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唐史演義    P 11


作者:蔡東藩
頁數:11 / 325
類別:古典小說

 

唐史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11,共325。
嗣恐楊素追捕,同赴太原,投宿靈石旅邸。黎明即起,靖刷馬,張梳髻,突有一虯髯客,乘驢來前,至旅邸下驢,取枕欹臥,看張梳頭,靖不禁怒起,即欲呵斥。張氏忙搖手阻靖,匆匆梳竟,斂衽向前,問客姓名。客自稱張姓,張氏答道:「妾亦姓張。」客喜道:「今日幸逢一妹。」言已,躍然而起。張氏呼靖相見,彼此行過了禮,當由靖購取酒肉,環坐共飲。虯髯客道:「我觀李郎現在窮途,如何得此佳麗?」靖答道:「他人不便與言,如兄磊落光明,不妨實告。」遂具陳始末。虯髯客道:「今將何往?」靖答言將避地太原。客略略點頭,隨手取出一囊,笑顧靖道:「我也有下酒物,李郎能同食否?」靖謙言不敢。哪知囊內是一個人頭,一副心肝,由客取置杯前,用匕首切好薄片,大嚼而盡,且語靖道:「這是天下負心人,我已銜恨十年,今始被我殺死,可消宿恨。」全是俠客行徑。靖只唯唯連聲,不敢細詰。虯髯客又道:「看李郎儀容器宇,不愧丈夫,吾妹可謂得偶,但未知太原一帶,尚有異人否?」靖答道:「有一人與靖同姓,年方弱冠,龍表鳳姿,愚看他是個真主。此外不過與靖相伯仲了。」虯髯客道:「此人現作何事?」靖答言是將門子。客點首道:「是了是了。李郎可俾我一見否?」靖答道:「有友人劉文靜,與他友善,靖當托文靜作一介紹,但兄何故定要一見?」虯髯客道:「太原現有奇氣,想當應在此人身上,我所以定要一見。惟現在尚有瑣事,不便偕行,待至太原再會,李郎當候我汾陽橋,幸勿誤約!」靖願如客言。

客駕驢徑去,疾行如飛,轉眼間便不知去向了。



  
靖知是俠士,即與張氏啟行入太原,至汾陽橋待客。客果如約而來,相見甚喜,即同往劉文靜家。虯髯客自稱善相,願見李公子。文靜本賞識世民,聞客善相術,正欲證明確否,遂遣人迓世民過談。

世民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虯髯客不覺變色,招靖密語道:「果是真天子,我已料定十分的八九,尚有道兄一人,令他見面,能料到十成,百無一失了。」靖轉告文靜,文靜允訂後會期,因即告別。屆期,虯髯客引一道士,與靖相見,復同謁文靜。

文靜方弈棋,即邀道士入局對弈,又飛書邀世民觀棋。俄而世民到來,長揖就坐,顧盼不群。道士悵然,斂棋入匣道:「此局全輸,不必再弈了。」話中有話。

遂罷弈請去。既出,語虯髯道:「此處已有人在,君不必強圖,可別謀他處罷。」言訖,飄然自去。虯髯客留語靖道:「李郎信人,妹尚棲身無所!我當為籌一安宅,今日便偕返西京,何如?」靖有難色。


  

虯髯客道:「你怕楊素麼?他已死了。況有我同行,你怕甚麼?」靖乃挈同張氏,與虯髯再返京中,果然素已早死,另派代王侑留守,便放心馳入京城。虯髯客復語靖道:「今日暫別;明日可與妹同詣某坊小宅,我當佇候。」語畢,掉臂徑去。

翌旦,靖與張氏同至某坊,果見一小板門,才叩一二聲,即有人出迎,延入重門,豁然開朗。室宇宏麗異常,奴婢數十人,導靖夫婦入東廳,廳內陳設,窮極珍奇。至虯髯出見,紗帽紫衫,迥殊前飾。後面隨一少婦,華服雍容,亦端莊,亦秀麗。

靖料是虯髯妻室,即與張氏上前相見。虯髯客格外慇勤,導靖夫婦入中堂。四人甫經對坐,即有侍役搬入盛餚,開筵相待;並出女樂侑酒,列奏庭中,樂止酒酣,虯髯令蒼頭舁出寶箱,約二十具,分陳左右。因指告靖道:「此皆我歷年所積,今特贈君夫婦。

我本欲在此建業,今既遇有真人,不應再留。太原李氏,真是英主,三五年內,當致太平。李郎具有長材,得輔真人,將來必位極人臣,妹獨具慧眼,得配君子,將來夫榮妻貴,亦足為兒女子生色。非妹不能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妹,虎嘯風生,龍騰雲合,原非偶然的際遇。

李郎將我所贈,安心佐命,施功立業,努力前途,後此十數年,東南數千里外,傳有異聞,便是我得意時候。妹與李郎,可瀝酒相賀。」說至此,即將文簿匙鑰等,一併交出,並命家僮拜靖夫婦,且囑道:「兩人即你等主人,不得違慢!」靖與張氏,逡巡欲辭。那虯髯客已挈妻入內,須臾即戎裝出來,拱手告別,出門乘馬,也不多帶行囊,只有一奴隨着,揚鞭東去。

奇極怪極!閲至此當浮一大白。靖夫婦送客出門,倏忽不見,乃惘然返室,檢點箱櫳,價值不貲。復遺有兵書數篋,內詳風角鳥占雲祲孤虛等術。靖乘暇揣摩,更有所得,因此料事如神。

後至唐太宗貞觀年間,東南蠻奏稱海外番目,入扶餘國,殺主自立,國已大定。靖知虯髯成功,入告張氏,共瀝酒向東南拜賀,藉踐前約,世人稱為風塵三俠,便指李靖夫婦,及虯髯客三人。事有所本,不得謂為虛誣。這且不必絮表。

單說李靖既得巨貲,格外豪放,到處交遊,官吏交相薦譽,遂得顯名仕籍,入朝為殿內直長,旋出任馬邑郡丞。聞李淵已起兵太原,料他必進攻長安,因借告變為名,自入檻車,解送長安,先行待着。果然長安被破,不出所料,至見了李淵,自知命未該死,樂得當面唐突,不願乞憐。世民曾與靖會面,且嘗聞韓擒虎遺言,自然有意憐才,竭力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