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350


作者:黃宗羲
頁數:350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作者:黃宗羲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明儒學案

得其理以修身而無慾,則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皆在於我。何則?道之大原出於天,而地順承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德性之知本無不能也,守之則德可久,行之則業可大,廓之則配天地,未有難且繁者,故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彼以覺悟為道者,豈夫子窮理之旨哉?祇見其支離爾。斯論也,吾聞諸羅整菴氏而益明雲。(《原理》)

天命流行不已,而人物生生無窮,可謂仁矣。其本則藏諸用焉,蓋人自有生即有知覺,事物交接,唸唸遷革,失其?性,則反中庸矣。故君子必自未發之中而豫養之。夫未發雲者,非燕居休息,夙興夜寐,絶無聞見之謂也。

日用常行,事物在前,凡感之而通,觸之而覺,聞見不及,而有渾然全體,應物不窮者在焉,是乃天命流行,生生不已之機也。(《原仁》)

但喜怒哀樂之情,則未動耳,於此而戒懼以存其心,常為動靜語默之主,則物至能知,自敬身、惇倫、尊師、取友,以至酬酢萬變,情雖迭用,而發皆中節,一日之間,雖萬起萬滅,而其大本未嘗不寂也。是故寂而未嘗不感,感則必顯諸仁。仁始於親親,自孝友睦姻之殺以至匪親,義始於尊賢,自賢德忠良之等以至匪賢。等殺章而為 秩命討,則經綸自立本出矣。



  
問學以明之,是謂知天。蓋人心之虛靈知覺,主乎理義而無一息之不察也。非粲然者,達渾然者於外乎?感而未嘗不寂,寂則復藏諸用,用則德性常為中節之本。必也涵泳其良知,知日至,則義日精;以川流栽培其良能,禮日崇,則仁日熟。



  
以敦化經曲,合而為發育峻極,則大本與化育一矣。問學以誠之,是謂事天。蓋此心之周流貫徹,絶乎利慾,而無一息之不仁也。非渾然者,函粲然者於中乎?故堯、舜、禹、 陶,所以必言天者,大本即天也,人自違之,則亦恭敬之不篤焉耳。

嗟乎!天命流行之禮,不全具于吾身哉?未發之前,已發之際,一念不善,覺其非禮,恭敬自持,私意立消,真積功深,中和不難致矣。是故恭敬則心主乎動靜語默,而自不放,此知與禮相為用,而後仁始成也。(《原仁》)

仁之為道大矣,其盡性至命之樞要乎?《中庸》原道於天,而折諸聖,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道固天下之大經也,誠能修之以成仁,則性盡,性盡,則命斯至矣。故又終之,曰「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雖然仁固難能也,人得之以為心,則天地之大德存焉。但放其心而不知求耳,求則得之,欲盡理還,藏而必顯,人皆見之,見諸其行也。

故夫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贊《易》也,惟《乾》、《復》言仁,蓋《復》之初,反對則《剝》之終也,碩果不食,乾元生意存焉。(《原仁》)

顏淵博文,學以聚之,既能且多,而又問於不能與寡,則辨之至明矣。有若無,實若虛,寬以居之,犯而不校,不遷怒,不貳過,則行之至健矣。此所以不遠復而能不違仁與?故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知幾由己,其惟獨乎?慎獨則能敬以入誠,誠無不敬,乾健故也。

未誠者必敬而後誠,坤順故也。安焉之謂聖,其學一,一則誠。勉焉之謂賢,其學二,主乎一則敬。顏淵幾於安焉者乎?大體具矣,闢如碩果,解其蔓藤而生意復,其為仁也,得乾道焉,克己復禮,猶之閒邪存誠也。

仲弓則下顏淵矣,其勉焉者乎?具體而微,方培灌敏樹者也。其為仁也,得坤道焉,主敬行恕,猶之直內方外也,合內外而一焉,則亦誠也矣。故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司馬牛諸弟子,各因其材而篤,樊遲三問,而所告三不同者,隨日月至焉,而發育以成其材,何往而非生生之道哉?故曰:「聖人如天覆萬物。」(《原仁》)

堯、舜之世,道德事功,見於典謨者,無非學也。雖不言學,而其言皆知本,此其所以為萬世法與?自成湯言性後,傅說始言學,《說命》之告王也,始之曰:「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蓋求多聞,式古訓,則理日明,苟無言語文字以為學,則非吾之所謂學矣。

次之曰:「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蓋遜其志,敏其學,則道日積,苟不勉強學問以為道,則非吾之所謂道矣。終之曰:「惟教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蓋教學兼全,終始克命,則德日修,苟執圓明覺悟以為德,則非吾之所謂德矣。

自有書契,治百官,察萬民以來,不可一日廢也。雖言語文字日繁,仲尼刪述《六經》,則已簡易矣。是故古之王者取士,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