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330


作者:黃宗羲
頁數:330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作者:黃宗羲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明儒學案

管窺亦見天,只是不廣大。盡心而知天,乃見天無外。靜中須有物,莫若理會敬。能敬則知此,此是天命性。

戒懼一生心,即此是慎獨。物慾遏將萌?乃是敬未足。閒邪則固一,主一不須閒。敬則自無已,天理本完全。

主一謂之敬,一者謂之誠。一則無二三,何復言欲萌?此理最為約,但恐不持久。既能體而樂,不患不能守。心懈則有防,敬則無間斷。

存久體自明,天理一以貫。只要立個心,心即是天理。此上有商量,應不出敬字。此心即性天,京師是長安。

當下便認取,須知未發前言止不言定,須是止於事。和則中在焉,此理嘿而識。坐井而觀天,所見終不大。試出井欄行,卻入井欄坐。



  
堯、舜幾千年,其心至今在。道是堯舜心,何嘗見道壞?(以上《述程語》)

萬象無所隱,向明乃天理。如顧影壁間,區區一物耳。(《邵子之旨》)

湛一氣之本,感生方有象。愛惡出太虛,末勝則本喪。(《張子之旨》)

性是無物地,存心即養性。何者是存心?不出誠與敬。

道心心是道,惟微道之體。人心乃私慾,已涉形與氣。(以上《漫述》)

文敏崔後渠先生銑


  

崔銑字子鐘,一字仲鳧,號後渠,河南安陽人。弱冠舉鄉試,入太學,與四方名士馬理、呂柟、寇天敘輩相期許。登弘治乙丑進士第,改庶吉士,授編修。逆瑾竊政,朝士見者多屈膝,先生與何瑭長揖而已。

瑾怒其輕薄,張綵曰:「此人有虛名,未可驟加之罪。」終出為南京稽勳主事。瑾誅,召還翰林。時西涯以文藝籠絡天下,先生以為非宰相所急,上書規之。

侍講經筵,每以親君子遠小人磨切武宗,指錢寧、廖鵬而言也,小人皆欲甘心之。晉侍讀,遂告歸。嘉靖改元,起原官,尋擢南京祭酒。大禮議起,上疏「勤聖學,辨忠邪,以回天變」。

上以為刺己也,勒令致仕。家居十六年,以皇太子立,選宮僚,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轉南禮部右侍郎,入賀聖節,過家疾作而卒,辛丑歲也,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謚文敏。

先生之學,以程、朱為的,然於程子之言心學者,則又刪之,以為涉於高虛,是門人之附會,無乃固歟!至其言理氣無縫合處,先生自有真得,不隨朱子腳下轉是也。其詆陽明不遺餘力,稱之為霸儒。孫鍾元曰:「文敏議象山、陽明為禪學,為異說。夫二人者,且不必論其學術,荊門之政,有體有用;寧藩之事,拚九死以安社稷。

吾未見異端既出世而又肯任事者也。」此以其外而言也。

先生以知能心之用也,愛敬性之實也,本諸天,故曰良。今取以證其異說,刪良能而不挈,非霸儒與?此是以心為知覺,以性為理,不可以知覺即是理之成說,頗與先生氣即理之論自相反。且先生既言「本諸天故曰良」,孟子謂知能為良,則知能本諸天者,即是以愛敬之理,決不僅以此知覺本諸天也。陽明單提良知而不及愛敬,其非懸空之知覺明矣。

孟子上節,知能並舉,下言「無不知愛其親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能字怕歸併知內,蓋知是性也,能是才也,言性則才自在其中矣。

士翼

造化流行,四時者氣乎?春當溫,秋當涼者,理乎?理乃氣之條段,雖紛紜而不可亂者,溫涼以時,聖人也。冬過寒,則春行其餘冽,夏過炎,則秋冒其餘熾,氣偏理亦滯,中人之性也。春必溫,秋必涼,性善之譬也。故學修而性可返。

若夫酷烈載沉,七年固旱,其下愚哉!非用湯之精誠弗回。

自求心習靜之論興,竊見孔經之在世,猶襄、獻之王周、漢也,方伯連帥,雖曰同獎王室,然別出教令,自立社稷矣。夫心即事也,事即道也。事合於道則心存矣,事戾於道則心放矣,故動之不能亡靜,猶靜之不能亡動,各值其遇而已矣。靜而無事,勿生妄念,勿從墮容;動而酬用,勿昧本心,勿徇外欲。

動而徇欲,難以求靜,靜而雜念,胡以制動?今求靜曰真空真識,抑何偏歟?

問:「伊川曰性即理也,然乎?”曰:「然。性者仁義而已,曾謂仁義非理乎?仁義有不善歟?」問:「孔子何謂相近也?」曰:「別其所賦之等也。」問:「性可以有等?」曰:「氣也。」「然則氣即理乎?」曰:「然。」「何以明之?」「今夫孩童知愛其親,仁也;知敬其長,義也。即其喜笑慕戀謂之愛,即其恭敬推遜謂之敬,是非氣乎?發於外,即其在於中者也。理者氣之條,善者氣之德,豈伊二物哉?」問:「氣有原乎?」曰:“有之。《易》曰易有太極,《詩》曰有物有則,夫極者易之翕,則者物之能,故曰純粹精也。

舍是而談理氣支矣。」

陽有知而陰無知,是故質受神以為運,魄資魂以為識。陽有去而陰常居,是故炎火熄而灰存,花色落而朽貯。人生為陽,志則宰而氣則從,氣為陽中之陰。人死為陰,氣則升而魄則止,氣為陰中之陽。

朱子謂「氣有聚散,理無聚散”,竊所未詳。蓋造化之原,理常聚而氣亦聚,人物之生,氣若散而理亦散。氣既散矣,理安所附?是故天地寒暑也,人物禾稼也,暑來禾生,寒來禾死,盡矣。明年又蕃其鮮者,故曰“日新之謂盛德。」

天命之謂性,故物之理即吾心之理也。外之物格,則內之知致,見天下之物,各有則而不可易,即此則以應之,故時措之宜矣。曰「窮理則隱而難求」,曰「格物則顯而可據。」格物者,修治其目,人倫其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