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343


作者:黃宗羲
頁數:343 / 0
類別:中國哲學

 

作者:黃宗羲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明儒學案

愚嘗謂天地水火萬物皆從元氣而化,蓋以元氣本體,具有此種,故能化出天地水火萬物,如氣中有蒸而能動者,即陽,即火;有濕而能靜者,即陰,即水。道體安不謂之有?且非濕則蒸無附,非蒸則濕不化,二者相須而有,欲離之不可得者,但變化所得有偏盛,而盛者嘗主之,其實陰陽未嘗相離也。其在萬物之生,亦未嘗有陰而無陽,有陽而無陰也。觀水火,陰陽未嘗相離可知矣。

故愚謂天地水火萬物,皆生於有,無無也,無空也。其無而空者,即橫渠之所謂客形耳,非元氣本體之妙也。今柏齋謂神為無形,為有,且雲「有者始終有,無者始終無」,所見從頭差異如此,安得強而同之?柏齋又云「後世有楊子云自能相信」,愚亦以為俟諸後聖,必能辯之。

[清] 黃宗羲

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

文裕黃泰泉先生佐



  
黃佐字才伯,號泰泉,廣之香山人。正德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出為江西提學僉事。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卒,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先生以博約為宗旨,博學於文,知其根而溉之者也。約之以禮,歸其根則千枝萬葉,受澤而結實者也。博而反約於心,則視聽言動之中禮,喜怒哀樂之中節,彞倫經權之中道,一以貫之而無遺矣。

蓋先生得力於讀書,典禮樂律詞章,無不該通,故即以此為教。是時陽明塞源拔本論,方欲盡洗聞見之陋,歸併源頭一路,宜乎其不能相合也。然陽明亦何嘗教人不讀書?第先立乎其大,則一切聞見之知,皆德性之知也。先生尚拘牽於舊論耳。


  

某幼時喜博覽,每舉《楊用修集》,韓孟鬱上桂謂某曰:「吾鄉黃才伯,博物君子也。子何不讀其集乎?」今為《泰泉學案》,念亡友之言,為之潸然。

論學書

德性之知,本無不能也,然夫子之教,必致知而力行,守約而施博,於達道達德,一則曰「未能一焉」,一則曰「我無能焉」,未嘗言知而廢能也。程子曰:「良能良知,皆無所由,乃出於天,不繫於人。」又曰:「聖人本天,釋氏本心。」蓋《大學》言致知,系於人之問學者也,孟子言良知必兼良能,本於天命之德性者也。

惟宋呂希哲氏,獨以致知為致良知,而廢良能,則是釋氏以心之覺悟為性矣。《圓覺經》以事理為二障,必除而空之,則理不具於心,心不見於事,惟神識光明而已。反身而誠,似不如是。(《復林見素》)

昨承教中和之說,謂陽明《傳習錄》云:「不可謂未發之中,常人俱有之。蓋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今人用未能有發而皆中節之和,則知其體亦未能得未發之中。」執事謂:「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無有不善,若無未發之中,則人皆可為堯、舜,豈謬語哉?」蓋陽明之學,本於心之知覺,實由佛氏。其曰:「只是一念良知,徹首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此乃《金剛經》不生不滅,入涅槃覺。安知所謂中和也?又曰:「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為非也。」又曰:「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即吾所謂良知。」又曰:「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

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此又畔孟子性善之說矣。既曰「無善」,安得又曰「是謂至善」?是自相矛盾也。又曰:「吾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儒者為不足學。

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學,若是其簡易廣大,始自悔悟,錯用三十年氣力。大抵二氏之學,其妙與聖人只有毫釐之間。」執事謂其「與佛、老汩沒俱化,未嘗悔悟,但借良知以文飾之爾」,誠然!誠然!生謂中庸者,作聖之樞要,而精一執中之疏義也。明乎此,則佛、老之說,祇覺其高虛而無實,避去不暇,又何汩沒之有哉?夫堯、舜始言中,孔子始言中庸之為德,中不啻足矣,而言庸何也?蓋慮人以中難知難行,而不知人皆可以為堯、舜,故又以庸言之。

(《與徐養齋》)

蓋謂無過不及之中,乃平常應用之理,降衷秉彞,人人所同也。故子思述孔子之意,以為此篇「凡言及品節限制,而操存於內者,皆以防人心之危也;言及天地民物,皆以廓道心之微也。」然道心之發,?與人心相參,則察之不容以不精,守之不容以不一,必精而至一,則中可用於民,推之天下國家,而天地位萬物育矣,其用功以致中和也。俗儒皆以戒懼為靜而存養,慎獨為動而省察,然《章句》、《或問》惟言存養省察,未嘗分言動靜也。

生愚以為此乃默識天性,而操存涵養之學,以此訓人,以此修道立教,無非中庸之為德,合內外之道,即《易》所謂「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與徐養齋》)

性既存於心,心自見於事,聖神功化之極,自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昨談及此,猶未之詳也,試更詳一得之愚可乎?蓋首章「戒慎不睹,恐懼不聞」,與末章「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正是相應。聖學相傳,《洪範》五事,孔門四勿,皆從此用功,雖稠人廣坐之中,從事於此,惟恐少怠。《記》所云「哀樂相生」,正明目以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以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豈待感物而動哉?故又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默識天性之中,庶乎情發而皆中節。由此推極,則中和致矣。若待靜時存養,則無有所謂「不睹不聞,不動不言」之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