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一    P 161


作者:李昉
頁數:161 / 334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李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太平廣記 一

唐代宗皇帝大曆中,因晝寢,常夢一人謂曰:「西嶽太華山中,有皇帝壇,何不遣人求訪,封而拜之,當獲大福。」即日詔遣監察御史韋君,馳驛詣山尋訪。至山下,州縣陳設一店,具飯店中,所有行客,悉令移之。有一老翁謂店主曰:「韋侍禦一餐即過,吾老病不能遠去,但于房中坐,得否?」店主從之。少頃韋君到店,良久,忽聞房中嗽聲。韋問「有何人在此」,遣人視之。乃曰:「有一老父。」韋君訪老父何姓。答曰:「姓韋。」韋君曰:「相與宗盟,合有繼敘。」邀與同席。老父因訪韋公祖父官諱;又訪高祖為誰。韋君曰:「曾祖諱某,任某官。高祖奉道不仕,隋朝入此山中,不知所在。」老父喟然嘆曰:「吾即爾之高祖也。吾名集,有二子,爾即吾之小子曾孫也。豈知于此與爾相遇。韋君涕泣載拜。老父止之,謂曰:“爾祖母見在。爾有二祖姑,亦在山中。今遇寒食,故入郭,與渠輩求少脂粉耳。有一布幞,幞內有茯苓粉片,欲貨此市買。」問韋君:「爾令何之?」韋君曰:「奉敕于此山中求真壇。州縣及山中人,莫有知者。不審翁能知此處否?」老父曰:「蓮花中峰西南上,有一古壇,彷彿余址。此當是也;但不定耳。」遂與韋君同宿。老父絶糧不食,但飲少酒及人參茯苓湯。明日,韋君將入山。老父曰:「吾與爾同去。」韋君乃以乘馬讓之。老父曰:「爾自騎,吾當杖策先去。」韋君乘馬奔馳,竟不能及,常在馬前三十步。至山足,道路險阻,馬不能進。韋君遂下,隨老父入谷。行不裡許,到室,見三嫗。老父曰:「此乃爾之祖母及爾之二祖姑也。」韋君悲涕載拜。祖母年可七八十,姑各四十餘,俱垂髮,皆以木葉為衣。相見甚喜。謂曰:「年代遷變,一朝遂見玄孫。」欣慰久之,遂與老父上山訪壇,登攀險峻。韋君始不可堪,老父行步若飛,回顧韋君而笑。直至中峰西南隅,果有一罈,韋君灑掃拜謁,立標記而回。卻到老父石室,辭出谷。韋君曰:「到京奏報畢,當請假卻來請覲。」老父曰:「努力,好事君主。」韋君遂下山,返到闕庭,具以事奏。代宗嘆異,乃遣韋君賫手詔入山,令刺史以禮邀致。韋君到山中求覓,遂失舊路,數日尋訪不獲。訪山下故老,皆云:「自少年已來,三二年則見此老父一到城郭,顏狀只如舊,不知其所居。」韋君望山慟哭而返。代宗悵恨,具以事蹟宣付史館。(出《異聞集》)

【譯文】

唐朝大曆年間,代宗皇帝在白天睡覺,夢見一個人對他說:「西嶽太華山中,有一個皇帝壇,你為什麼不派人去尋訪,而祭它拜它呢?那樣就能得到極大的福蔭。」代宗當天就派監察御史韋君,騎馬到太華山尋訪。韋君來到山下,州縣把山下一個客店擺設齊整,在店中準備了飯,其他客人全部被趕走。有一個老人對店主說:「韋侍禦吃一頓飯就走,我又老又病不能遠去,我只在屋裡坐著不出來,可以嗎?」店主答應了他。不多時韋君來到店中。過了一會兒,忽然聽到屋裡有咳嗽的聲音,韋君便問有什麼人在這裡,並派人去看。看的人說:「有一個老人。」韋君就問老頭姓什麼。老頭說:「姓韋。」韋君說:「咱們是同一宗姓,應該敘一敘輩份繼承。」於是請老頭和自己同席而坐。老頭就問韋君的祖父叫什麼名字。又問他的高祖是誰。韋君說出祖父叫什麼名,做什麼官,又說高祖信奉道教不做官,隋朝時進到這山裡,不知哪兒去了。老頭感慨地嘆道:「我就是你的高祖。我叫韋集,有兩個兒子,你就是我小兒子的重孫子。哪知道能在這兒與你相遇!」韋君淚流滿面地跪拜。老頭制止他,對他說:「你奶奶還在,你有兩個姑奶奶也在山中,現在遇上寒食節,所以我就進城,給她們弄點脂粉。我這裡有一個布包,包裡有茯苓粉片,想賣了這些茯苓片再買脂粉。」老頭又問韋君:「你現在要到哪兒去?」韋君說:「我奉皇帝的詔令在這山裡找一個真壇,州縣和山裡的人沒有知道的,不知道您老人家是不是知道這個地方?」老頭說「蓮花中峰西南上邊,有一個古壇,好像是個遺址,這應當就是真壇,只是不一定罷了。」於是老頭和韋君住在一起。老頭不吃糧食,只喝少量的酒和人參茯苓湯。第二天,韋君要進山,老頭說「我和你一塊去。」韋君就要把馬讓給老頭騎。老頭說「你自己騎吧,我得拄着棍兒先走。」韋君騎着馬奔跑,竟追不上老頭,老頭總是在馬前三十步的地方。到了山腳下,道路險阻,馬不能行進了,韋君就下了馬,跟着老頭走進山谷。走了一里來地。來到一個屋裡,看見三個老太太。老頭說「這就是你的奶奶和你的兩個姑奶奶。」韋君灑淚跪拜。他的奶奶有七八十歲,姑奶奶各都四十多歲的樣子,都披散着頭髮,穿著用樹葉做的衣服。她們見了韋君非常高興,對他說「年代變遷了,到現在還見到了重孫子!」她們高興了許久。於是韋君與老頭上山訪真壇。攀登險山峻嶺,韋君几乎支持不住,老頭卻行步如飛,老頭回頭看著韋君微笑。二人逕直來到中峰西南隅,果然有一個壇。韋君把壇灑掃一番,拜祭一番,立上標誌就回來了。回到老頭的石屋,告別走出山谷,韋君說「到京城奏報完了,我就請假回來看你,」老頭說:「你要努力,好好輔佐皇帝。」韋君就下了山,回到京城,詳細地向皇帝奏報。代宗驚異感嘆,就派韋君帶著他的親筆詔書入山,讓韋君按照禮儀把仙人請來。韋君到山裡尋找,就迷失了原來的道路,好幾天也沒有找到。訪問山下的老人,老人們都說:「從年輕的時候以來,每隔二三年就看到這個老頭進一趟城,相貌總是不變,不知他住在哪裡。」韋君望着山峰慟哭一場就回來了。代宗悵惘悔恨,讓史官把這件事詳細地記了下來。


  

楊越公弟

唐建中初。楚州司馬楊集,自京之任,至華陰宿。夜有老人,戴大帽,到店。就爐向火。楊君見其耆耄,因與酒食。問姓氏。曰:「姓楊。」又詰其祖先。云:「越公最近。」楊公乃越侄孫,復重問。曰:「為君所迫,我乃盡言。我是越公季弟也,遭兄亡命,遂遇道真。」集聞姓氏,再拜復坐。曰:「吾亦知汝過此,故來相看。祖母與姑數人悉在,汝欲見否?吾先報去。」少頃復至。明旦,與楊君入山,約裡余,有大澗,闊數丈。老父超然而越。迴首謂楊君曰:「當止此。吾與汝喚阿婆去。」逡巡間,老母及女與六七人,繞岩而至。楊君望拜,隔水與語,皆嗟嘆,亦有泣者。良久曰:「且去。妨汝行役。」楊君乃拜。回數十步卻望,猶有揮袖者。明日復來,深水高峰。並不見矣。(出《逸史》)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