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前漢演義    P 237


作者:蔡東藩
頁數:237 / 288
類別:古典小說

 

前漢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237,共288。
先是安世長子千秋,與霍光子禹,併為中郎將,同隨度遼將軍范明友,出擊烏桓。及奏凱回來,進謁霍光,光問千秋戰斗方略,與山川形勢,千秋口對指畫,毫不遺忘。至轉問及禹,禹均已失記,但答言俱有文書,光不禁嘆息道:「霍氏必衰,張氏將興了!」誰叫你不知教子?後來光言果驗,張氏子孫,出仕不絶。時人謂昭宣以後,漢臣世祚,要算金張兩家。
金即金日磾子孫,這且待後再表。
且說御史大夫丙吉,本與張賀同護宣帝,論起當時德惠,賀尚不及丙吉,只因吉為人深厚,絶口不道前恩。宣帝自幼出獄,尚是茫無知識,故但記及養生的張賀,未嘗憶起救死的丙吉。可巧有一女子名則,嘗為掖庭宮婢,保抱宣帝,至是已嫁一民夫,令他伏闕上書,自陳前功。宣帝全然忘記,特交掖庭令查訊,則供言御史大夫丙吉,曾知詳細。
掖庭令乃引則至御史府,驗明真偽。吉見則後,面貌尚能相識,才說起前情道:「事誠不虛,但汝嘗保養不謹,受我督責,今怎得自稱有功?惟渭城胡組,淮陽趙征卿,曾經乳養,卻是有功足錄呢!」即八十一回之趙胡兩婦。掖庭令乃轉奏宣帝,宣帝再召問丙吉,吉因述胡趙兩婦保養情狀。當下傳詔至渭城淮陽,訪尋兩婦,俱已去世;只有子孫尚存,得蒙厚賞。


  
則雖未及兩婦辛勤,總覺得前有微勞,也特賜錢十萬,豁免掖庭差役。並將則召入細問,則備述丙吉前事,宣帝方知吉有大恩。待則去後,便封吉為博陽侯,食邑千三百戶。並將許史兩家子弟,如史曾史玄皆史恭子。
許舜許延壽等,兩許皆廣漢弟。曾與宣帝關係親舊,一體封侯。就是少時朋友,及郡獄中曾充工役,亦各給官祿田宅財物,多寡有差,一面選用良吏,入朝治事。進北海太守朱邑為大司農,渤海太守龔遂為水衡都尉,東海太守尹翁歸為右扶風,潁川太守黃霸,膠東相張敞,先後為京兆尹。
朱邑字仲卿,廬江人氏,少為桐鄉嗇夫,廉平不苛,吏民悅服,遷補北海太守,政績卓著,推為治行第1。宣帝乃擢為大司農。性情淳厚,待人以德,惟遇人囑託私情,獨峻拒不允,朝臣頗加敬憚。所得祿賜,輒賙濟族黨,家無餘財,自奉卻很儉約。


  
入任大司農五年,得病不起,遺言囑子道:「我嘗為桐鄉吏,民皆愛我。後世子孫,向我致祭,恐反不如桐鄉百姓,汝宜將我遺骸,往葬桐鄉,休得有違!」言訖即逝。子遵父命,奉葬桐鄉西郭,百姓果為起塚立祠,祭祀不絶。
龔遂字少卿,籍隷平陽,前坐昌邑王賀事,枉受髡刑,罰為城旦。見
8十回
。至宣帝即位以後,適值渤海歲饑,盜賊蜂起,郡守以下,多不能制。丞相御史,便將龔遂登入薦牘,請令出守渤海,宣帝即召遂入見。遂年逾七十,體態龍鍾,且身材本來短小,尤覺得曲背駝腰。
宣帝瞧著,殊失所望,但已經召至,不得不開口問道:「渤海荒亂,足貽朕憂,敢問君將如何處置盜賊?」遂答道:「海濱遐遠,未沾聖化,百姓為饑寒所迫,又無良吏撫慰,不得已流為盜賊,弄兵滿池。今陛下俯問及臣,意欲使臣往剿呢?還是使臣往撫呢?」宣帝道:「朕今選用賢良,原欲使撫人民,並非壹意主剿。」遂又答道:「臣聞治亂民如治亂繩,不應過急,須徐徐清理,方可治平。陛下既有意撫民,使臣充乏,臣願丞相御史,毋拘臣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方可有成。」成竹在胸。宣帝點首允諾,並賜遂黃金百斤,令即為渤海守。遂叩謝而出,草草整裝,乘驛入渤海境。
郡吏發兵往迎,遂一概遣還。移檄屬縣,盡罷捕吏,所有操持田器的百姓,盡為良民,吏毋過問,惟持兵械,方為盜賊。盜賊得此命令,聞風解散。及遂單車至府,開發倉廩,賑貸貧民,並把舊有吏尉,去暴留良,使他安撫牧養。
人民大悅,情願安土樂業,不願輕身試法,烽煙息警,闔郡咸安。渤海民風,向來奢侈,專務末技,不勤田作,遂以儉約率民,勸課農桑,教導樹畜,民間或帶持刀劍,悉令賣劍買牛,賣刀買犢,且親加慰諭道:「汝等俱系好民,為何帶牛佩犢呢?」百姓無不遵諭,勉為良民。才閲三四年,獄訟止息,吏民富饒。撫字之道,原應如此。
宣帝嘉遂政績,遣使召歸。遂奉命登程,吏民恭送出境,望車泣別,議曹王生,獨願隨行。王生素來嗜酒,旁人都說他酒醉糊塗,不應與偕,遂未忍謝絶,許得相從。自渤海至長安,王生連日飲酒,未嘗進言,及已入都門,見遂下車赴闕,獨搶前數步,徑至遂後,高聲呼遂道:「明府且止!願有所白。」遂聞聲回顧,視王生臉上,尚有酒意,不知他說甚話兒。但聽王生語道:「天子如有所問,公不宜遽陳治績,只言是聖主德化,非出臣力,願公勿忘!」無非是教他貢諛,但對於專制君主,只應如此。遂頷首自行,既見宣帝,果然承問治狀,便將王生所言,應答出去。宣帝不禁微笑道:「君怎得此長者言語,乃來答朕?」確是明察。
遂不敢隱諱,索性直陳道:「這是議曹教臣,臣尚未知此道呢!」恰也老實。宣帝復問了數語,當即退朝。暗想遂年已老,不能進任公卿,乃命為水衡都尉,並授王生為水衡丞。未幾遂即病歿,也是一位考終的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