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三    P 81


作者:李昉
頁數:81 / 150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三

作者:李昉
第81,共150。
邢和璞愛好談黃帝、老子的道學,擅長心算,曾經撰寫過一本《潁陽書疏》。他能夠依靠奇異的飛旋功夫升入天空,還有人說他會占卜。開始沒有發現他這些特異的功能。段成式一次遇見隱士鄭昉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姓崔的司馬居住在荊州,是邢和璞的一位朋友。崔患病多年,快要死了,心裡常想,如果邢和璞在就好了。一天,崔司馬覺得住屋的北牆外有人挖掘的聲響,讓僕人去看,都沒看見什麼。他臥室北面的空屋,住着家人仆夫。一連七天,崔司馬都似乎聽到有人在掘牆。忽然他看到北牆掘透,露出米粒大小的洞。他問手下人,還是沒有看見什麼。又過了一天。北牆上的小洞掘成磨盤那麼大了。崔司馬由洞向外面看,外面是野地啊。有幾個人手執鍬钁站在洞口兩邊。崔司馬問他們這是幹什麼?都回答說:「邢真人讓我們將這掘開。崔司馬你的災難很重,讓我們加倍耗費氣力。」過了一會兒,有五六個人駕車來到近前,都穿著大紅衣裳戴着平巾帽子,大聲喝道:「真人駕到!」崔司馬看見邢和璞從車棚裡走出來。只見他頭戴白色的帽子,帽後垂着綬帶,手拿一把五明扇,幾十個衛兵簇擁着走到離牆洞幾步的地方停下來,對崔司馬說:「你的期數本來已盡,我到陰曹那裡去過了,再三為你理論,他們才答應再延長你十二年陽壽。從此之後你不會再有病痛之苦了。」說罷,牆上的洞合上了象原先一樣。過了十多天,崔司馬的病也就完全好了。邢和璞曾經住在終南山,許多求道的人都來到這裡自己動手修建一座茅屋住下來,跟他一起修道。有個叫崔曙的年輕人,也來跟邢和璞學道。在這裡,擔任砍柴擔水的,都是些有名望的士人。一天,邢和璞跟徒弟們說:「過三五天,有一位奇異的客人到咱們這裡來。你們每個人要為客人準備好一份菜餚。」過了幾天,山珍海味都準備齊全了,於是在一間亭子裡擺下了宴席。邢和璞事先告戒大家不要隨便亂看。於是大家都將窗戶、門關嚴,都不敢咳嗽一聲。邢和璞到山下去請來了一位客人。這個人身高五尺,寬三尺,腦袋占身體的一半。身穿大紅衣裳,又寬又大,手中橫拿着象牙笏板。他的眼睫毛稀而長,臉是青綠色,嘴角快到耳朵那兒,跟邢和璞談得非常熱烈,談的多半都不是人世間的事。崔曙在屋內獃得有些不耐厭了,走出屋來穿過庭院。這位奇異的客人仔細看看他,對邢和璞說:「這不是泰山老師麼?」邢和璞回答說:「是的。」客人又說:「再一轉世跟他原來差有千里那麼遠啊!真可惜!」到傍晚了,這位客人才告辭下山,邢和璞讓崔曙到他身邊,說:「這位客人是上帝的戲臣,他剛纔說你是泰山老師轉世,你還記得嗎?」崔曙流着眼淚說:「我確實是泰山老師轉世。但是,對從前的事情一點也不記得了。」小時候,一次聽先人講,太尉房琯讓邢和璞為他卜算一下自己什麼時候壽終。邢和璞告訴他:「你從東南回到西北的時候,就是你的壽、祿終止的日子。你死的地方,不是驛館,也不是寺院。不是在途中,也不是在衙署內。你的病從吃魚開始,你死後將用龜茲板為棺。」後來,房琯自袁州改任漢州,辭職後返回故里時途徑閬州,住在紫極宮道觀裡,正趕上觀裡僱幾位木匠師傅做器具。房琯覺得木板的紋理特殊,詢問道士。道士說:「幾個月前,有位商人施捨給道觀幾塊龜茲板,現在用它打個屏障。」房琯這才想起多年前邢和璞給他卜算生死後告訴他的那些話。過了一會兒,閬州刺史準備好了魚宴邀請房琯。房琯嘆息一聲,說:「邢和璞真是神人啊!」於是,將事情的緣委講給刺史聽,並且託付閬州刺史,他死後一定用龜茲板為棺入殮。這天晚上,房琯終因吃魚得病死了。

滿師



  
西京太平坊法壽寺有滿師善九宮。大理卿王璿嘗問之。師云:「公某月當改官,似是中書門下,甚近玉階。」璿自謂黃門侍郎未可得也。給舍又已過矣。「後果改為金吾將軍,常侍玉階。滿公又云:」王鉷一家盡成白骨。"有所克皆驗。

【譯文】

位於西京長安太平坊內的法壽寺,有個僧人叫滿師,擅長推算九宮八卦。一次,大理卿王璿讓他給推算一下前程。滿師推算後說:「你某月當變更官職,似乎是到中書門下,特別靠近皇上。王璿自己估算說:」任黃門侍郎是不太可能的,任給事中或者中書舍人已經過了。能改任個什麼官呢?「後來,王璿改任金吾將軍,經常站在玉階前守衛皇上。滿師的推算果然應驗了。滿師又說道:」王鉷一家人都得死去變成一堆白骨。"後來,果然遇到凶事全家都死去了。


  

馬處謙

扶風馬處謙病瞽,厥父俾其學易,以求衣食。嘗于安陸鬻筮自給。有一人謁筮,謂馬生曰:「子之筮未臻其妙。我有秘法,子能從我學之乎?」馬生乃隨往。郡境有陶仙觀,受星算之訣,凡一十七行。因請其爵裡。乃云:「胡其姓而恬其名。」誡之曰:「子有官祿,終至五十二歲。幸勿道我行止於王侯之門。」馬生得訣,言事甚驗。趙匡明棄荊入蜀,因隨至成都。王先主嘗令杜光庭先生,密問享壽幾何。對曰:「主上受元陽之氣。四斤八兩。」果七十二而崩。四斤八兩,即七十二兩也。馬生官至中郎金紫,亦五十二而殞。(出《北夢瑣言》)。

【譯文】

扶風人馬處謙因患疾病雙眼失明,他父親讓他學習易經,用它來謀生。一次,馬處謙在安陸賣卜。過來一個人看他占卜後,對他說:「你占卜的技藝還沒有達到絶妙的程度,我有不為他人所知的占卜秘法,你願意跟我學習嗎?」馬處謙就跟這個人來到安陸郡內的陶仙觀,這個人在觀中傳授他占卜秘法,一共十七種。馬處謙問這個人任什麼官職,家在哪裡?這個人回答說:「我叫胡恬」,接着告誡馬處謙,「你命中能作官食皇家奉祿,能活到五十二歲。請不要將我的來歷、去向告訴官宦人家。」馬處謙跟胡恬學到占卜的秘法後,每次占卜預測都很靈驗。趙匡明離開荊州到蜀,馬處謙也隨同前往。到了成都後,一次蜀王派杜光庭密秘讓馬處謙占卜他能享多少陽壽。馬處謙卜完說:「蜀王受元陽之氣四斤八兩。」後來,蜀王果然活到七十二歲。四斤八兩,既七十二兩(按:古代十六兩為一斤。)啊!馬處謙官至中郎金紫,也是五十二歲那年去世的。

袁弘禦

後唐袁弘禦為雲中從事,尤精算術。同府令算庭下桐樹葉數。即自起量樹,去地七尺,圍之。取圍徑之數布算。良久曰:「若干葉。」眾不能覆。命撼去二十二葉,復使算。曰:「已少向者二十一葉矣。」審視之,兩葉差小,止當一葉耳。節度使張敬達有二玉碗,弘禦量其廣深,算之曰:「此碗明年五月十六日巳時當破。」敬達聞之曰:「吾敬藏之,能破否?」即命貯大籠,籍以衣絮,鏁之庫中。至期,庫屋樑折,正壓其籠,二碗俱碎。太仆少卿薛文美同府親見。(出《稽神錄》)

【譯文】