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南史    P 275


作者:李延壽
頁數:275 / 310
類別:歷史

 

南史

作者:李延壽
第275,共310。
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也。父尚,越騎校尉。勰早孤,篤志好學。家貧不婚娶,依沙門僧佑居,遂博通經論,因區別部類,錄而序之。定林寺經藏,勰所定也。
梁天監中,兼東宮通事舍人,時七廟饗薦已用蔬果,而二郊農社猶有犧牲,勰乃表言二郊宜與七廟同改。詔付尚書議,依勰所陳。遷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被昭明太子愛接。
初,勰撰文心雕龍五十篇,論古今文體,其序略云:「予齒在逾立,嘗夜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寤而喜曰:大哉,聖人之難見也,乃小子之垂夢歟!自生靈以來,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贊聖旨,莫若注經,而馬、鄭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實經典枝條,五禮資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於是搦筆和墨,乃始論文。其爲文用四十九篇而已。」既成,未爲時流所稱。勰欲取定於沈約,無由自達,乃負書候約于車前,狀若貨鬻者。約取讀,大重之,謂深得文理,常陳諸几案。
勰爲文長於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誌,必請勰制文。敕與慧震沙門于定林寺撰經證。功畢,遂求出家,先燔鬚髮自誓,敕許之。乃變服改名慧地雲。


  
何思澄字元靜,東海郯人也。父敬叔,齊長城令,有能名。在縣清廉,不受禮遺,夏節至,忽牓門受餉,數日中得米二千餘斛,他物稱是,悉以代貧人輸租。
思澄少勤學工文,爲游廬山詩,沈約見之,大相稱賞,自以爲弗逮。約郊居宅新構閣齋,因命工書人題此詩于壁。傅昭嘗請思澄制釋奠詩,辭文典麗。
天監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舉學士入華林撰遍略,勉舉思澄、顧協、劉杳、王子云、鍾嶼等五人以應選。八年乃書成,合七百卷。思澄重交結,分書與諸賓朋校定,而終日造謁。每宿昔作名一束,曉便命駕,朝賢無不悉狎,狎處即命食。有人方之樓護,欣然當之。投晚還家,所齎名必盡。自廷尉正遷書侍御史。宋、齊以來,此職甚輕,天監初始重其選。車前依尚書二丞給三騶,執盛印青囊,舊事糾彈官印綬在前故也。後除安西湘東王錄事參軍,兼東宮通事舍人。時徐勉、周舍以才具當朝,並好思澄學,常遞日招致之。後卒於宣惠武陵王中錄事參軍。文集十五卷。
初,思澄與宗人遜及子朗俱擅文名,時人語曰:「東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聞之曰:「此言誤耳。如其不然,故當歸遜。」思澄意謂宜在己也。
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周舍每與談,服其精理。嘗爲敗塚賦,擬莊周馬棰,其文甚工。世人語曰:「人中爽爽有子朗。」卒於國山令,年二十四。集行于世。
王子云,太原人,及江夏費昶,並爲閭裡才子。昶善爲樂府,又作鼓吹曲。武帝重之,敕曰:「才意新拔,有足嘉異。昔郎惲博物,卞蘭巧辭。束帛之賜,實惟勸善。可賜絹十匹。」子云嘗爲自弔文,甚美。
任孝恭字孝恭,臨淮人也。曾祖農夫,宋南豫州刺史。農夫弟候伯,位輔國將軍、行湘州事,並任將帥。


  
孝恭幼孤,事母以孝聞。精力勤學,家貧無書,常崎嶇從人假借,每讀一遍,諷誦略無所遺。外祖丘它與武帝有舊,帝聞其有才學,召入西省撰史。初爲奉朝請,進直壽光省,爲司文侍郎,俄兼中書通事舍人。敕遣制建陵寺剎下銘,又啓撰武帝集序文,並富麗。自是專掌公家筆翰。孝恭爲文敏速,若不留思,每奏稱善,累賜金帛。少從蕭寺雲法師讀經論,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而性頗自伐,以才能尚人,于流輩中多有忽略,世以此少之。
太清二年,侯景寇逼,孝恭啓募兵,隷蕭正德。正德入賊,孝恭還赴台,台門閉,侯景獲之,使作檄。求還私第檢討,景許之,因走入東府。城陷,景斬銼之。文集行于世。
顔協字子和,琅邪臨沂人,晉侍中含七世孫也。父見遠,博學有志行。初,齊和帝鎮荊州,以爲錄事參軍;及即位,兼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見遠不食,發憤數日而卒。帝聞之,曰:「我自應天從人,何豫天下士大夫事?而顔見遠乃至于此。」
協幼孤,養于舅氏。少以器局稱。博涉群書,工于草隷飛白。時吳人范懷約能隷書,協學其書,殆過真也。荊楚碑碣皆協所書。時又有會稽謝善勛能爲八體六文,方寸千言,京兆韋仲善飛白,並在湘東王府。善勛爲錄事參軍,仲爲中兵參軍。府中以協優於韋仲而減于善勛。善勛飲酒至數斗,醉後輒張眼大罵,雖復貴賤親疏無所擇也,時謂之謝方眼。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
協家雖貧素,而修飾邊幅,非車馬未嘗出遊。湘東王出鎮荊州,以爲記室。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爲二協。舅陳郡謝暕卒,協以有鞠養恩,居喪如伯叔禮,議者甚重焉。又感家門事義,不求顯達,恆辭征闢,游于蕃府而已。卒,元帝甚嘆惜之,爲懷舊詩以傷之。
協所撰晉仙傳五篇,日月災異圖兩卷,行于世。其文集二十卷,遇火湮滅。子之儀、之推,並早知名。
紀少瑜字幼瑒,丹陽秣陵人也。本姓吳,養于紀氏,因而命族。早孤,幼有志節,常慕王安期之爲人。年十三,能屬文。初爲京華樂,王僧孺見而賞之,曰:「此子才藻新拔,方有高名。」少瑜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雲「我以此筆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其文因此遒進。
年十九,始游太學,備探六經,博士東海鮑皦雅相欽悅。時皦有疾,請少瑜代講。少瑜既妙玄言,善談吐,辯捷如流。爲晉安國中尉,即梁簡文也,深被恩遇。後侍宣城王讀。當陽公爲郢州,以爲功曹參軍,轉輕車限內記室,坐事免。大同七年,始引爲東宮學士。邵陵王在郢,啓求學士,武帝以少瑜充行。
少瑜美容貌,工草書,吏部尚書到溉嘗曰:「此人有大才而無貴仕。」將拔之,會溉去職。後除武陵王記室參軍,卒。
杜之偉字子大,吳郡錢唐人也。家世儒學,以三禮專門。父規,梁奉朝請。之偉幼精敏,有逸才。年十五,遍觀文史及儀禮故事,時輩稱其早成。仆射徐勉嘗見其文,重其有筆力。
中大通元年,梁武帝幸同泰寺捨身,敕勉撰儀注。勉以先無此禮,召之偉草具其儀。乃啓補東宮學士,與學士劉陟等抄撰群書,各爲題目,所撰富教、政道二篇,皆之偉爲序。後兼太學限內博士。
大同七年,梁皇太子釋奠于國學,時樂府無孔子、顔子登歌詞,令之偉制文,伶人傳習,以爲故事。再遷安前邵陵王刑獄參軍。
之偉年位甚卑,特以強識俊才,頗有名當世。吏部尚書張纘深知之,以爲廊廟之器。陳武帝爲丞相,素聞其名,召補記室參軍。遷中書侍郎,領大着作。及受禪,除鴻臚卿,餘並如故。之偉求解着作,優敕不許。再遷太中大夫,仍敕撰梁史,卒官。文集十七卷。
顔晃字元明,琅邪臨沂人也。少孤貧,好學,有辭采。解褐梁邵陵王兼記室參軍。時東宮學士庾信使府中,王使晃接對,信輕其少,曰:「此府兼記室幾人?」晃曰:「猶當少於宮中學士。」當時以爲善對。
侯景之亂,奔荊州。承聖初,除中書侍郎。陳天嘉初,累遷員外散騎常侍,兼中書舍人,掌詔誥。卒,贈司農卿,諡曰貞子。
晃家世單門,傍無戚援,而介然修立,爲當世所知。其表奏詔誥,下筆立成,便得事理。有集二十卷。
岑之敬字思禮,南陽棘陽人也。父善紆,梁世以經學聞,官至吳甯令,司義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