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今古奇觀    P 135


作者:抱甕老人
頁數:135 / 0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抱甕老人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今古奇觀

馬德稱道:「此人名為鐵口,必肯直言。」買完了書,就過間壁,與那張先生拱手道:「學生賤造,求救。」先生問了八字,將五行生剋之數,五星虛實之理,推算了一回,說道:「尊官若不見怪,小子方敢直言。」馬德稱道:「君子問災不問福,何須隱諱!」黃勝、顧祥兩個在傍,只怕那先生不知好歹,說出話來衝撞了公子。黃勝便道:「先生仔細看看,不要輕談。」顧祥道:「此位是本縣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發解,還是發魁?」先生道:「小子只據理直講,不知準否?貴造偏才歸祿,父主崢嶸,論理必生於貴宦之家。」黃、顧二人拍手大笑,道:「這就準了。」先生道:「五星中命纏奎壁,文章冠世。」二人又大笑道:「好先生,算得準,算得準!」先生道:「只嫌二十二歲交這運不好,官煞重重,為禍不小。不但破家,亦防傷命。若過得三十一歲,後來到有五十年榮華。只怕一丈闊的水缺,雙腳跳不過去。」黃勝就罵起來道:「放屁,那有這話!」顧祥伸出拳來道:「打這廝,打歪他的鐵嘴!」馬德稱雙手攔住,道:「命之理微,只說他算不準就罷了,何須計較。」黃、顧二人口中還不乾淨,卻得馬德稱抵死勸回。那先生只求無事,也不想算命錢了。正是:

阿庾人人喜,直言個個嫌。

那時,連馬德稱只道自家唾手功名,雖不深怪那先生,卻也不信。誰知三場得意,榜上無名。自十五歲進場,到今二十一歲,三科不中。若論年紀還不多,只為進場屢次了,反覺不利。又過一年,剛剛二十二歲。馬給事一個門生又參了王振一本。王振疑心座主指使而然,再理前仇,密唆朝中心腹,尋馬萬群當初做有司時罪過,坐臓萬兩,着本處撫按追解。馬萬群本是個清官,聞知此信,一口氣得病,數日身死。馬德稱哀戚盡禮,此心無窮。卻被有司逢迎上意,逼要萬兩臓銀交納。此時只得變賣家產,但是有稅契可查者,有司逕自估價官賣。只有續置一個小小田莊,未曾起稅,官府不知。馬德稱恃顧祥平昔至交,只說顧家產業,央他暫時承認。又有古董書籍等項約數百金,寄與黃勝家中去訖。

卻說有司官將馬給事家房產田業盡數變賣,未足其數,兀自吹毛求疵不已。馬德稱扶柩在墳堂屋內暫住。忽一日,顧祥遣人來言,府上餘下田莊,官府已知,瞞不得了。馬德稱無可奈何,只中得入官。後來聞得反是顧祥舉首,一則恐後連累,二者博有司的笑臉。德稱知人情奸險,付之一笑。過了歲餘,馬德稱往黃勝家,索取寄頓物件,連走數次,俱不相接。結末遣人送一封帖來。馬德稱拆開看時,沒有書柬,止封帳目一紙。內開某月某日某事用銀若干,某該合認,某該獨認。如此非一次,隨將古董書籍等項估計扣除,不還一件。德稱大怒,當了來人之面,將帳目扯碎,大罵一場:「這般狗彘之輩,再休相見!」從此親事亦不題起。黃勝巴不得杜絶馬家,正中其懷。正合著西漢馮公的四句,道是: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馬德稱在墳屋中守孝,弄得衣衫藍縷,口食不周。「當初父親存日,也曾周濟過別人。今日自己遭困,卻誰人周濟我?」守墳的老王攛掇他把墳上樹木倒賣與人,德稱不肯。老王指着路上幾顆大柏樹道:「這樹不在塚傍,賣之無妨。」德稱依允,講定價錢,先倒一棵下來,中心都是蟲蛀空的,不值錢了。再倒一棵,亦復如此。德稱嘆道:「此乃命也!」就教住手。那兩棵樹只當燒柴,賣不多錢,不兩日用完了。身邊只剩得十二歲一個家生小廝,央老王作中,也賣與人,得銀五兩。這小廝過門之後,夜夜小遺起來,主人不要了,退還老王處,索取原價。德稱不得已,情願減退了二兩身價賣了。好奇怪!第二遍去就不小遺了。這幾夜小遺,分明是打落德稱這二兩銀子,不在話下。

光陰似箭,看看服滿。德稱貧困之極,無門可告。想起有個表叔,在浙江杭州府做二府,湖州德清縣知縣也是父親門生,不如去投奔他,兩人之中,也有一遇。當下將幾件什物家火,托老王賣充路費。漿洗了舊衣舊裳,收拾做一個包裹,搭船上路。直至杭州,問那表叔,剛剛十日之前,已病故了。隨到德清縣投那個知縣時,又正遇這幾日為錢糧事情,與上司爭論不合,使性要回去,告病關門,無由通報。正是:

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德稱兩處投人不着,想得南京衙門做官的多有年家。又趁船到京口,欲要渡江,怎奈連日大西風,上水船寸步難行。只得往句容一路步行而去,徑往留都。且數留都那幾個城門:神策金川儀鳳門,懷遠清涼到石城,三山聚寶連通濟,洪武朝陽定太平。

馬德稱由通濟門入城,到飯店中宿了一夜。次早,往部科等各衙門打聽,往年多有年家為官的,如今升的升了,轉的轉了,死的死了,壞的壞了,一無所遇。乘興而來,卻難興盡而返。流連光景,不覺又是半年有餘,盤纏俱已用盡。雖不學伍大夫吳門乞食,也難免呂蒙正僧院投齋。忽一日,德稱投齋到大報恩寺,遇見個相識鄉親。問其鄉裡之事,方知本省宗師按臨歲考,德稱在先服滿時,因無禮物送與學裡師長,不曾動得起複文書及遊學呈子,也不想如此久客于外。如今音信不通,教官徑把他做避考申黜。千里之遙,無由辨復。真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德稱聞此消息,長嘆數聲,無面回鄉。意欲覓個館地,權且教書餬口,再作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