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周書    P 114


作者:令狐德棻
頁數:114 / 119
類別:歷史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第114,共119。
雖東略漏三吳之地,南巡阻百越之境,而國威之所肅服,風化之所覃被,亦足為弘矣。其四夷來朝聘者,今並紀之於後。至于道路遠近,物產風俗,詳諸前史,或有不同。斯皆錄其當時所記,以備遺闕云爾。 高麗者,其先出於夫余。
自言始祖曰朱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朱蒙長而有材略,夫餘人惡而逐之。土于紇鬥骨城,自號曰高句麗,仍以高為氏。其孫莫來漸盛,擊夫余而臣之。莫來裔孫璉,始通使于後魏。
其地,東至新羅,西渡遼水二千里,南接百濟,北鄰靺鞨千餘里。治平壤城。其城,東西六里,南臨浿水。城內唯積倉儲器備,寇賊至日,方入固守。王則別為宅于其側,不常居之。
其外有國內城及漢城,亦別都也,復有遼東、玄菟等數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統攝。 大官有大對盧,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並褥薩凡十三等,分掌內外事焉。其大對盧,則以強弱相陵,奪而自為之,不由王之署置也。其刑法:謀反及叛者,先以火焚爇,然後斬首,籍沒其家。盜者,十餘倍征臓。


  
若貧不能備,及負公私債者,皆聽評其子女為奴婢以償之。 丈夫衣同袖衫、大口褲、白韋帶、黃革履。其冠曰骨蘇,多以紫羅為之,雜以金銀為飾。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鳥羽于其上,以顯異之。婦人服裙襦,裾袖皆為袂。
書籍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兵器有甲弩弓箭戟捎矛鋋。賦稅則絹布及粟,隨其所有,量貧富差等輸之。土田塉薄,居處節儉。然尚容止。
多詐偽,言辭鄙穢,不簡親疏,乃至同川而浴,共室而寢。風俗好淫,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常人。婚娶之禮,略無財幣,若受財者,謂之賣婢,俗甚恥之。父母及夫喪,其服制同 于華夏。
兄弟則限以三月。敬信佛法,尤好淫祀。又有神廟二所:一曰夫余神,刻木作婦人之象;一曰登高神,雲是其始祖夫余神之子。並置官司,遣人守護。蓋河伯女與朱蒙雲。
璉五世孫成,大統十二年,遣使獻其方物。成死,子湯立。建德六年,湯又遣使來貢。高祖拜湯為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遼東郡開國公、遼東王。 百濟者,其先蓋馬韓之屬國,夫余之別種。
有仇台者,始國于帶方。故其地界東極新羅,北接高句麗,西南俱限大海。東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餘里。治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東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
王姓夫余氏,號于羅瑕,民呼為鞬吉支,夏言並王也。妻號于陸,夏言妃也。官有十六品。左平五人,一品;達率三十人,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扞率五品;柰率六品。六品已上,冠飾銀華。


  
將德七品,紫帶;施德八品,皂帶;固德九品,赤帶;(李)〔季〕德十品,青帶;對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黃帶;武督十三品,佐軍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六品,皆白帶。自恩率以下,官無常員,各有部司,分掌眾務。內官有前內部、谷部、肉部、內掠部、外掠部、馬部、刀部、功德部、藥部、木部、法部、後官部。外官有司軍部、司徒部、司空部、司寇部、點口部、客部、外舍部、綢部、日官部、都市部。都下有萬家,分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後部,統兵五百人。
五方各有方領一人,以達率為之;郡將三人,以德率為之。方統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城之內外民庶及余小城,咸分(肄)〔隷〕焉。 其衣服,男子略同於高麗。若朝拜祭祀,其冠兩廂加翅,戎事則不 。
拜謁之禮,以兩手據地為敬。婦人衣(以)〔似〕 袍,而袖微大。在室者,編發盤于首,後垂一道為飾;出嫁者,乃分為兩道焉。兵有弓箭刀矛。俗重騎射,兼愛墳史。
其秀異者,頗解屬文。又解陰陽五行。用宋元嘉歷,以建寅月為歲首。亦解醫藥卜筮占相之術。有投壺、樗蒲等雜戲,然尤尚弈棋。
僧尼寺塔甚多,而無道士。賦稅以布絹絲麻及米等,量歲豐儉,差等輸之。其刑罰:反叛、退軍及殺人者,斬;盜者,流,其臓兩倍征之;婦人犯奸者,沒入夫家為婢。婚娶之禮,略同華俗。父母及夫死者,三年治服;余親,則葬訖除之。
土田下濕,氣候溫暖。五穀雜果菜蔬及酒醴餚饌藥品之屬,多同於內地。唯無駝驢騾羊鵝鴨等。其王以四仲之月,祭天及五帝之神。又每歲四祠其始祖仇台之廟。
自晉、宋、齊、梁據江左,後魏宅中原,並遣使稱藩,兼受封拜。齊氏擅東夏,其王隆亦通使焉。隆死,子昌立。建德六年,齊滅,昌始遣使獻方物。宣政元年,又遣使來獻。
蠻者,盤瓠之後。族類(番)〔蕃〕衍,散處江、淮之間,汝、豫之郡。憑險作梗,世為寇亂。逮魏人失馭,其暴滋甚。有冉氏、向氏、田氏者,陬落尤盛。
余則大者萬家,小者千戶。更相崇樹,僭稱王侯,屯據三峽,斷遏水路,荊、蜀行人,至有假道者。太祖略定伊、瀍,聲教南被,諸蠻畏威,靡然向風矣。 大統五年,蔡陽蠻王魯超明內屬,以為南雍州刺史,仍世襲焉。十一年,蠻首梅勒特來貢其方物。
尋而蠻帥田杜清及沔、漢諸蠻擾動,大將軍楊忠擊破之。其後蠻帥杜青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稱而授之。青和後遂反,攻圍東梁州。其唐州蠻田魯嘉亦叛,自號豫州伯。
王雄、權景宣等前後討平之。語在泉仲遵及景宣傳。 魏廢帝初,蠻酋樊舍舉落內附,以為淮北三州諸軍事、淮 州刺史、淮安郡公。于謹等平江陵,諸蠻騷動,詔豆盧寧、蔡佑等討破之。 魏恭帝二年,蠻酋宜民王田興彥、北荊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繼款附。
以興彥、季昌併為開府儀同三司,加季昌洛州刺史,賜爵石台縣公。其後巴西人譙淹搧動群蠻,以附於梁。蠻帥向鎮侯、向(日)〔白〕彪等應之 。向五子王又攻陷信州。田烏度、田都唐等抄斷江路。
文子榮復據荊州之汶陽郡,自稱仁州刺史。並鄰州刺史蒲微亦舉兵逆命。詔田弘、賀若敦、潘招、李遷哲討破之。語在敦及遷哲、(楊)〔陽〕雄等傳。 武成初,文州蠻叛,州選軍討定之。
尋而冉令賢、向五子王等又攻陷白帝,殺開府楊長華,遂相率作亂。前後遣開府元契、趙剛等總兵出討,雖頗剪其族類,而元惡未除。 天和元年,詔開府陸騰督王亮、司馬裔等討之。騰水陸俱進,次於湯口,先遣喻之。而令賢方增浚城池,嚴設扞禦。
遣其長子西黎、次子南王領其支屬,于江南險要之地置立十城,遠結涔陽蠻為其聲援。令賢率其精卒,固守水邏城。騰乃總集將帥,謀其進趣。咸欲先取水邏,然後經略江南。騰言于眾曰:「令賢內恃水邏金湯之險,外托涔陽輔車之援,兼復資糧充實,器械精新。
以我懸軍攻其嚴壘,脫一戰不克,更成其氣。不如頓軍湯口,先取江南,剪其羽毛,然後進軍水邏。此制勝之計也 。」眾皆然之。乃遣開府王亮率眾渡江,旬日攻拔其八城,凶黨奔散。
獲賊帥冉承公並生口三千人,降其部眾一千戶。遂簡募驍勇,數道入攻水邏。路經石壁城。此城峻嶮,四面壁立,故以名焉。唯有一小路,緣梯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