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三上    P 35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35 / 507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三上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35,共507。
貫明揚首先吃魔火將妖焰邪霧燒化,遙聞師言,覺出不妙,剛要逃走,惡鬼頭已咬上身來。湘英隨後趕到,將手一指,劍光飛上前去,環身一繞,竟腰斬成了三截,屍橫就地。允中見她飛劍出手,還恐受污,攔阻不及,即見無恙,才放了心。跟着儲晴也和貫明揚走了一路。

片刻之間,戰場上形勢驟變,眾妖人紛紛傷亡,只剩下遼東二魔陶氏兄弟、侯曾、汲占、方玉柔五人,見同來妖黨多受慘戮,本就怯敵驚心,哪禁得住又添了這四個敵人。魏青一柄白骨鎖心錘更是大顯威力,因知岳雯飛劍不畏邪污,首朝方玉柔飛去。



  
這一會工夫,方玉柔連施幾件法寶,俱被岳雯破去,迷魂法又無靈效,只剩乃師鎮山之寶列缺雙鈎,和岳雯的一道金光在拚死相持。她本看出今日之局,不似甚麼好兆。一則,白骨神君與玉清大師旗鼓相當,尚無敗意。心想:"妖屍谷辰比白骨神君厲害,萬無一上陣便被敵人消滅之理。

"心疑妖屍有心閙鬼,故意隱形變化,暗算敵人,身並未死。二則,此次偷了師父好幾件法寶,多被敵人毀去,雖說師父寵愛,到底不好交代。三則,面前諸敵人除玉羅剎而外,俱是末學新進,尋常人物。果如許飛娘所言,敵黨首腦一個未在,按說強弱懸殊,怎麼竟會轉勝為敗?心中不服,越想越氣。

自恃遁逃神速,幻形神妙,這列缺雙鈎乃師父多年祭煉而成的至寶,用以防身,改攻為守,決不會受敵人侵害。幾經盤算,仗着此寶,反正敵人莫奈我何,決計等個水落石出。妖屍、白骨如真全挫敗,不可收拾,那時再逃也來得及。萬一妖屍行詐,暗中破了敵人禁制,與白骨神君上應下合,往奪金門諸寶,自己也可用幻象變化脫身,暗中隱形飛入金船,至不濟也撈它幾件前古至寶,免得錯過良機,還白賠許多法寶。

心中打着如意算盤,遲疑不退。忽見魏青持錘飛來,雖知此寶來歷,一個無法抵擋,便無幸理。無如貪心太過,總覺列缺雙鈎能夠抵敵。不但沒有退志,反倒加緊施為,手指雌鈎去敵岳雯飛劍;一面把雄鈎化為一片藍霞護住全身,戟指岳、魏二人,咬牙切齒,大罵不休。


  

那列缺雙鈎,本是古仙人列缺降魔防身至寶。到了摩訶尊者司空湛手裡,又費了許多心血,煉得與身相合,與各異派中所用飛劍、法寶大不相同。發時化為一青一藍兩道鈎形光華,大小分合,尤其不畏邪污,無不由心。差一點的道家飛劍和尋常法寶吃它聯合鈎住,一剪一挫,立即碎裂,失了靈效,端的厲害非常。

妖女如知將雙鈎合壁,用青藍光華護住全身,便眾人齊上合力夾攻,也難傷她分毫。偏生妖女天性淫凶貪狠,復仇之心最重。因被岳雯破了幾件法寶,痛恨切骨。自從雙鈎同發,看出敵人飛劍勢漸衰弱,而不知岳雯所用飛劍乃追雲叟自用之寶,何等神妙,雖不能勝,也無為鈎所斷之理。

只因岳雯以前受過乙休指點,知道此鈎為至寶,看出妖女不能身與鈎合,暗中施為,意欲乘機奪取。妖女竟把假敗認真,以為一柄雄鈎護身有餘,正好雙管齊下,乘勝加功,將敵人飛劍破去。卻不想盜來之物雖會運用,不能身鈎合一。鈎雖不畏邪污,可是稍微疏忽,護身藍光稍現出絲毫縫隙,鎖心錘上鬼口所噴魔焰立即乘虛而入,沾着一點便難活命。

岳雯本愁雙鈎勢盛,惟恐一舉不能收功,反倒打草驚蛇,更難得手。方在尋思,驟出不意,用別的法寶隔開一個,試將雌鈎收去。忽見魏青趕來助戰,妖女分鈎抵禦,不禁大喜。

暗將太乙真氣運足,先將飛劍金光略斂,一任青光將它絞住,故作不支,似欲掙脫之狀,連身後退。妖女見惡鬼魔焰俱吃護身藍光阻住,心大寬放;再見金光已吃青光絞住,敵人神色慌張,不住向空連招,想要掙逃,越發自恃,加緊施為,想將敵人飛劍絞斷。因求勝心切,竟冒魔火之險,抽空又是一口真氣噴將出去。這一鈎一劍,兩道光華互相糾結,已朝前退出了二十來丈。

岳雯見妖女並未衝開魔焰追來,知是時候了,猛將準備好的太乙真氣噴出。跟着施展本門含光捉影收劍之法,揚手一招,青光立隨金光絞緊一拖之勢,憑空飛落。因恐妖女還有法寶,兩道光華一時尚難分開,左手連劍帶鈎一齊抓住,右手一揚,便是震天價一團雷火發射出去。妖女遂中魔火,死於非命了。

原來妖女叨利仙子賽阿環方玉柔,二次加功噴出真氣,心料敵人飛劍就不折斷,也必難以支持,終歸消滅。誰知晃眼之間,青光和金光越掙越遠。暗忖:「明明敵弱我強,怎麼倒吃他的金光將鈎扯退?」方在奇怪,待要將鈎招回,猛瞥見金光突然大盛,直似驚虹電掣,靈蛇飛顫。略一掣動之間,竟然反客為主,反將青光纏絞了個緊緊。

這才知道不妙,心中大驚。一時情急過度,慌不迭運用玄功,將手一招,待要收將回來,竟忘了惡鬼環伺在側。妖女起初噴出真氣時,因還有戒心,動作神速,又是一噴即止,魔火上去,吃護身藍光擋住,未得侵入。這次妖女因那列缺雙鈎無殊師父第二條生命,關係非小,司空湛為人陰辣,不怒則已,一發便處治甚慘,連失法寶已難交代,豈可又將這獨一無二的曠世奇珍失去?偏生所學不精,不能盡發此寶妙用,不比師父在場,人寶心靈相應,任隔多遠,心動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