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亞里斯多德傳    P 63


作者:亞里斯多德
頁數:63 / 164
類別:傳記

 

亞里斯多德傳

作者:亞里斯多德
第63,共164。
還需指出的是,亞里士多德在強調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這一原理時,並沒否認「一般」在認識中的積極作用。他認為,人們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普遍性、共同性,才能認識一切事物,「脫離個別,事物就不可能存在,而個別事物則為數無窮,那麼我們怎樣能在無窮的個別事物中獲得認識?事實上總是由於事物有相同而普遍的性質,我們才得以認識一切事物」。認識了一般、普遍,能更深刻地認識個別。在這裡,他特彆強調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以及獲得科學知識的途徑。他認為,科學知識就是認識事物的普遍性,借助感覺不能獲得科學知識,感覺到的東西只是個別的東西,普遍的東西不能憑感覺,只能通過理論證明。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普遍顯得優越,具有一般命題知識的人知道特殊命題,但具有特殊命題知識的人,並不知道一般命題。關於這個問題,亞里士多德表述的還不是很精確,我們不必過於求全,看到其正確的一面就行了。
在個別與一般的關係上,亞里士多德也有混亂和錯誤的地方。如他雖然認為離開個別就沒有一般,但有時又認為在個別之外有一個抽象的東西存在。這實際上是主張存在一個脫離個別的一般。再如他認為個別的東西是生滅變動的,而一般的東西卻無生滅變化。他說,除了具體的事物之外是否還存在著什麼東西呢?如果不存在,那麼一切都是暫時性的了,如果還存在著什麼東西,那就是形式和形象,這就表示他承認在「暫時性」的個別事物之外存在一種永恆不變的「形式」。他批判理念,但又認為理念如果作為單個的實體,可以獨立存在。他說柏拉圖的理念論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柏拉圖把理念當作「統一」的東西,即普遍的東西;意思是如果把理念當作「單一」的東西,就可以獨立存在了。他陷入了混亂。這個混亂使他違背自己主張的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的原理。存在這種矛盾現象是古代思想家的通病。
雖然亞里士多德在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問題上有矛盾之處,從而使對理念論的批判不徹底,但總的看,批判擊中了要害,抓住了關鍵。這個批判在當時是一件大事,因為柏拉圖是當時的名學者,用現在的話說是理論權威,他是古希臘第一個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的哲學家,他的理念論對於當時人們思想的統治和影響是相當大的。沒有相當的理論勇氣,是不敢批判的。另外,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學生批判老師,並非易事,亞里士多德是以「我愛老師,更愛真理」的精神,向錯誤觀點挑戰,確實轟動一時,影響後世①。


  
①參見楊壽堪:《亞里士多德範疇學說簡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125頁。


  
3. 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