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大清三傑    P 229


作者:徐哲身
頁數:229 / 307
類別:古典小說

 

大清三傑

作者:徐哲身
第229,共307。
  劉松山聽說,更加著慌起來道:「馬化-本與這個白匪通聲氣的,他們父子必有資訊,為何覆絕得這般決斷,我倒反而疑心起來了呢。」
董福祥道:「標下雖是回人,因為久離鄉土,回中故舊,又因標下不與他們接近,以致一點聲息不通,白禹崔的歷史,標下竟不知道。」
劉松山便問聶功廷道:「你可知道么?」
聶功廷道:「標下曾聽軍門說過,大概知道一些。」劉松山指指董福祥道:「他既沒有知道,你且講給他聽。」


  
聶功廷笑著問董福祥道:「你真的一點不知道不成?」董福祥點頭道:「確不知道。」
聶功廷聽了,方才細細的講給董福祥去聽道:「西寧古鄯善地。大峽小峽,群山對峙,蜿蜒八十餘里,湟水就出其中,漢書上面稱為湟中,即是指此。正北有座威遠堡,漢番雜處,便是晚唐所稱的沙陀。西南通巴燕戎格、循化、撤拉回番,以達河州,通西藏,西通青海等處;地險民悍,由來已久。明以前因為鞭長莫及,都取羈繫政策。我朝入關之後,始設青海辦事大臣,控制回番蒙古,各處倒也相安無事。直至嘉道年間,回番漸漸地跋扈起來,朝廷乃派林文忠、琦靜庵、沈朗亭諸公,先後出督此間,於是時有用兵之事。同治初年,陜回之禍更大,各處蜂起響應。前西寧辦事大臣玉通,排程無方,失卻控制能力,反而為回所制,只好以循化地方的回紳馬桂源署理西寧知府。等得玉通一死,豫師嗣事後,這個白禹崔的聲勢更大。」
聶功廷一口氣講至此地,董福祥忽現藐視白禹崔的神情出來道:「這是回漢不睦而起。我看這個白匪,未必有甚本領。」
劉松山介面道:「現在既已興兵作亂,恐非皮毛之患。」
聶功廷道:「這末我們從速撤兵回省,好聽爵帥調遣。」劉松山蹙眉的說道:「此地馬化-父子,一向平安下來,我本不甚疑心他們的了,此刻一聽……」
劉松山說到這句,目視聶功廷道:「你說馬化-父子回絕得這樣快法,我倒有些疑心,不要馬化-已與白匪聯合,對於我們有所不利呢。」


  
聶功廷、董福祥兩個聽說,不覺一同失驚道:「軍門防得不錯,現在我們的兵士,十有九病,倘若真的有起事來,很是不好。」
劉松山側頭一想道:「我此時越想越怕,連這個餞行的事情,我也擔起心來了呢。」
董福祥道:「依標下愚見,我們不妨假以剿匪為名,連夜開拔,離開此地怎樣?」
劉松山正待答話,忽見一個探子慌慌張張的奔至,上氣不接下氣的報告道:「馬化-部下的那個香娃娃隊伍,一向扎離金積堡很遠的,現在突向該堡移動,據稱馬化-剋扣他們餉項,他要兵諫。馬化-已派他的兒子率兵一萬出堡迎敵,又說一俟後天來替我們餞行之後,便要圍剿那個香娃娃。」
董福祥不待探子說畢,忙不迭介面對著劉松山說道:「他們那邊既在自相併吞,我們更好趁此開拔。」
聶功廷聽說,連連搖手道:「他們自相殘殺,若是真的,董營官此計本好。我恐此事就是對於我們發生的,那就不能再走。」
劉松山一面吩咐探子再探,一面急對聶功廷道:「我倒贊成董營官之計,準定漏夜開拔,好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聶功廷聽了,不便違令,只好同了董福祥兩個,各自回營,前去料理開拔之事。劉松山便也立即下令各隊,準于當晚亥刻拔營。哪知劉松山這邊開拔未久,又據探子報到,說是馬化-父子各率回兵一萬五千,已與那個香娃娃合在一起,連夜追來。
劉松山聽了連說:不好,不好,馬賊果真變了。劉松山正待去喚聶董二人,前來商量。
聶董二人已經由頭站趕回轉來,一見劉松山之面,一同氣喘喘的說道:「馬賊已變,我們的隊伍,大半有病,不能禦敵,怎樣辦法?」
董福祥又單獨獻計道:「事已危迫,軍門可率輕騎,趕緊先走,只要軍門一個人脫了險地,標下愿與馬賊在此拚死。」
劉松山不等董福祥說畢,一把執著董福祥的手,突出雙眼珠子,厲聲說道:「董福祥,你雖好心,難道姓劉的如此貪生怕死不成。況且我已這般年紀,就是死於馬賊之手,也是我姓劉的對得起我們爵帥。不然,他老人家為甚麼不調別軍,單單調我隨他來此呢。」
聶功廷介面道:「軍門乃是國家棟梁,怎好去和馬賊拚命。」聶功廷邊說,邊把他的手向著劉松山亂揮道:「軍門快快走吧,再遲一刻,那就不能走了呢。」
劉松山氣得亂頓其腳偽大怒道:「這是甚麼說話,姓劉的從來不幹這種丟人之事!」
劉松山的事字未完,立即一面回馬,一面指揮他的一部分的親信隊伍道:「此地不甚險要,你們快快埋伏此地,若見馬賊追來,你們出而腰擊,馬賊必定以為埋伏已過,他必放膽再向前追,本軍門另有辦法。」
劉松山吩咐之後,即與聶功廷、董福祥二人說道:「此去二十里有座小山,名叫峒峽,地勢很險,你們二位,埋伏那裡,一等馬賊本人走過,你們趕快率兵追殺,那時我在前面一定回兵和他大戰,這樣的前後夾攻,我們的病兵,便可以一當百了。」聶董二人奉令自去。
劉松山又把其餘的四個統領,十多個營官,一齊叫到跟前很鄭重的說道:「諸位統領營官,今晚上的這場廝殺,只要大家拚命,馬化-父子二賊,便有九成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