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西晉演義    P 171


作者:蔡東藩
頁數:171 / 291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蔡東藩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西晉演義

生荒暴益甚,日夜狂飲,連月不出視事,或至日入時禦朝,每醉必妄加殺戮,妻妾臣仆,誤言殘缺偏隻字樣,常以為譏他眇目,置諸死刑。暇時輒問左右道:「我自臨天下以來,外人以我為何如主?想汝等應有所聞。」或答言:「聖明治世,舉國謳歌。」生怒叱道:「汝為何媚我?」立即殺斃。
他日又問,左右不敢再諛,只答言陛下稍覺濫刑。生又叱他何故謗我?亦令處斬。真是別有肺腸。所以臣下得保一日,如度十年。
他尚有一種奇嗜,專喜觀男女淫褻事,往往上坐飲酒,呼令宮人與近臣,裸體交歡,如有不從,立殺無赦。或生剝牛羊驢馬,活焰鷄豚鵝鴨,縱諸殿前,看它慘死。又嘗剝死囚麵皮,迫令歌舞,種種怪劇,不勝枚舉。
壽光三年六月,太史令康權入奏,謂:「昨夜三月並出,孛星入太微,光連東井,且自去月上旬,沈陰不雨,直至今日,恐有下人謀上的隱禍。」生拍案道:「汝又敢來造妖言麼?」立命撲死。御史中丞梁平老等,與東海王堅友善,便私語堅道:「主上失德,人懷貳心,燕晉二方,伺隙欲動。一旦禍發,家國俱亡,殿下何不早圖呢?」堅頗以為然,但畏生趫勇,未敢遽動。
會有宮婢報堅道:「主上昨夜飲酒,曾言『阿法兄弟,亦不可信,便當除滅』云云。堅令轉告兄法,法亟與梁平老強汪等密商。梁汪俱主張先發,法便遣人告堅,自與梁汪兩人,號召壯士數百,潛入雲龍門。堅亦與侍中尚書呂婆樓,帶領麾下三百餘人,鼓噪繼進。
宿衛將士,皆釋仗相從。生尚醉臥床中,至堅兵殺入,方起問左右道:“這等人何故擅入?」左右答言:「是賊。」生醉眼矇矓,尚滿口胡言道:「既說是賊,何不拜他?」左右相將竊笑,連堅兵亦且笑且嘩。生又催言何不速拜,不拜就斬。
堅應聲道:「不要汝拜,但教汝徙居別室。」說著,即指麾眾士,至臥榻前,把生拖下,牽拉出去。生醉後無力,一任他擁入別室去了。小子有詩嘆道:
不防天變不憂人,似此凶狂正絶倫。


  
待到蕭牆生變禍,暴君毒已遍西秦。
欲知苻生性命如何,待至下回續敘。


  
閻負梁殊,受秦主苻生之命,往說張瓘。掉三寸舌以服涼州,大有戰國策士遺風。本回特從詳敘,寓有微意。為世道計,則以尚詐少之,為使才計,則以專對多之。
抑揚並見,固非浪費筆墨也。姚襄往來侵掠,卒死黃落,善戰必亡,可以概見。苻生之惡,古今罕有,依史敘入,窮極凶頑,此殆真喪心病狂者。二年乃亡,吾猶恨其不速誅也。
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
卻說苻生被徙入別室,醉尚未醒,當即有人傳入,廢生為越王,生亦不知為何人所授。及醒後已失權威,雖然懊惱異常,但已似鳥入籠中,無從跳躍,只好再向酒中尋樂,終日沈酣。那苻法苻堅,已廢去暴主,無人反抗,遂議另立嗣君。法與堅互相推讓,法謂:「堅系嫡嗣,且有賢名。」堅謂:「法年較長,應該序立。」兄弟謙說多時,迄無定議。惟群臣多主張立堅,堅母苟氏趨入道:「社稷重事,我兒既自知不能,不如讓人。若謬膺大位,他日有悔,當由諸君任咎哩。」看到後文,才知苟氏所言,寓有深意。群臣一齊頓首,盛稱堅賢,必能安邦定國。苟氏乃喜。遂由堅升殿即位,自立帝號,稱大秦天王。
誅董榮趙韶等二十餘人,復遣使逼生自盡。生臨死時,尚飲酒數斗,醉倒地上,不省人事,當被堅使拉斃,年只二十三,在位二年有餘,堅謚生為厲王。生子馗尚值幼沖,許襲越王封爵,總算是秦王堅的仁恩。句中有刺。
當下大赦改元,年號永興,追諡父雄為文桓皇帝,尊母苟氏為皇太后,妻苟氏為天王后,子宏為太子,兄法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王皆降封為公。從祖永安公侯為太尉,晉公柳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封弟融為陽平公,雙為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暉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叡為鉅鹿公,命李威為左仆射,梁平老為右仆射,強汪為領軍將軍,呂婆樓為司隷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猛自還居華陰後,隱遁如故。應五十六回。堅欲圖生,令呂婆樓廷訪人才,婆樓與猛有舊交,因即舉薦。堅遂使婆樓往召,猛應召而至,與堅談及時事,口若懸河,滔滔不絶,說得堅傾心悅服,自謂如劉玄德遇孔明,竭誠相待。
及斬關廢立,猛亦與謀。李威為苟太后姑子,堅事威如父,威亦知猛賢,勸堅委猛國事。堅嘗語猛道:「李公知君,不啻管鮑。」所以猛事威如兄。
堅又任薛贊為中書侍郎,權翼為給事黃門侍郎,令與猛並掌機密。贊與翼皆姚襄參軍,降秦事堅,堅任為心膂,事輒與商,這且不在話下。
惟堅母苟氏,尊為太后,嘗恐眾心未附,嗣主不安,又因法為庶長,得攬大權,將來未免生變,特別加防。一日出遊宣明台,路過法第,留心注視,正值車馬盈門,非常熱閙,他遂憂上加憂,返與李威密謀,即夕發出內旨,收法賜死。堅倉猝聞報,趨往東堂,與法訣別,流涕悲號,甚至嘔血。法雖由內旨賜死,堅豈真不可輓回?乃佯為慟哭,欺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