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王陽明全集    P 356


作者:王陽明
頁數:356 / 462
類別:古典散文

 

王陽明全集

作者:王陽明
第356,共462。
近者閩、廣之師幸而成功,其方略議于該部,成算出於朝廷;用命存於諸將,戮力因于士卒。臣不過申嚴號令,敷布督促之而已。曾有何功?而乃冒蒙褒賞,增其祿秩,錫以金幣,臣實不勝慚汗惶恐之至!然臣嘗有申明賞罰之奏矣,嘗有願陛下俯從惟重之典,以作敢勇之風之請矣,臣之微勞,懼不免于罪。而陛下曲從該部之議,特賜優渥之恩者,所謂賞及微勞,將以激勸有功也。

昔人有云:「死馬且買之,千里馬將至矣。」臣敢畏避冒賞之戮,苟為遜讓,以仰辜陛下激勵作興之盛心乎?受命之餘,感懼交集,誓竭犬馬之力,以效涓埃之報!臣不勝受恩感激之至!



  
橫水桶岡捷音疏

十二年閏十二月初二日

據江西布、按二司巡守嶺北道兵備副使楊璋、左參議黃宏會呈:“據一哨統兵贛州府知府邢珣呈:督同興國縣典史區澄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磨刀坑等巢;十一月初一等日,攻破桶岡洞等巢;二十三日,會兵擊賊于上新地寨,共十四處。共擒斬大賊首雷鳴聰、藍文亨、梁伯安等六名顆,賊從王禮生等二百四十一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二百五十七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一百七十七間;及奪馬牛臓仗等項。二哨統兵福建汀州府知府唐淳呈:督同上杭縣縣丞陳秉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左溪等巢;十一月初一等日,攻破十八磊等巢:共十二處。共擒斬大賊首藍天鳳、藍八、蘇景祥等四名顆,賊從廖歐保等二百六十四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五百四十四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七百一十二間;及奪獲馬牛,器械、臓銀等項。


  

三哨統兵南安府知府季斅呈:督同同知朱憲、推官徐文英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穩下等巢;十二月初三日,擊賊于朱雀坑等巢;共八處。生擒大賊首高文輝、何文秀等五名;擒斬賊從楊禮等三百六十一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一百七十一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五百七十八間;奪獲牛馬臓仗等物。及先於七月二十五等日,二次被賊擁眾攻打本府城池,統領本營官兵會同指揮來春、馮翔,與賊對敵。本職下官兵舍人共擒斬賊從龍正等一百三名顆;來春下官兵擒斬賊從王伯崇等二十五名顆;馮翔下官兵擒斬賊從劉保等一百三十五名顆。

四哨統兵江西都司都指揮僉事許清開稱:督領千戶林節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鷄湖等巢,共九處。共擒斬大賊首唐洪、劉允昌、葉志亮、譚祐、李斌等共一十名顆,賊從王志成等一百四十六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一百二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二百間;及奪獲牛馬臓仗等物。五哨統兵守備南、贛二府地方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使郟文呈:督領安遠縣義官唐廷華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獅子寨等巢;二十三日,會兵擊賊于上新地寨。斬獲首賊藍文昭等三名顆;擒斬賊從許受仔等一百六十六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九十八名口;燒燬賊巢房屋四百一十二間;及奪獲牛馬器械等項。

六哨統兵贛州衛指揮余恩呈:統領龍南縣新民王受等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長流坑等巢,共五處。擒斬大賊首陳貴誠、薛文高、劉必深三名顆,賊從郭彥秀等一百七十七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九十九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五百一十七間;及奪獲馬驢、器械、臓銀等物。七哨統兵寧都縣知縣王天與呈:督同典史梁儀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樟木坑等巢,共三處。擒斬大賊首鄧崇泰、王孔洪等八名顆;擒斬賊從陳榮漢等一百三十九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二百七十五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一百六間;及奪獲牛馬臓物等項。

八哨統兵南康縣縣丞舒富呈:統領上猶縣義官胡述等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箬坑等巢,共五處。擒斬賊從康仲榮等四百一十九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一百八十三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九百九十三間;及奪獲牛馬臓銀等項。及先於九月二十一等日,大賊首謝志田等攻打白麵寨,隨督發寨長廖惟道等,擒斬首從賊徒謝志田等三十五名顆。九哨統兵廣東潮州府程鄉縣知縣張戩呈:統領本縣新民等兵,于十月二十四日等,攻破杞州坑等巢;十一月初一等日,攻破西山界、桶岡等巢;共九處。

擒斬大賊首蕭貴富、鐘得昌等六名顆,賊從何景聰等二百五十七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一百五十七名口;及奪獲牛馬、器械、臓銀等物。十消統兵吉安府知府伍文定呈:統領廬陵縣等官兵劉顯等,于十月二十四等日,攻破寨下等巢;十一月初一等日,攻破上池等巢;二十日擊賊于穩下等巢:共十二處。擒斬大賊首謝志珊、葉三等二十名顆,賊從王福兒等二百三十八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二百八十四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一百三十三間;及奪獲臓仗等物。中營隨征參隨等官推官危受、指揮謝昶等各呈:蒙提督軍門親統各職等官兵,于十月十二等日,攻破長龍、橫水大巢及庵背等巢,共七處。

生擒大賊首蕭貴模等一十四名;擒斬賊從蕭容等四百六十五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二百四十八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二百二間;及奪獲牛馬、金銀、臓仗等項。各呈報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