盡毀,客兵皆撤入城。商民知兵不足恃,環請為目前計,款議遂決,予洋銀六百萬元。英艦退出虎門,而耆定台兵未去,船泊泥城,登岸侵擾,其兵目伯麥闖入三元裡,民憤,磔之。義律馳救,受圍,遣廣州知府餘保純護之出,令率眾盡退虎門外。於是鄉團日盛,紳士黃培芳、餘廷槐等合南海、番禺諸鄉立七社,萬人一呼而集儲穀十餘萬石,不動官帑。用林則徐堵塞省河之法,以資守禦。


  
是年夏,英人交還虎門砲台,偕奕山疏陳:「現練水陸義勇三萬六千餘名,並各鄉丁壯,分成團練。前調各省官兵,遵旨陸續分撤。」詔促規復香港,責與奕山各抒所見。奏:「欲收復香港,必先修虎門砲台,然非設險省河,虎門亦難興工。先於獅子洋、蚺蛇洞諸要隘築堡守戍。」疏上,報聞。是時粵師實無力進剿,英人既得賂而去,兵勢趨重江、浙,得以苟安。奕山屢被嚴詰,麾下招誘海盜,獻計襲攻敵艦,奕山又為所動,勸寢其議。


  
二十二年,和議成,英商開市益驕,民怨益深,焚其館,擲貨於衢,濮鼎查責言,撫慰之,得無事。二十三年,虎門砲台工竣,疏言:「舊式砲台僅可禦海盜,今仿洋法,以三合土築人字形,砲牆量宜增移改建。」又請就海壖圍沙成田一百六十餘頃,可給屯丁二千人,且耕且守防要隘。並陳粵民義奮、團練可用狀,諭責事期經久,俾濟實用。以病乞休,累疏乃得請。二十四年,卒,優詔依尚書例賜恤,謚文恪。
黃恩彤,字石琴,山東寧陽人。道光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治獄數有平反。充提牢,以疏防越獄降調,尋復之。充熱河理刑司員,卻翁牛特蒙古公賄,黜其爵。累遷郎中。二十年,出為江南鹽巡道,遷按察使,署江寧布政使。英兵犯江寧,耆英、伊里布令恩彤偕侍衛鹹齡赴敵艦議款,隨同定約。事竣,復隨伊里布赴廣東,籌議通商。改番舶互市歸官辦,增減稅則,稽查偷漏,悉由恩彤與粵海關監督文豐商定。調廣東按察使,遷布政使。美利堅人顧盛請入京,恩彤赴澳門辯折,止其行,賜花翎。
二十五年,就擢巡撫。恩彤疏陳洋務,略曰:「欲靖外侮,先防內變。粵民性情剽悍,難與爭鋒,亦難與持久。未可因三元裡一戰,遽信為民足禦侮也。該夷現雖釋怨就撫,而一切駕馭之方與防備之具,不可一日不講。但當示以恩信,妥為覊縻,一面慎固海防,簡練軍實。尤必撫柔我民,所欲與聚,所惡勿施,以固人心而維邦本。庶在我有隱然之威,因以折彼囂淩之氣。」疏入,上韙之。尋屆京察,與耆英並被議敘。籌備海防,裁虎門屯丁,以沙田租稅充戰船砲台歲修之費。二十六年,英人爭入城,議久不決,粵民憤不可諭,恩彤前疏不為時論所與,被劾。會監臨文武鄉試,疏請年老武生給予武職虛銜,詔斥其違例,褫職,交耆英差遣。尋以同知銓選。
二十九年,告養歸。鹹豐初,在籍治團練。天津議和,命隨耆英往,恩彤至,則款議已定,仍請終養,同治中,以禦撚匪功,予三品封典。光緒七年,鄉舉重逢,加二品銜。尋卒。
劉韻珂,字玉坡,山東汶上人。由拔貢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遷郎中。道光八年,出為安徽徽州知府,調安慶。歷雲南鹽法道,浙江、廣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二十年,擢浙江巡撫。定海已陷,韻珂於寧波收撫難民。沿海設防,欽差大臣伊里布駐鎮海督師,琦善方議以香港易還定海,韻珂疏言:「定海為通洋適中之地,英人已築砲台、開河道,經營一切。彼或餌漁,盜為羽翼,其患非小。浙江為財賦之區,寧波又為浙省菁華所在,宜預杜覬覦。」尋詔斥伊里布附和琦善,罷去,以裕謙代之,命韻珂偕提督餘步雲治鎮海防務。二十一年,英兵退出定海,仍遊奕浙洋,裕謙督師赴剿。定海再陷,鎮海、寧波相繼失守,裕謙死之。韻珂檄在籍布政使鄭祖琛率師扼曹娥江,總兵李廷揚、按察使蔣文慶、道員鹿澤良駐防紹興,募勇二萬人守省城,庀守具,清內奸,撫沙匪十麻子投誠效用,人心以安。英艦窺錢塘江,尋退去。揚威將軍奕經援浙。
二十二年春,規復寧波,不克,擾及奉化、慈谿,戰數不利,命韻珂偕欽差大臣耆英籌辦防務。韻珂疏言:「浙事有十可慮,皆必然之患,無可解之憂,若不早為籌畫,國家大事豈容屢誤?現在奕經赴海寧查看海口,文蔚留駐紹興調置前路防守,究竟此後作何籌辦,奕經等亦無定見。臣若不直陳,後日倘省垣不守,粉身碎骨,難蓋前愆。伏乞俯念浙省危急,獨操乾斷,飭令將軍等隨機應變,俾浙省危而復安,天下胥受其福。」又力薦伊里布「不貪功、不好名,為洋人所感戴。其家人張喜亦可用。儻令來浙,或英兵不復內犯。」疏入,上頗采其言,命伊里布隨耆英赴浙,相機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