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P 119


作者:沈從文
頁數:119 / 276
類別:文學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作者:沈從文
第119,共276。
又或不免遭受意外摧殘,凋落婁悴,難以自存。誦召伯甘棠之詩,懷慕恭敬桑梓之義,必有人和我同樣感覺,還有些事未作,還有責任待盡。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作完

新景與舊誼


  
天安門前


  

近幾年來,我因工作關係,無論風晴雨雪,每天早晨晚間都得進出天安門幾次。可是試想拿起筆來寫寫天安門,倒不知從何說起了。
三十年前到北京來觀光的人,在城郊各處都常有機會看見成串的駱駝隊伍,從容不迫在灰塵撲撲的道路上前進。每隻駱駝背上必馱載兩大袋雜糧或煤塊。末尾照例還有只小駱駝押隊,頸脖下懸個筒子形大鐵鈴,走動時噹噹地響。這些鈴鐺大致是世代相傳,經歷了許多年月風霜,聲音有些已經啞沙沙的了。若機會湊巧,還可以看到一種用兩隻駱駝組成的駝轎,一前一後斜斜地排著,抬著個大木轎籠,搖搖晃晃地走著,它也許正從蒙古、熱河長途遠道前來,恰好停頓在城外一個店舖前邊。那店舖門口屋簷前掛有一塊「某某鏢局」的招牌。原來《七俠五義》、《小五義》中提起的鏢客,還有人在繼承事業,又還有主顧上門求教。這個古老城市裡,當時就還留下許多這類古老社會的標本。有的屬於兩百年前的,有的屬於七八百年前的。駱駝隊本來是沙漠中的艦隊,在市中心的天安門前發現時,就更加顯得這個城市的古老。當時北京電車開行還不多久,若遇駱駝隊伍橫貫馬路時,電車司機照規矩還得暫時停車,等待一會兒,像是人人都得承認這是八百年前北京建都以來的成員,對待它們應當表示一點客氣或尊重。
在天安門前,還有青年學生、工人、市民,在這裡舉行示威遊行前的集會。「五四」、「三一八」、「五卅」、「九一八」……除了這些大的登報上書的集會以外,還經常有小規模的,每次雖然不過兩、三千人,或七、八百人,已使得舊軍閥官僚感到心疼心煩不好辦。因此天安門前有一時曾經各處都種滿了白丁香和黃刺玫,不知道的還以為軍閥官僚在美化舊都,事實上原來只是有意把廣場面積縮小,消極防止愛國青年的示威活動。
三十年來,北京城經歷過了許多重大事變,終於解放了。
天安門成了人民爭取持久和平的象徵,共同努力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徵。每逢節日,幾十萬群眾集會遊行已成平常事情。時代不同了,駱駝隊伍再不容易在這裡出現了。現在什麼人想看看這神氣莊嚴、體魄壯偉、耐勞負重的生物,大致得到南口居庸關一帶,才有機會偶然碰上。至於住在北京市的小朋友們呢,只有到動物園或地誌博物館去,才有希望知道真正駱駝究竟是什麼樣子,並且明白成串駱駝由長城外來到北京的種種情形。北京動物園如今若還沒有駱駝的位置,我建議不妨加入兩三隻,並且把它們祖先兩千年前就經常載運了各種重要物資,橫貫西北大沙漠,對於溝通中原和西域各民族關係,以及在中西文化交通史方面所作的偉大貢獻,和二千年來在華北一般交通運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加以適當的說明。更好的自然是將來地誌博物館陳列中表現城鄉關係時,能夠把三十年前成串駱駝在暮色沉沉時通過天安門前的景象,和解放後幾十萬群眾在這裡看五色焰火上衝霄漢、歌舞狂歡的景象,作一個鮮明對比,可見出兩個時代,兩種社會,如何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