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物種起源    P 127


作者:達爾文
頁數:127 / 166
類別:生物學

 

物種起源

作者:達爾文
第127,共166。
根據同一學說,明顯地,地球歷史上任何一個大時期內的動物群,在一般性狀上將介於該時期以前和以後的動物之間。這樣,生存在圖解上第六個大時期的物種,是生存在第五個時期的物種的變異了的後代,而且是第七個時期的更加變異了的物種的祖先;因此,它們在性狀上几乎不會不是介於上下生物類型之間的。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某些以前的類型已經全部絶滅,必須承認在任何地方都有新類型從其他地方移入,還必須承認在連續地質層之間的長久空白間隔時期中曾發生過大量變化。承認了這些事情,則每一個地質時代的動物群在性狀上無疑是介於前後動物群之間的。

關於這點我們只要舉出一個事例就可以了,即當泥盆系最初被發見時,這個系的化石立刻被古生物學者們認為在性狀上是介於上層的石炭系和下層的志留系之間的。但是,每一個動物群並不一定完全介於中間,因為在連續的地質層中有不等的間隔時間。



  
每一時代的動物群從整體上看,在性狀上是近乎介於以前的和以後的動物群之間的,某些屬對於這一規律雖為例外,但不足以構成異議以動搖此說真實性。例如,福爾克納博士曾把柱牙象和象類的動物按照兩種分類法進行排列——第一個按照它們的互相親緣,第二個按照它們的生存時代,結果二者並不符合,具有極端性狀的物種,不是最古老的或最近代的;具有中間性狀的物種也不是屬於中間時代的。但是在這種以及在其他類似的情形裡,如果暫時假定物種的初次出現和消滅的記錄是完全的(並不會有這種事),我們就沒有理由去相信連續產生的各種類型必定有相等的存續時間。一個極古的類型可能有時比在其他地方後生的類型存續得更為長久,棲息在隔離區域內的陸棲生物尤其如此。

試以小事情來比大事情;如果把家鴿的主要的現在族和絶滅族按照親緣的系列加以排列,則這種排列大概不會與其產出的順序密切一致,而且與其消滅的順序更不一致:因為,親種岩鴿至今還生存着;許多介於岩鴿和傳書鴿之間的變種已經絶滅了;在喙長這一主要性狀上站在極端的傳書鴿,比站在這一系列相反一端的短嘴翻飛鴿發生較早。



  
來自中間地質層的生物遺骸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中間的性狀,與這種說法密切關連的有一個事實,是一切古生物學者所主張的,即二個連續地質層的化石彼此之間的關係,遠比二個遠隔的地質層的化石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匹克推特舉出一個熟知的事例:來自白堊層的幾個階段的生物遺骸一般是類似的,雖然各個階段中的物種有所不同。僅僅這一事實,由於它的一般性,似乎已經動搖了匹克推特教授的物種不變的信念。凡是熟知地球上現存物種分佈的人,對於密切連續的地質層中不同物種的密切類似性,不會企圖用古代地域的物理條件保持近乎一樣的說法去解釋的。

讓我們記住,生物類型,至少是棲息在海裡的生物類型,曾經在全世界几乎同時發生變化,所以這些變化是在極其不同的氣候和條件下進行的。試想更新世包含着整個冰期,氣候的變化非常之大,可是看一看海棲生物的物種類型所受到的影響卻是何等之小。

密切連續的地質層中的化石遺骸,雖然被排列為不同的物種,但密切相似,其全部意義根據生物由來學說是很明顯的,因為各地質層的累積往往中斷,並且因為連續地質層之間存在着長久的空白間隔,如我在前章所闡明的,我們當然不能期望在任何一個或二個地質層中,找到在這些時期開始和終了時出現的物種之間的一切中間變種:但是我們在閥隔的時間(如用年來計量這是很長久的,如用地質年代來計量則並不長久)之後,應該找到密切近似的類型,即某些作者所謂的代表種;而且我們確曾找到了。總之,正如我們有權利所期望的那樣,我們已經找到證據來證明物種類型的緩慢的、難被覺察的變異。

古代生物類型與現存生物類型相比較的發展狀態

我們在第四章裡已經看到,已經成熟了的生物的器官的分化和專業化程度,是它們完善化或高等化程度的最好標準。我們也曾看到,器官的專業化既然對於生物有利益,自然選擇就有使各生物的體制愈益專業化和完善化的傾向,在這種意義上,就是使得它們愈益高等化了;雖然同時自然選擇可以聽任許多生物具有簡單的和不改進的器官,以適應簡單的生活條件,並且在某些情形下,甚至使其體制退化或簡單化,而讓這等退化生物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的新行程。在另一種和更一般的情形裡,新物種變得優於它們的祖先;因為它們在生活鬥爭中必須打敗一切與自己進行切身競爭的較老類型。我們因此可以斷言,如果始新世的生物與現存的生物在几乎相似的氣候下進行競爭,前者就會被後者打敗或消滅,正如第二紀的生物要被始新世的生物以及古生代的生物要被第二紀的生物所打敗一樣。

所以,根據生存競爭中的這種勝利的基本試驗,以及根據器官專業化的標準,按照自然選擇的學說,近代類型應當比古代老類型更為高等。事實果真是這樣的嗎?大多數古生物學者大概都會作出肯定的回答,而這種回答雖然難於證明,似乎必須被認作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