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康熙字典 中    P 128


作者:張玉書
頁數:128 / 644
類別:其他

 

作者:張玉書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康熙字典 中

◆又搵抐也。互見抐字注。
◆又【唐韻】於粉切【集韻】委殞切,□音惲。【博雅】拄也。
◆又【集韻】於雲切,音氳。亦沒也。
█挓 【卯集中】【手字部】 挓 【集韻】陟加切,音吒。挓挱,開貌。
█振 【卯集中】【手字部】 振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注】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絶。【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注】振起之,令有作業。
◆又【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注】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既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注】當作迅。謂奮迅。
◆又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
◆又整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疏】振,拂去塵也,臣不豫慎,將文書簿領於君前,臨時乃拂整也。
◆又發也。【左傳·文十六年】振廩同食。【莊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又收也。【禮·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注】兵入收衆專於農也。◎按書傳云:振旅言整衆。


  
◆又止也。【詩·小雅】振旅闐闐。【箋】戰止將歸。
◆又振旅伐鼓。振,猶止也。
◆又【爾雅·釋言】振,古也。【詩·周頌】振古如茲。【箋】振亦古也。
◆又鳥羣飛貌。【詩·周頌】振鷺于飛。
◆又州名。【寰宇記】瓊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之人切,音真。厚也。【詩·周南】宜爾子孫振振兮。【傳】仁厚也。【又】振振公子。【傳】信厚也。
◆又盛貌。【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又上聲。【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與袗通。襌也。【禮·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


  
◆又葉諸延切,音旃。【□琳·柳賦】救斯民之絶命,擠山嶽之隕顛。匪神武之勤恪,幾踣斃之不振。
█挱 【卯集中】【手字部】 挱 【唐韻】素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也。【玉篇】手挼挱也。【韓愈·石鼓歌】誰復著手更摩挱。
◆又通作莎。【禮·郊特牲·汁獻注】獻,讀為莎。秬鬯中有煮鬱摩莎,出其香汁,謂之汁莎。互見草部莎字注。
◆又【集韻】師加切,音沙。挓挱,開貌。 【玉篇】亦作莏。【集韻】或省作抄。亦作挲。通作沙。
█挵 【卯集中】【手字部】 挵 【集韻】盧貢切。同弄。
█挾 【卯集中】【手字部】 挾 【唐韻】【正韻】胡頰切【集韻】【韻會】檄頰切,□音協。【說文】俾持也。【增韻】帶也,掖也。一曰輔也。【詩·大雅】既挾四鍭。【儀禮·鄉射禮】兼挾乗矢。【注】方持弦矢曰挾。古文作接。【齊語】挾其槍刈耨鎛,以旦莫從事於田野。【注】在掖曰挾。
◆又【爾雅·釋言】藏也。【前漢·惠帝紀】除挾書律。【注】秦律,敢有挾書者族。
◆又【廣韻】懷也,護也。【孟子】不挾長,不挾貴。【朱注】挾者,兼有而恃之之稱。
◆又會也。【晉語】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為猾。
◆又【揚子·方言】挾斯,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或器物弊,謂之挾斯。
◆又【集韻】屍牒切,音蜨。亦持也。【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又【集韻】訖洽切【正韻】古洽切,□與夾同。亦持也。
◆又【集韻】【韻會】□子洽切,音啑。
◆又【集韻】吉協切,音頰。
◆又作荅切,音匝。義□同。或作抸。
◆又【集韻】【韻會】□即協切。與浹通。【詩·大雅】使不挾四方。【傳】挾,達也。【疏】挾者,周匝之義,故為達。【周禮·天官·大宰】縣治象之灋于象魏,挾日而斂之。【注】從甲至甲謂之挾日,凡十日。【釋文】又作浹。【荀子·禮論篇】方皇周挾。【注】挾讀為浹。匝也。
◆又【正韻】即涉切,音接。義同。
█捂 【卯集中】【手字部】 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斜相抵觸也。
◆又逆也。【儀禮·既夕】若無器則捂受之。【疏】對面相逆受也。
◆又斜拄也。【通雅】枝梧,猶支拄抵捂也。史記項籍紀云:莫敢枝梧。註云:小柱為枝,邪柱為梧,當作捂。
◆又漢書司馬遷傳贊云:或有柢梧。註云:柢,觸也。梧,相支拄不安也。亦抵捂偽作柢梧。互詳梧字注。 【集韻】或作□。
█捬 【卯集中】【手字部】 捬 【正韻】古撫字。注詳十二畫。【前漢·趙充國傳】選擇良吏,捬循和輯
◆又【集韻】匪父切,音府。捍也。
◆又方遇切,音付。以手著物也。同拊。
█捎 【卯集中】【手字部】 捎 【唐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音筲。【說文】自關以西,凡取物之上者為撟捎。【揚子·方言】撟捎,選也。【郭璞注】此妙擇積聚者也。
◆又【廣韻】芟也。【史記·龜筴傳】以夜捎兔絲去之。
◆又【增韻】掠也。【揚雄·校獵賦】曳捎星之旃。【注】捎,拂也。【杜甫詩】花妥鸎捎蝶。
◆又蒲捎,良馬名。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擊也。同□。
◆又【類篇】所敎切,稍去聲。攴也。
◆又【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除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注】阞三分之一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馬融·廣成頌】捎罔兩,拂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