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史記全集譯注    P 6


作者:司馬遷
頁數:6 / 824
類別:歷史

 

史記全集譯注

作者:司馬遷
第6,共824。
(1)族子:侄子。 (2)自言其名:《正義》引《帝王紀》云:「帝嚳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見其神異,自言其名曰岌。」 (3)誨:教導。 (4)歷:本是記載曆法的書,這裡是推歷的意。 (5)色:外表,儀表。 鬱鬱:有文彩的樣子。 (6)嶷(yi,疑)嶷:高峻的樣子,指品德高尚。 (7)時:適時,合於時宜。 (8)服:服用 ,指衣服、宮室、車馬、器物等。 (9)溉:灌溉。一說:「同「概」,本指量糧食時用以刮平升斗的工具,引申為公平。執中:公平,不偏不倚。按:《大戴禮記·五帝德》此句作「執中而獲天下」。 十不善:《索隱》云「古 本作不著」。「不著」,指政跡不顯。
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1)。就之如日(2),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3)。黃收純衣(4),彤車乘白馬(5)。能明馴德(6),以親九族(7)。九族既睦,便章百姓(8)。百姓昭明,合和萬國(9)。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十,數法日月星(11),敬授民時(12)。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敬道日出(13),便程東作(14)。日中(15),星鳥(16),以殷中春(17)。其民析(18),鳥獸字微(19)。申命羲叔(20),居南交。便程南為(21),敬致(22)。日永(23),星火(24),以正中夏(25)。其民因(26),鳥獸希革(27)。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28),便程西成(29)。夜中(30),星虛(31),以正中秋(32)。其民夷易(33),鳥獸毛毨(34)。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35)。日短(36),星昴(37),以正中冬(38)。其民燠(39),鳥獸氄毛(40)。歲三百六十日,以閏月正四時(41)。信飭百官(42),眾功皆興。
(1)知(zhi,智):同「智」。 (2)就:接近。 (3)舒:放縱。《大戴禮記·五帝德》作「豫」。 (4)黃收:黃色的帽子。「收」,古代的一種帽子,夏朝把冕稱為收。 純衣:黑色衣服。《索隱》:「純,讀曰緇(黑色)。」 (5)彤:朱紅色。 (6)明:尊敬。 馴德:善德,指有善德的人。「馴」,善。《尚書·堯典》作「俊」。 (7)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同族九代人。 (8)便章:即「辨章」,辨明。《尚書·堯典》作「平章」,「平」通「辨」。 (9)合和:和睦。 十敬:恭謹。 昊天:上天。 (11)「數法」句:意思是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制定曆法。「數」,歷數,這裡指推定歷數。「法」,法象,傚法,這裡指觀察。此句《尚書·堯典》作「歷象日月星辰」。 (12)敬授民時:慎重地教給民眾農事季節。「授時」作用同於後世的頒行曆法,民眾據以安排農事,適時播種、收穫。 (13)敬道日出:恭敬地迎接日出。因為三春主東,日出東方,所以,「敬道日出」即指迎接春季來臨。 (14)便程:分別次第,使做事有步驟。「便」,通「辨」,別。東作:指春天的農事。 (15)日中:指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 (16)星鳥:指星宿(xiu,秀)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星宿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稱星鳥。按: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是古人測定季節的觀測對象,此句的星鳥及下文的星火、星虛、星昴(mi□o,卯)即是。 (17)殷:正,推定。中(zhong,仲)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就是陰曆二月。 (18)析:分,分散,指分散勞作。 (19)字:生子。 微:通「尾」,交尾。按:「字微」,《尚書·堯典》作「孳尾」。 (20)申:重複。 (21)南為:指夏天的農事。「為」與「東作」的「作」同義。 (22)致:求得,這裡指求得功效。 (23)日永:指夏至,這一天晝長夜短。「永」,長。 (24)星火:指心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 心宿是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大火。 (25)中夏:即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就是陰曆五月。 (26)因:就,依靠,指就高處而居。 (27)希革:指夏季炎熱,鳥獸皮上毛羽稀少。「希」,同「稀」。「革」,獸皮。 (28)敬道日入:三秋主西,日入西方,所以,「敬道日入」即迎接秋季到來。 (29)西成:指秋天萬物長成。 (30)夜中:指秋分,這一天黑夜和白晝平分。 (31)星虛:指虛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虛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條四宿。 (32)中秋:即仲秋,秋季的第二個月,就是陰曆八月。 (33)夷易:平,平坦,這裡指遷回平地居住。 (34)毨(xi□n,顯):指秋季鳥獸更生新毛。 (35)便在:這裡有認真過問的意思。「在」,視,省視。。伏物:指冬季收藏貯存各種物資。「伏」,藏。 (36)日短:指冬至,這一天晝短夜長。 (37)星昴:指昴宿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 (38)中冬:即仲冬,冬天的第二個月,就是陰曆十一月。 (39)燠:暖,熱,這裡指防寒取暖。 (40)氄(rong,榮):鳥獸細軟而茂密的毛。 (41)「歲三百」句:大意是說按太陽曆計算,一年有366天(這是舉其成數,實際為365.2425日),按太陰曆計算,一個月有29.5306天,一年十二個月共354日(或355日),為了解決二者的矛盾就採取置閏月的辦法,使這兩個週期協調起來,使一年中的節氣與四季的實際氣候相符,以利生產。我國古代的曆法都是陰陽合歷,但在堯的時代未必已認識到如此精確的程度。「歲」,年,指太陽年。 (42)信:誠。飭:通「敕」,告誡。


  
堯曰:「誰可順此事(1)?」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2)。」堯曰:「吁(3)!頑凶(4),不用。」堯又曰:「誰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5),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6),似恭漫天(7),不可。」堯又曰:「嗟,四岳(8),湯湯洪水滔天(9),浩浩懷山襄陵十,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11),不可。」岳曰:「異哉(12),試不可用而已(13)。」堯於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14)。
(1)順:繼承。 (2)嗣子:應該繼承父位之子。開明:通達聰明。 (3)吁:歎詞,表示懷疑和不滿。 (4)頑凶:愚頑兇惡。「凶」《尚書·堯典》作「訟」,意思是好爭辯。 (5)旁聚:指廣泛聚集民眾。「旁」,廣泛。布:顯露,顯示。 (6)用僻:用心邪僻。 (7)漫:欺瞞,騙。 (8)四岳:分掌四方的諸侯首領。 (9)湯(舊讀sh□ng,商)湯:水流盛大的樣子。 十懷:懷抱,這裡是包圍的意思。襄:上漫,淹沒。 (11)負命:違背天命。毀族:毀敗同族的人。 (12)異:舉,任用。 (13)已:停止,指罷免。 (14)功用:功業。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1),踐朕位(2)?」岳應曰:「鄙德忝帝位(3)。」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4)。」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5),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6),弟傲(7),能和以孝,烝烝治(8),不至奸(9)。」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十,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媯汭(11),如婦禮(12)。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13),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14),百官時序(15)。賓於四門(16),四門穆穆(17),諸侯遠方賓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18),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19),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於德不懌(20)。正月上日(21),舜受終於文祖(22)。文祖者,堯大祖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